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加快、国内消费市场活跃的影响,4月份我国宏观经济景气继续提升,综合经济景气评分比一季度提高2分;消费者信心指数和国房景气指数持续上扬;主要宏观经济监测指标运行态势良好。
工业生产与销售保持稳定。4月份,全国工业完成增加值2266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比上月有所减慢。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电子通信设备制造、冶金、纺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电力6个行业对本月工业增长拉动作用最大,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3.5%,拉动工业增长6.1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等基础产品产量继续快速增长,但是工业产品出口增势减缓,4月份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一季度减慢3.1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继续提高。1-4月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14.2,比今年一季度提高2.1点。产品销售收入平稳增长;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度增长,但增幅明显回落;亏损企业亏损额继续大幅度下降,减亏幅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发出绿灯信号。1-4月份,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完成投资42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增幅比去年同期高7.2个百分点。特别是基本建设投资增幅明显提高,前4个月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2.1%,比一季度提高2.9个百分点,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初步脱离运行偏冷的“浅蓝灯区”,发出“绿灯”信号。国内市场活跃,假日消费功不可没。4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1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了9.7%,增幅比上年同月高出0.6个百分点。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消费市场增长速度提高的原因除了因国家公务员和企业事业职工增加的工资从4月份起逐步到位,拉动消费增长外,主要是“五一”消费旺季的提前。不少消费者为避开高峰,主动调整时间提前出门旅游,主要旅游城市4月20日前后就进入旅游旺季,各地商场也及时抓住商机,提早到4月中旬展开各种促销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商品销售。
1999年以来,以“黄金(3245.61, 23.41, 0.73%)周”为主的假日经济对居民消费和宏观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从1999年国庆到2001年“五一”的黄金周,全国国内旅游人次数增加了1.6倍,旅游收入翻了一翻。2000“春节”、“五一”和“十一”三个黄金周的旅游收入就达到了564亿元,相当于在6%的时间里创造了当年国内旅游收入的17.8%,这三周的旅游收入占全年GDP的0.6%,而到了2001年一季度,春节“黄金周”的收入占当季GDP的比重上升到了1%。随着假日经济内涵的丰富和居民休闲时间的扩展,假日经济还将继续成为内需持续增长的动力。
海关进口增速有所提高。海关4月实现进口218.6亿美元,同比增长19.1%,比上月提高2.4个百分点,但出口增长速度继续下滑。
居民消费价格略有上涨。4月份,由于交通和通信价格比上月上涨0.8%,使得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2%,但仍末摆脱“蓝灯区”的约束。
货币供应量增长适度。前4个月,我国金融运行健康平稳。4月末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余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和15%,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1.5万亿元,同比增长6.9%。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增幅分别比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之和高出4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表明目前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速基本适度,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鏂版氮璀︾ず锛氫换浣曟敹璐归娴嬪僵绁ㄤ細鍛樼瓑骞垮憡鐨嗕负璇堥獥锛岃鍕夸笂褰擄紒鐐瑰嚮杩涘叆璇︽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