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中国传媒遭遇资本激情(中)

2001年05月31日 10:29  信息时报赢周刊 

  四川托普,“传媒帝国”大梦崩溃?

  张少平 游子/文

  托普正处于风暴中心,这一切都源于传媒。

  传媒让托普爱恨交加。当初,托普迫不及待地“杀入”传媒,雄心勃勃地要建立托普报业集团,但是,正是传媒的几篇报道,让董事长宋如华怒不可遏,下令对传媒,特别是广州的传媒一律封杀。而劳动节前《蜀报》与《商务早报》的下课,对于踌躇满志的宋如华来说,不啻是当头一棒。

  《蜀报》与《商务早报》下课的消息传出之后,各地记者云集成都,但是无一例外地遭受到了冷遇。而托普负责对外联系的宣传部,也已经进行了全面的内部调整,原有人员全都被调走。

  当记者出现在成都时,一场突然而来的寒流,让记者在静谧的成都街头,禁不住浑身发抖。成都的同行笑说:“跟托普一联系,你就会感到更加冷了。”

  对传媒业曾经如此倾情的托普,曾经热衷于炒作的托普,为何选择了沉默?或许,在认为有些报道有失客观之外,托普的心头,还有难言之痛。

  构建“托普传媒帝国”

  宋如华曾经提出,要建立“托普经济帝国”,这是一个缺乏内涵的口号。反而,从2000年开始,人们清晰地看到了托普构建“传媒帝国”的战略构想。

  先是炎黄在线。推出当时,网络热余温未消,很多人都认为托普只是赶一下时髦,对托普进入传媒的意图还看不出来。当然,炎黄在线本身是一个让很多人看不懂的网站。但集团总裁刘代俊说:“托普的高明之处在于一般人看不出炎黄在线的奥妙。”

  然后是报纸。托普为外界所熟知的是投资《蜀报》和《商务早报》,但是,托普还曾进入了《四川文化报》,计划收购《四川青年报》,还创办了《IT时代》。托普全线进入传媒业的思路开始清晰起来。

  在托普2000年的工作回顾中,宋如华提出了“全方位介入文化事业、建立托普报业集团”的设想。据悉,宋如华的设想是将备受争议的“炎黄在线”和传统报刊结合起来,建立起立体传媒。据托普内部人士透露,电视业也在托普的考虑之内。

  为了实现这一发展战略,托普专门成立了托普文化传媒产业投资公司。

  在许多人看来,托普进入传媒业,似乎是有备而来。实际上,托普的进入,显得有点匆忙。据托普内部人士称,在决策上,托普的调研并不充分,例如,当时托普迫不及待地要收购一家媒体,一下子就选中了《四川青年报》,要花500万元收购。直到具体操作时,托普才发现,实际上的情况远不如想象那么简单。

  托普如此急切地进入传媒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在“中国最后一个暴利行业”中抢得一杯羹。专家指出,文化传媒行业的投入产出率高于社会的一般平均水平。

  暴利是托普看中传媒产业的驱动力。90年代下半期,各类资本纷纷介入传媒,特别是这两年,海外巨头抢滩中国的动作幅度加大。成都报业的血战,更是激发了志存高远的宋如华的雄心。大学教授出身的宋如华,毫不隐瞒自己的目的:“托普进入传媒业的目的,不是为了政治,而是为了经济。”

  从集团的战略上,为了实现“经济帝国”的设想,托普需要更大地铺开摊子,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外界对托普颇多微词,甚至认为托普在玩“空手道”,从记者的了解来看,这并不是事实。但是,托普确实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而且由于和政府关系密切,这种渠道也面临着不小的风险。进行多元化经营,对于托普而言,确实是需要的。于是,号称“暴利”的传媒业和金融业,进入了善于资本运作的宋如华的视野。

  资本话语权受阻?

