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生物岛资金未到位面临150亿资金缺口

2001年06月21日 13:16  粤港信息日报 

  本报记者詹念柏/文

  20世纪的最后一年,“生物岛”的概念首先在中国广州悄然诞生。这个融入了许多人美好梦想的新概念甫一亮相,立即引来众人瞩目。

  1999年初,金亚国际集团欲建立一个生物技术研究与制药基地,经多方选址,最后选中官洲岛。

  可以说,生物岛规划的最初,纯粹是企业行为。没想到的是,金亚集团的此项计划与广州市政府欲建一个大型生物科学园区的念头不谋而合。双方经过多次协商,于是,计划被放大再放大。金亚国际集团老总欧伟雄建议,在广州市的珠江出口处建设一个国际生物岛。就这样,“生物岛”的概念首先在中国广州悄然诞生了。

  蓝图光彩夺目

  生物岛的策划者为广州这座未来的城中之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蓝图——在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筑起世界上第一座真正具有完善专业支撑服务体系的生物科学城

  未来的官洲岛,将彻底旧貌换新颜。在岛屿中心,是一个气势磅礴的“太阳系广场”,它将作为生物岛的核心及中枢;保留岛上原有的一切珍贵植被及水面,建立全岛生物圈,并将建起一条“银河系绿带”作为生物岛的主轴及脊梁;以广州城建坐标系来确定岛内道路网,各功能分区的道路枢纽呈矩阵排列,象征“银河系星座”。

  广州国际生物岛将是未来广州的城中之城,其完整的功能分区将使其成为一座世外桃园。生物岛研究及开发、生产区是生物岛的主体功能区,约占全岛总面积的40%。该区将集中国内外的生物学高科技研究及产业单位,其与生命科学研究、开发及生产的相关条件均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建设。

  高科技支撑服务区将集中全岛研究及开发、生产完整配套技术支撑、服务系统的所有单位和机构,建起基因中心医院、动物模型中心、设备器材供应及维修中心、环境监测中心、生命博物馆、专业能源供应及管理中心。

  城市公共服务区的范围约占全岛面积的20%,将按城市级水准为岛上从事研究及开发的专业人员提供具有国际化城市生活水准的服务。

  居住区将为各国生物及相关边缘领域科学家提供拥有国际性居住水准的居住空间及环境。居住区将占全岛面积的30%,为所有专业人员提供舒适的公寓、别墅和住宅。

  显然,在未来生命科学领域,广州国际生物岛将扮演多重重要角色,它既是中国的生物高科技产业基地,也是国际生物研究及交流中心和国际生物学信息中心。策划者们还希望把广州国际生物岛建成为一个国际生物博览城、一个国际生物科学家之家,以及21世纪中国新城市文化的起源地。

  资金尚未到位

  如此震撼人心的美丽规划,为什么到现在还停留在蓝图上呢?“主要是项目资金还没有到位。”金亚国际行政总监钱石昌告诉记者。

  据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厉瑞欣透露,生物岛总投资将在150亿元左右,其中仅基础设施建设应在35亿左右(岛内30亿、岛外5亿)。

  海内外投资商看好前景

  生物岛的建设在广州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将进一步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又将深刻影响21世纪广州城市空间形象和城市格局的变化。

  由于广州国际生物岛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该地区位于广州城市建成区的边缘地带,同时又是珠江新城、新城市轴线发展区、琶洲展会区、果园生态保护区所共同构成东南部发展大区域的龙头区域。可以预见,广州国际生物岛的开发将在不久的将来配合广州现有的几个科技园区,联系港澳、深圳、珠海、中山的高新产业区而形成大范围的高科技智能密集区。

  应该说,生物岛的光明前景是不容置疑的。据了解,自1999年底在留学生交流会上亮相后,生物岛工程即吸引了国内外60多家企业的目光,后来又有20多家企业前来洽谈,大多数都签订了意向书。还有许多外国政府部门意欲加盟,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驻穗领事馆都有接洽,特别是加拿大政府,更是意欲将其引入该国市民保健计划之中,为此还邀请了中国专家赴加拿大作“生物岛”的相关专题报告。

  面临150亿资金压力

  150亿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其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但以广州的经济实力,以开发此项标志性工程的决心,相信资金问题应该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例如可以一部分政府投资,一部分仍然让企业投资。“不排除有这种可能。”厉瑞欣最后说。

  当然,生物岛资金何时能够充足到位,项目何时可以顺利启动,仍然是方方面面目前最关心的。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