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压低账面利润只为逃税 国际避税打错如意算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04月26日 08:33 北京晨报

  一方面,近5年来中国大陆涉外税收收入累计完成6838.8亿元,比上5年增长4.7倍,成为工商税收的重要增长点;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利用海外关联企业进行避税的现象严重。有消息称,仅2000年清查出的避税金额即达2.8亿元,而据权威业界人士称,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没人赔本赚吆喝

  7年前来到中国专搞食品加工的某外企,账面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可是外方却颇有些“知难而上”的劲头,不但没有停手的意思,还不慌不忙地不断追加投资、增加产量,弄得规模越来越大。

  无独有偶,在国内有一些外企也有类似现象,他们的账面上亏损不断,但企业的规模却不断扩大。自1997年实施涉外税务审核评税以来,我国在对57160户外资企业进行审核评税时,经核查这些企业中有7.2亿元的亏损属于“没来由”。

  “其实这是外企在通过自己的利润,进行国际避税。”在国外企业中“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利安达信隆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中国注册税务师黄锦辉先生显然对国际避税很是“门清儿”。他认为,存在这一现象的外企在中国绝不是少数,只不过有的做起来很高明,难以被发现罢了。

  这些年,随着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进入获利期,外企已经成为中国的纳税大户。据统计,近5年来中国大陆涉外税收收入累计完成6838.8亿元,比上5年增长4.7倍,成为工商税收的重要增长点。1999年中国涉外税收总额逾1600亿元,占全国工商税收总额的16%。在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不少外企利用海外关联企业进行避税的行为,也因为金额“不菲”给我国的税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准确消息,仅2000年我国境内的外企避税额即达2.8亿元之巨。

  为了超额利润

  国际避税的主要规律是纳税人利用有关国家和地区之间税法上的不一致,从高税国向低税国或避税地转移利润和财产,以减轻税收负担。比如有的国际集团不仅在中国,还在其他一些国家开办了公司,他们就可能将在中国赚到的利润转移到那些税率比中国低的关联公司,逃避了应该向我国缴纳的税收。

  除此之外,在外商投资企业的避税方法中,最常见、最大量、最隐蔽的方式是通过转让定价来转移利润。黄锦辉先生说,很多外企经常玩这种“猫腻”,比如本来是价值1万美元的设备,账上却做成2万。因为目前外商企业的购销大权基本上为外商垄断,且都通过其关联公司从海外购买,税务部门在无法出国调查的情况下,不能掌握国际市场上各种原料和产品的价格所以很难被发现。

  外企发生的费用也有空子可钻。他们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支付给其总机构的同本机构、场所生产、经营有关的、看似合理的管理费,只要避税者能提供总机构出具的管理费汇集范围、总额、分摊依据和方法的证明文件,并附有注册会计师的查证报告,经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就可以列支。而这些费用究竟有多少很难查清,这样就可以达到减少所得税的目的。

  另外,外企个人薪金也能作文章,1000美元的月薪可以做成2000美元,外企的生产成本一下就虚增了不少。

  通过以上种种手段,一些账面亏损的外企被“制造”出来,而本该上缴的大量税收轻而易举地流走了,一部分转化成避税者的超额利润,一部分转化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财政收入。

  要监管而不是核实

  “我们现行的反避税机制并不是监管,而只是采取一种核实的手段,不是很完善。”黄先生认为,尤其是现在反避税的大门只靠商检部门来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如果有更多的国家部门参与到其中可能会好一些。同时,应该进行定期抽查或者专项检查,以便发现漏洞,解决问题。另外,完善相关法律也很关键。比如可以规定外企要尽量多用中国员工,这样就可能减少外企通过个人薪金作文章的可能性。因为如果外企雇佣的是该国的雇员,二者之间是事实上的利益共同体,很容易站到一起。而中国员工一般不会配合外企在薪金上弄虚作假。

  跨国公司的业务活动遍及世界各地,一个国家很难掌握他们避税的实际情况,所以搞好国际反避税合作很重要。要依靠国际上国与国之间进行双边的和多边的合作,互通情报,才能更好地取得反避税的效果。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分别制定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范本,以及我国与有关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中,都有情报交换的专门条款,目的就是密切有关政府之间的配合与合作,防止和堵塞国际避税活动。为此,今年年初国家税务总局还发布了《税收情报交换管理规程》(国税发[2001]3号),对实施税收情报交换的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可以说是又向前走了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行的涉外税收管理体制是改革开放初期,为满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要求而建立的。它是建立在独立的涉外税制基础上,按纳税人性质实行内外有别,集征、管、查于一身的全能管理模式。这个模式,现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公平、效率的要求,应当适时进行调整。因此,按照税收征管改革的总体框架,结合税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调整原有涉外税收征收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国际税收管理机制,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要求。

  事实上,国际避税问题已经引起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不久前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郝昭成表示,要加强外资企业关联企业的反避税工作,所以部分违法外企,应该好好考虑一下以眼前微利赌中国市场是否值得。晨报记者修宇

  晨报资料

  避税联合国税收专家小组对避税的解释为:避税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不明确的概念,很难用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措辞对它作出定义。一般地说,避税可以认为是纳税人采取利用某种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事务,以减少他本应承担的纳税数额。

  国际避税是指纳税人的避税安排具备了涉外因素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税收管辖权产生了联系。即跨国纳税人利用有关国家和地区之间税法上的不一致实现跨国避税。国际避税的特点是:1.跨国纳税人从高税国向低税国或避税地转移利润和财产,以减轻税收负担。2.税负越高,纳税人的避税欲望越高。3.公司规模不同,在避税的方法上也不一样。小公司在避税手法上更加露骨。大的跨国公司由于可以把触角伸向世界各地,所以避税手法更隐蔽、更巧妙、更复杂。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聊天室】【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国家税务总局加大查处跨国偷避税力度 (2001/03/22 11:14)
专家提醒限额广告费应高度关注企业避税 (2001/03/05 14:23)
特写:投资者的避税情结何时休? (2001/02/02 16:36)
国家税务总局:中国将加大打击跨国偷避税力度 (2001/01/15 15:57)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2001高考专栏全新推出 600所高校一网打尽!
来星座频道解读命运密码 把握爱情脉搏!
美军侦察机撞毁中国战机事件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乐坛群星闪耀5-1工体 新浪网与你同申奥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
第一届新浪全国妈妈宝宝五一大聚会



财经频道意见箱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