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改革确定市场化方向国内机场面临兼并商机
背景资料
2000年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169万人次,飞机起降总数为18.7万架次,货邮吞吐量为55.7万吨。总收入为18.28亿元,同比增长27.2%;净利润为4.8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航空性收入为13亿元。
机场扩建后,新设施投入使用为非航空性业务发展提供了很大空间,所以2000年的非航空性收入为5.2亿元,同比增长67.2%。但与此同时,由于2号航站楼、新货运航站楼及停车楼启用后,开始计提折旧,以及上述设施营运所需能源动力、维护等费用大幅提高,致使成本增加了84.9%。
本报记者李春喜据消息人士透露,首都机场在计划斥资6亿元参股沈阳、西安、成都三家机场,目前双方正在秘密谈判。民航总局体改办副主任任厚详在接受本报记者询问时表示,首都机场参股的意向已经得到民航总局的同意,具体参股计划需要双方的协商。尽管目前民航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航空公司的重组改制,机场改革暂时延后,但是市场化是国内机场业改革的必然选择,机场的亏损不可能再依靠政府补贴,今后将根据具体情况放开机场上市、合资和并购。市场人士预测,继航空重组并购之后,国内机场将再掀并购浪潮。
首都机场大肆扩张
尽管首都机场收购三家机场的谈判在秘密进行,但还是被香港媒体抢先披露了这一消息。记者电话采访了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王健壮先生,他表示,由于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披露信息受到严格限制,目前还不能披露进一步的情况,公司正在进行谈判,一旦时机成熟,公司会发布公告。
据香港媒体报道,首都国际机场有限公司计划斥资6亿元收购沈阳、西安、成都三家机场,并还在进一步洽谈收购其他6个机场。已经和首都机场合并的天津滨海机场则需要等到其有10%到15%的盈利时再考虑收购。但记者采访民航总局机场司一位官员时,这种说法被否认。他表示,民航总局只是同意首都机场参股三家机场,而不是收购,目前还不允许控股机场,具体方案双方还在协商。
沈阳、西安、成都三家机场都是有盈利的机场,其中成都机场的客运吞吐量最大,达到500多万人,沈阳机场客运吞吐量接近380万人次,西安机场已经达到380万人次。除这三家机场以外,据说首都机场还与大连、青岛机场签订意向书,而重庆、昆明、乌鲁木齐机场则在商谈阶段,武汉机场将成为下一个商谈的目标。
首都国际机场(股票代码0694)于2000年1月发行13.46亿股H股,融资净额为27.69亿,机场新楼扩建虽然耗资百亿,但仍然有能力以现金的方式对其他机场进行投资。业内人士表示,参股西部的成都、西安两个城市和东北重镇沈阳这些“战略要地”,对于首都机场来讲确实是个机会。
参股收购有如搭桥过河
今年5月,民航总局宣布的民航重组改制计划并没有包括机场,现阶段民航主要任务集中在航空公司的重组,机场改革需要暂时搁置一段时间;不过,机场改革延后并没有阻止首都机场扩张的步伐。
有关消息表明,这次首都机场参股西安咸阳机场,先是把西安咸阳机场由目前的国有独资企业转变为一家股份制机场,然后由首都机场和深圳国际机场组合成立一家股份制公司,咸阳机场成为股份公司的大股东,持有51%的股权,首都机场投资7500万元,持有25%的权益,深圳国际机场持有20%股权,股东还包括陕西旅游公司和华圣果业集团。
参与谈判的沈阳机场有关人士在解释时说,一是根据《公司法》的要求,机场应改制成为有限公司或股份公司,在改制中需要引入新的股东;二是有的机场资金充裕,有的资金不足,资金充裕的流向资金不足的企业很正常;三是从行业角度来看,机场联盟是必要的。据这位人士介绍,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由地方政府、民航局共同投资的,机场建设还靠大量贷款,所以是纯粹的国有投资企业,目前很多机场都是类似的资金结构。
