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到一家化肥生产企业采访,该企业的张厂长一脸苦恼地对记者说:“为了用国产设备还是进口设备,企业已经和当地政府纠缠多日了。设备安装不上,企业开不了工,你说急人不急人?”
这个企业准备上两套纯度硫酸钾生产线。按企业的想法,是用国产设备,而当地政府却坚持让企业用进口设备。
用国产设备,两套需资金1000万元,而用进口设备,则需要1600多万元。张厂长说,多出的这600多万元对一个大企业可能算不了什么,可对于他们这样一个中型企业,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了。
是不是因为国产设备的质量不如进口设备,当地政府才本着对企业负责的态度让他们用进口设备?“不是。”张厂长断然回答,“这几年我国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向国际标准靠拢,而且大都通过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质量已与国外产品不相上下,有些国产设备还出口到了国外呢。”
既然这样,政府为什么坚持让企业用国外设备呢?据张厂长介绍,当地正在轰轰烈烈地搞招商引资活动,而且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政策。如果该厂用国外设备,就算引进外资,属于看得见的“政绩”,有关人员还能得一笔数目不小的“引资奖励”。如果用国产设备,这些“好处”自然都没有了。
记者问:“买设备是企业自己的事,你们直接去生产厂家买不就得了吗?”张厂长无奈地说:“政企不分,企业怎么敢得罪政府?再说企业一下子也拿不出1000多万元,只有靠银行贷款,可政府不支持,银行就不会贷款给你。”
“银行不是已经成了企业、按市场规律办事吗?怎么还听政府的?”记者非常奇怪。
“从我们企业的遭遇,你就可以想像得到银行的处境了。”张厂长苦笑着说。
出了这家企业,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招商引资原本是件好事,但怎么在这里就变味了呢?(本报记者 吴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