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企业:我是如此的渴求资本

2001年06月27日 10:13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汪涛

  高新技术对资本市场的渴求程度,在近期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大连投资融资洽谈会”上可见一斑。在这次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投融资盛会上,来自各地的300多家企业,国内外1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以及10多家投资银行,就高新技术如何与资本市场对接,进行了一次热烈的对话,国内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充分流露出来的对资金的需求,对资本的渴望,让人印象深刻。

  “你是风险投资商吗?”

  这是记者在整个洽谈会上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为了便于企业更好地推介自己,也让风险投资商更方便地了解企业,本届洽谈会在会场外特意为企业搭起了项目展示区。只要记者在某个展台稍稍驻足,就会迎接到企业热切的目光,并被企业当成投资商。

  北京时代联线投资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成卓,在由项目展示区走向会场的途中,被一些有经验的企业认了出来她才是货真价实的风险投资家,于是热切的企业家们纷纷将其围住,有介绍企业情况的,有递交项目计划书的,还有请她看新产品展示的,以至于在这个并不太长的展示区里,成卓走了很长时间。

  企业家对资本的渴望在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面对面的座谈会上也充分流露出来。座谈会还没有开始,企业家们就早于投资商们早早地坐满了会场,这其中有从哈尔滨赶来的企业家,有带了好几个企业嘱托的某市体改委的人士,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企业家。投资商们刚进会场,各种各样的项目计划书就送到了面前;由于座谈会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所有的企业都发言,于是各个企业都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推介自己,一些企业由于对自己介绍时间过长,其发言常常被其他想发言的企业打断……

  不仅仅对投资商满怀希望,对于可以辅助企业上市的券商,各企业也是热情有加,在另一个由券商为企业讲解改制、上市等问题的分会场,也出现了爆棚的情况,所有的座位不仅被一抢而空,连过道上也坐满了人,每个人不仅认真听讲,积极提问,而且还认真地做笔记……

  对话碰撞出火花

  不仅仅是递交项目计划书,不仅仅是相互交换名片,在面对面的座谈会上,投融资双方也进行了许多交流,并碰撞出一些火花。

  有企业提出,风险投资应该投入那些最需要资金的小企业、穷企业,但从国内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的风险投资普遍存在帮大不帮小,帮富不帮穷的现象,风险投资什么时候才能光顾小企业、穷企业?对于这个问题,时代联线董事长成卓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有几个不同的阶段:当这个企业还只是一个技术或一个想法的时候,风险投资是不会介入的。这个时候,创业者应该寻求天使投资者来投资这个项目,先把公司做出来,天使投资资金也就是来源于亲朋好友的资金;而当技术发展到相对稳定的时候,公司就可以进入政府提供的孵化器进行孵化;风险投资一般介入到已经孵化成熟的企业。成卓还解释,之所以目前国内的风险投资都愿意介入到相对成熟的企业,还有一个原因是国内的风险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各风险投资商都抱着急于成功的心理,希望很快能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来说服更多的资金加入到风险投资的行列中来。深圳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卫平也认为,处于种子期的企业,更应该寻求的是政府孵化器的帮助,因为孵化器可以从法律、会计等方面给企业更全面的帮助。

  也有企业提出,从国际风险投资运作的实际效果来看,都是“成三败七”,也就是投10个项目有7个是失败的,为什么他们与风险投资接触时,投资商总强调项目的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是不是太在意项目的风险了?对于这个问题,成卓的回答是,“成三败七”是从大的统计的层面来说,风险投资投资的10个项目,有可能有7个会失败,但具体到每个个案,投资商投入每个项目的基础肯定是这个项目成功的可能性越大越好,而不是说明知道这个项目没有成功的希望也要投资,也不是纯粹按照“成三败七”的比例来投资,成功的比例更大一些,比如“成七败三”,不是更好吗?

  无论是企业在寻找投资商时很大的盲目性也好,还是企业对风险投资认识不足也好,在本届洽谈会上,企业对投资商与券商表现出来的热情,充分说明了企业对资金、对资本市场的渴望,某位前来参会的专家也被这种热情所感动。这位专家认为,大连市政府举办这样的投融资洽谈会,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满足了企业的需要,但仅仅有洽谈会是远远不够的,地方政府乃至于整个国家,都应该充分重视并尽快想办法合理地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对资金的需要,否则这股在全国范围内刚刚掀起创业热潮在很大程度将受到影响,整个民族创业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