民航总局体改办副主任任厚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机场改革的方向就是逐步取消补贴,走向市场化,允许机场上市、合资和收购;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机场都不允许直接收购参股机场,一般需要有一个中间企业控股运作。
业内人士称,机场扩建至少需要几个亿的资金,地方政府也希望吸引外地投资来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所以对投资方和地方政府来讲是双赢。倘若收购能够落实,应有助于提高首都机场的客运量,但对盈利增长帮助有多大则要看收购价格,评估所收购机场的财务状况才能下结论。
机场改革预演并购热潮
民航总局机场司的一位官员在接受记者询问时表示,由于机场投资金额巨大,单纯依靠政府投资不能满足航空业的发展,国家放开了社会资金参与机场投资。目前机场建设基本能够满足航空业的需要,但是明显存在布局不合理的问题,珠江三角洲的机场明显过剩,一些地方建设机场的规模过大,标准过高,客流量不足,造成航空资源的浪费,机场经营亏损;而西部的机场建设又显不足,今后还需要新建机场。
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机场有100多个,但这些机场90%以上都处于亏损状态;国有独资的机场可以得到国家的财政补贴,而其他投资性质的机场完全自负盈亏。尽管多数机场处于亏损状态,但未来机场稳定的收益将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于是,国内机场改革还没有开始,一些有实力的机场集团已经开始参股准备未来收购,引起一些航空公司的关注。上海航空公司办公室主任曹锦周认为,现在不允许航空公司收购机场,未来航空市场完全放开,机场服务价格也市场化,机场允许控股收购,航空公司将可能被机场卡脖子。目前机场服务的价格受到民航总局的限制,各机场之间还有一些竞争,航空公司还可以享受到一些优惠。
目前,国内已经上市的机场还有上海机场(32.660, -0.36, -1.09%)、深圳机场(6.610, 0.09, 1.38%)和厦门机场,深圳机场将大笔资金用于参股国信证券、深圳创新投等金融类公司获利颇丰。上海虹桥机场的证券部人士在解释为何没有参股机场时表示,首都机场马上需要扩建,而上海需要再建造一个浦东机场,一期投资需要100亿元,地方政府只能出资30多亿,所以上海机场集团公司的资金压力非常大,可以说没有资金对外投资。上海机场与首都机场的发展方式有所不同,首都机场采取粗放式的向外拓展的发展方式,上海机场采取的是从集约化到规模化的方式,上海机场定位为亚太重要的枢纽港,先要做好自身的管理,建立成熟的管理体制。
这位人士表示,机场联盟在国际上已成为趋势,机场管理集团能够对多个机场进行跨地区管理,比如英国机场管理局就管理英国的7家机场和几家国外的机场。这样的机场管理集团有成熟的管理体制和模式,请他们来管理能够降低成本。他们在对外扩张时也只是做自己擅长的业务,比如浦东机场招标时,一家外资公司中标免税商品经营。国内机场要在管理方面有特长才能进行扩张,这对首都机场而言是很大的挑战。有关人士分析,首都机场的扩张是受到策略性顾问和策略投资者巴黎机场管理公司的影响。2000年初巴黎机场管理公司认购了首都国际机场9.99%的股份。
闂佸搫鍊绘晶妤€顫濋鐐闁挎柧鍕樻禒娑㈡煥濞戞瑧鐓柟骞垮灪閹峰懘寮撮悢鍛婃瘑闁荤姵鍔曠紞濠囥€傞埡浼卞湱鈧綆浜滈崗濠勭磼娴i潧濡虹紒鍙樺嵆瀹曘劌螣閼测晜鎯eΔ鐘靛仜閻忔繈骞夐敓鐘冲剭闁糕剝娲濈粈瀣偣閸パ呭ⅵ闁绘稏鍎甸弫宥呯暆閸愭儳娈查梺鍛婃礀閵囨ḿ绮崒婵勪汗闁瑰灝瀚壕锟�闂佺粯鍔楅幊鎾诲吹椤旇姤浜ゆ繛鎴灻鎶芥偣閸ョ兘妾柛搴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