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软环境的不足成吸引外资的主要障碍

2001年06月20日 11:45  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黎霆昆明报道 在当前的西部开发中,西部各地的政府都把吸引投资作为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使得投资环境的问题备受关注。在6月15-16日召开的云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团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研究员作了题为《“软环境”建设与政府职能》的发言,指出软环境方面的不足已成为当前吸引外资的主要障碍,政府必须深化对投资环境的认识,来提高吸引投资的竞争力。

  鲁志强首先介绍了当前吸引投资的背景情况。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投资环境迅速改善。整体来看中国的投资环境是好的,所以中国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吸收外资第二大国。今天的世界,一方面是存在着巨额资金在全球寻找投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资金依然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要素,各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又处于激烈的吸引资金的竞争中。这样,投资环境的持续改善就成为备受各国政府关注的问题。鲁志强认为,中国开始提出和研究“投资环境”的概念和问题,是从解决外商直接投资的意见和抱怨开始的,但是,投资环境应该是从投资者的角度观察和评价的,所以讨论投资环境从外商的意见和感受开始更符合逻辑。因此,鲁志强引用了两份对投资者的调查报告,来分析目前中国投资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这两份调查报告分别是中国美国商会白皮书和台商调查报告。美商和台商在大陆的海外直接投资中都占有比较大的份额,而在与本土文化的关系上正好是一异一同,而且美商一般企业规模较大,台商相对规模较小,所以综合两份报告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投资环境问题。在中国美国商会1999年版白皮书《美国企业在中国》中,160家企业提出的意见主要是中国的法规体系缺乏透明、存在各种额外准入限制、税收变动过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仍然不足、对技术转让的管理体制过于严格、由中国政府出资的采购受市场机制的指导不够、用人机制不灵活和争议解决不公正等8个问题。而台商提出的主要问题是台商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金融监管过严、税制不合原则、政策法规不明确、人民币升值和推行社保制度使成本增加。

  鲁志强分析了这两份报告后指出,报告中所提意见没有一条涉及基础设施等“硬环境”问题,这与20世纪80年代形成明显的反差。意见集中于对“软环境”的不满,说明软环境已成为吸引外资的主要障碍。

  鲁志强进一步分析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投资环境不断改进,必须进一步深化对投资环境的认识,才可能适应进一步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管理和人才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把投资环境归纳为“几通几平”、“让外商赚钱”、“提高办事效率,一条龙服务”等等,今天看来是远远不够了。现在外商对投资环境的要求,已经转向减少交易成本、降低经营风险、保护合法权益、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等方面。具体地说,出现这一转变是因为出现了这样几个变化:一是目前进入大陆的企业与以前相比已有很大不同,最初进入大陆的外资主要是来自港、澳、台等地区的华侨资金,以中小企业为主。而现在许多跨国大企业进入中国,这些大企业着眼于把中国纳入其全球战略体系而考虑投资,对环境和服务的要求自然更高,任何与国际惯例、国际通行规则不吻合之处都认为应该列入改革之列。这就是越改革外商意见反而越多的原因。二是国内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国内企业之间、内外资企业之间、外资与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普遍增强,外商对国内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以往相比显著降低,对更适宜的投资环境的需要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三是新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投资环境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经济的要求。四是全球化和信息化,要求投资环境必须满足企业全球竞争的需要。五是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使西部的投资环境问题凸显出来。

  鲁志强认为,正是以上这些新情况的出现,使投资环境问题再次受到了注意。研究这些新情况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几乎所有的投资意见都与政府管理有关。仅仅满足于改革开放20年的经验已远远不够,经济规模的扩大、融入世界经济的深度增大,都要求政府管理进行大幅度的改善,但这方面的差距还十分显著。

  二是几乎所有的意见都涉及制度问题,包括非正式制度(文化)和正式制度。按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健全透明的制度是交易成本最低的状态。我国非正式制度中有一些是与市场经济即国际惯例不一致的,但更多更集中的是反映在正式制度的不适应上,例如不公开而又有效力的内部政策和规定,有法不依、执法不公正等等。

  三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点应从优惠政策为主转向改善综合环境为主。外商的意见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靠政策优惠竞争吸引外资已经远远不够。靠政策招商,有时甚至会产生“开门揖客,关门打狗”的情况,所以建设一个透明、稳定、高效的投资环境才是当务之急。

  四是对投资者的认识。投资者不仅应包括外资、侨资和台资,更重要的是必须把内资、国内投资者,考虑在内。今天的中国居民,不仅是消费者,也是投资者,而且是潜在的最大投资者。东西部的一个明显差距就是非国有企业比重及所起的作用不同,原因在于对内资的吸引力不同。外资不来的地方,内资同样稀缺,从资本对环境的要求来看,内外资的本质是一致的。

  五是投资环境的建设直接涉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可以说,投资环境的差距就是现状与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差距,改善投资环境就是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习惯、方式。

  鲁志强最后指出,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地方政府大有可为。因为在中国的法律政策体系中,地方政府出台的占大多数。从改革开放的动力来看,各级政府是主要的推动者、组织者。从沿海的经验看,改善投资环境地方政府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地投资环境的差别相当程度上是地方政府工作的差别。改善投资环境与政府行政制度改革、职能转变的方向是一致的。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