  在资本市场上,唯一的真理是用股权数说话,谁占的股份多,谁就可以拥有控制权。

  但是传媒业有时会例外。2000年下半年,托普看中了《四川文化报》——一份四川省文化厅下属的机关报,并注入了300万元资金。当时《四川文化报》的发行量很小,影响不算大,托普一心想对它进行全面改版,重点推出。但是,在对控制权上,托普跟文化厅的矛盾出现了。省文化厅要求总编由其人员来做,而托普则不同意,双方僵持不下,最后托普只得无奈地退出,300万元打了个水漂。托普退出之后,又有新的三家股东进入了。

  按理说,企业进入报刊,必然会是依据市场化的准则来进行运作,将市场理念带入传媒业,并将促进报刊的专业化,企业的势力和理念必定渗透到传媒业中。因为资本的关注度与兴奋点在于是否能够获利。至于报纸本身,只是一种获利的工具而已。因此,在内容上,企业会更强调报刊的商品属性。

  但是,新闻的操作有其独立的特性,报纸在以前还主要是宣传的工具。目前的情形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报刊的政治及文化属性仍是不可忽略的。所以,对于报纸而言,在接受了资金之后,在内容方面,他们不可能作出很大的让步。

  在日后进入《蜀报》和《商务早报》时,托普似乎吸取了一点教训,没有在用人上作很大的坚持。这是因为,像《蜀报》及《商务早报》此类市民报,市场意识早已深入到办报理念中。甚至,以前《蜀报》中一些较为激烈一点的报道,在托普入主之后,反而变少了。对于托普来说,少关心点政治,对自己或许更有利。当然,《蜀报》的下课,跟它屡屡违规有很大的关系,但这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了。

  较为有趣的是,《蜀报》及《商务早报》分属于两个竞争的报业集团,《蜀报》所属的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而《商务早报》则属于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两者同属于市场报,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但是,在资本的力量下,托普把两者整合了起来。

  两家报纸的广告及发行业务被基本合并操作,《商务早报》的总编辑和《蜀报》的总编辑也重新被定位:前者主营两份报纸的采编,而后者则负责两份报纸的经营。

  托普的进入,对于报刊而言,并不是一件坏事,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工资薪金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办公室搬进了明亮的大厦。《蜀报》的亏损额曾高达3000万元,但是,在托普进入后,《蜀报》的员工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编辑人均有6000元,而成都同类报纸的平均水平只有3000元左右。托普最早入主的《四川文化报》,在得到了托普的注资之后,大举招兵买马,招聘地点就设在成都的四星级饭店岷江饭店。招聘人员不无得意地说:“我们现在财大气粗了,全国跑,哪儿都可以去。”

  当然,企业必然要求将报刊当作企业来管理。一些报刊工作人员在享受待遇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发现了很多以前他们所没有的规矩。例如:空调不能想开就开,要省电,吃饭要打卡等。

  投入血本无归?

  记者试图采访托普文化传媒产业投资公司的总裁吴波,但生性率直的吴波很不客气地拒绝了。

  《蜀报》及《商务早报》的下课,托普是受伤最深者之一。据称,托普在这两家报纸上的投入已经达到了4000万元,托普很可能是血本无归了。

  目前一个大家很关注的问题是,《商务早报》更名为《成都晚报》之后,托普的投资是否能收得回来一点。按理,托普的出资方式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现在很多成都媒体也是用这种模式。与政府关系一向良好,且对成都经济有重要作用的托普,似乎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但一位对托普非常熟悉的人士告诉记者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托普不但要把4000万全赔进去,而且还要不断地掏钱出来,处理后事。至于宋如华,目前正在高层奔走,希望能够以好一点的方式解决问题。

  如此算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成立,托普在三家报纸上最起码赔了4300万元,这只是一个基数。实际数字可能远远超出。

  但烧钱更为厉害,为人所瞠目结舌的,可能算是炎黄在线了。如果按照“烧钱理论”来理解托普集团2000年花在炎黄在线上的广告费的话, 根据AC尼尔森国际媒介研究公司2000年对中国区网络媒体的调查数据表明,炎黄在线每天“烧”掉约10多万元人民币,全年总计36916000元。在国内,唯一可以超越这个“烧钱”高度的,就只有网易,全年广告开销37196000元。至于新浪,东方网、FM365、8848等著名网站,都只能屈居其下自叹弗如。

  但炎黄在线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大部分人都看不懂。托普宣传部的黄先生对记者的疑问,不断地说:“就是商务呗。”令记者一头雾水。

