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5月10日电(记者张军)记者从今天在西安召开的全国水利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将大力推进水利管理单位体制改革,以彻底打破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旧体制,建立起符合国情、水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经过充分酝酿和调查研究,水利部在会议上提出了水利管理单位体制改革总体思路。主要内容有,明确水利管理单位性质,调整和规范水利管理单位管理、维护和经营的关系,明晰产权,分类指导,畅通经费渠道,推行管养分离。
对公益性工程水利管理单位,应明确定性为事业单位,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对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应分清职责。将公益性为主、经营性收入难以满足简单再生产需要的管理单位定性为事业单位,财政给予定额补贴;对经营性收入能够满足简单再生产需要的管理单位,逐步改革为企业。
水利管理单位内部要将从事公益性服务和从事供水、供电等经营性生产的人员分离,真正做到事企分开。对承担公益性服务的部分,按照事业单位管理,通过严格的定岗、定编,精简机构和人员,实行转岗分流,建立能力素质强、技术水平高的精干管理队伍。逐步将承担经营性任务的经济实体转为企业,严格按企业运行机制运作,有条件的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水利部副部长张基尧指出,水利管理单位改革要把重点放在改革体制、建立机制上。在体制上,要区分水利管理单位性质,给各类水管单位准确定位;在机制上,要通过实行事企分开,管理、养护、维修分离,科学合理定岗、定员、定编。
据了解,水利部已成立水利管理单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和课题组,分七个专题进行调查研究,争取年底提出水利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初步方案。
张基尧指出,水利管理单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很多,类别之间、地区之间差别很大,改革要先试点后推广,不能搞一刀切。国家出台的改革方案,着重在体制上解决水管单位存在的问题,不可能“包治百病”。各地要按照“改革的路子自己走,改革的旗帜自己举,改革的方案自己拿”的原则,不等不靠,大胆实践,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为全国水管单位改革提供经验。(完)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