本报讯 记者傅梓琨、通讯员龚新报道:工商银行从今年7月起,对个人消费贷款实施新的风险拨备制度,严格按国际通行的五级分类标准提取和使用风险拨备,最高将按100%的比例提取呆账准备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国内商业银行在提高资产质量、防范信贷风险方面的一次突破。
拨备是国际银行界对呆账准备金的一种通称。工商银行此次借鉴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验实行的个人消费贷款风险拨备制度,其核心内容是按国际通行的五级分类标准,将个人消费贷款按质量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然后根据贷款质量形态的划分标准,分别按1%、2%、20%、50%、100%的比例足额提取呆账准备金并专门用于个人消费贷款损失的核销。同此前按“一逾两呆”标准鉴定贷款风险,按全部贷款余额的1%实行差额提取呆账准备金相比,新实施的个人消费贷款风险拨备制度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个人消费贷款的质量状况,通过提取足够的风险拨备,从而使贷款呆账损失能够得到及时处置。
事实上,这也是商业银行在信贷资产管理范畴内,按照先优后劣、先品种后地区的方式,逐步使所有资产业务都按国际标准提取风险拨备,是国内商业银行增强抗风险能力的一次重大探索和突破。个人消费贷款实施风险拨备制度,对商业银行的效益真实性、经营稳健性、财务透明化能形成一种机制性的有效约束,将促使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兼顾效益与质量、加快发展与防范风险、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
不过,工商银行有关负责人强调,实施新的风险拨备制度不会过多增加工商银行的财务负担。至今年6月末,该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已达1630多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430多亿元,其它品种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00亿元。个人消费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为0.36%,接近国际银行业的先进质量水平,贷款收息率达到99%以上。
这位负责人表示,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目前已进入快速成长期,具有客户众多、群体效应大的特点,在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按国际银行业通行标准建立风险拨备制度,提足风险拨备,及时处置贷款呆账损失,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个人消费贷款质量和经营效益,将促进银行加强对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