  至此为止,托普的“传媒帝国”在建立初期可谓是分崩离析了。虽然托普对媒体的投资不会死心,但是,重创之下,托普要再出江湖,恐怕得先疗一下伤。

  一位同行感慨地说:“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站在悬崖边上

  一位媒体投资者认为,他们做的就像国际上流行的风险投资,利润大,但市场也危险。他们一般不涉及敏感的政治内容,主要是时尚、娱乐、消费等生活性的内容,至多对经济问题探讨探讨,绝不越界。再者,从媒体发展的世界趋势看,早晚要与世界先进的市场模式和运作接轨,明确的身份和合法的地位只是时日的问题。

  根据国家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和新闻出版署联合批复的国管财字(1999)219号文件精神,目前我国报刊社资产均属国有资产,注入报纸的外部资金只能按照借贷关系,即按债权债务关系处理,不适用“谁投资谁所有”的企业资产认定。

  这表明,目前的资本进入媒介连投资都算不上,更不是国外的那种科技风险投资基金

  托普首先遇到的是政策风险。

  有业内人士称。托普的动作幅度是太大了一点,对政策的风险估计不足。因为,目前许多资本进入传媒,仍主要是为了日后传媒开放时能够抢占到桥头堡。而托普一下子收购了好几家媒体,又提出要建立“传媒集团”,也太过急进了。

  谁先介入媒体,谁就最有眼光

  □陈焕仁(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曾任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局长)

  资本与媒介的结合在理论上讲是一种必然趋势与发展方向,但“如果把新闻媒体比作一种产业,那么它必须与资本结合,否则怎么叫产业呢?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媒体与资本的结合很大,已经成为巨大的产业排在整个国家的前几位。

  新闻媒体的产业化与意识形态没有任何矛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可以规避媒介产业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所出现的消极的东西。资本与媒介的结合应该由市场来调节,由市场来决定。虽然用行政的手段也可以维持对新闻媒介的管理,但是绝对是拉郎配,是难于管好的。因为领导人考虑的往往是不出问题,从发展的角度考虑得要少一些。媒介与资本的结合是媒体推动产业化的动力。

  新闻出版部门是目前中国所剩下的计划经济色彩最浓厚的部门。这是资本与媒介结合的困难之一。另外,国家目前还不允许资本控制媒体,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义务与权利进行平衡,所以资本进入媒介还是一种“风险”投资。对于许多因为准备投资媒体而前来咨询的企业老板,我的意见很明确:谁先介入这一块,谁就最有眼光。就像当初农民进城卖菜是资本主义的尾巴,但是现在到处都修建起了农贸市场。

  当前,主要还是报纸主动向企业抛绣球。但不管怎样,在资本与媒介的结合上,第一,资本要有眼光,要选择好投资的媒体;第二,媒体本身要有一个好的机制,要有一批内行在操作,才能不辜负资本的投入,减少风险。

  媒体的资本经营存在三大误区

  □张立伟(四川省社科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媒体的资本经营尽管是当前一个热点问题,但是显然容易使人陷入资本经营的三大误区。

  首先,我不赞成“资本经营是产品经营的高级阶段,所以资本经营比产品经营高级”的说法。无论如何,产品经营才是主体。资本经营是以产品经营为基础的,最终以提高产品经营的水平为目的。因为产品经营才能创造财富,离开产品经营的资本经营无异于空手套白狼。

  其次,资本经营不等同于媒介规模的扩张,不等于把媒介简单地做大。资本经营是对媒介灵活的调整。在相机吐纳的原则下,资本经营既可以把媒介的规模做大,同样也可以做小,敢于把控股变成非控股。如果媒介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就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其三,资本经营不等于上市与并购。上市与并购是资本经营的主要手段,但如果把手段当成资本经营的全部内容,反而会局限媒介的眼光。如果放开眼光就会发现,资本经营对媒介而言有很多形式,如50年代报社印刷厂的对外服务,80年代媒介的多种经营如开宾馆等,以及当前一些媒介所开展的活动策划等等,都可以认为是一种初级形态的资本经营,因为它们都使报社的资本增值了。(未完待续)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李娜小组赛三连胜 首进WTA总决赛四强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三星陷维修危机:字库门后销售待考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会是反华联盟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