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作家首富? 王朔:我写一个字5元钱(图)

2001年04月23日 14:27  今日名流 

  从今以后我决心不再清高,请别再高抬我,也别再指望我将那知识分子的美德发扬光大。——张洁

  中国作家有多富?

  自古以来,人们这样认为:作家从来都是“不言钱,耻言钱”的。顺理成章,作家们也就没有钱了。加上历史上有许多大作家一生都十分的清贫。像曹雪芹写《红楼梦》时穷得全家喝粥,最终穷病交加,死在家中。贫困的朱自清无钱买粮,活生生地饿死。这些历史上的伤痛,使得作家们每每谈起苦衷时,就会用“面苍然,发幡然,满腹诗书不值钱”来形容自己。

  作家的稿费收入是从改革后才开始变得骄人的。特别是最近几年来,从圈里接二连三地暴出一些作家百万身价的新闻。这些作家身价陡增,既鼓舞了所有的圈内写作人,也让不少圈外人眼红不已。现在作家的收入到底有多少?成了人们感兴趣的话题。

  谁是首富

  最早因较高的稿费引起人们关注的恐怕是贾平凹了,前一段为广东《家庭》杂志写专栏,不论字数,每篇三千元,这引起过一阵议论和羡慕。其实这种稿费标准在名作家里也只能算是一般。小刀顽主王朔曾自暴身价,上海《青年报》的记者向王朔约稿,王朔的口气很牛:你们报社能给我多少钱?我写一个字5元钱,两千字就是1万元。记者当时就吃了一惊。

  按字数来算稿费,这还只是对报刊杂志写文章时的算法。真正让作家们心动的,还是要数写长篇小说了,给报刊杂志写文章,即使是按王朔的每字5元钱,要写出百万身价也是很难。对知名度较低的作家,就连可能性都没有了。而写长篇小说就不同,写一本书就可能成百万富翁,已成为出版界不是秘密的秘密。大家熟知的余秋雨、王朔等作家,这几年都是凭一本书,顷刻间成了百万富翁。

  还有一位很幸运的作家就是二月河。电视连续剧《雍正皇帝》的热播迅速带动了小说《雍正皇帝》的热卖,在原先发行25万册的基础上,短短时间里增高至50万册。该书一套三本定价70元,给出版者长江文艺出版社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用出版社的话来说:只要能拿到他们的作品,开机印刷,“就像印钞票一样”。所以出版社后来主动地废除了最初与作家签约时谈好的稿费制,重新按版税制给二月河付酬。除此之外,二月河的帝王小说在台湾、香港等地都有版权,二月河在这两地的收入就更不用说了。

  若要找出靠一本书就成百万富翁的国内第一人,恐怕还得数刘晓庆,当初她的一本《从电影明星到百万富姐》,还未成书,光书名拍卖就得了108万元。而出版的明星书,如杨澜的《凭海临窗》、凤凰卫视[微博]节目主持人吴小莉的《足音》等,由于发行量巨大以及优厚的版税,使作者收入也都超过或逼近百万元。

  在今年作家圈里暴出的最大的新闻,当数北京艺术创作中心的作家纪一,1957年生于河南农村的他,被海内外媒体誉为“文坛黑马”。纪一是20世纪末中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他先后出版了《非权力影响力》、《家庭战争》等50余部著作。1994年,他的《世纪末灵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9月4日,四川大学出版社社长屈锡华与北京作家纪一在北京华北大酒店签订合同书,以1000万元买断纪一2000万字的著作版权10年,并为纪一成立专门的著作编辑室。作家纪一已成为我国身价过千万的作家。

  写一本书能挣多少钱

  为什么说作家的收入已经不是秘密,是因为他们的报酬我们可以用统一的公式来计算。现在出版社与作家签约时,实行的都是版税制,版税及书价一旦确定,作家拿多少钱就取决于印数,而印数取决于作家的知名度和作品本身的价值。贾平凹《怀念狼》的起印数是15万,王朔《美人赠我蒙汗药》是20万,余秋雨作品的起印数也相当高。其中的唯一不知虚实,就是作家拿多少版税的问题。国家规定版税在8%-10%之间。看上去白纸黑字,明文规定,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会出现很多问题。版税一般由作者和出版社共同商定。作家会选择什么出版社?会对出版社提出什么要求?读者只看到了摆在书架上散发着墨香的书,却很少了解其中内幕。按出版社的常理抢手的作者一般版税都不会低于10%。作家的收入等于定价乘版税率乘发行册数。以余秋雨的《霜冷长河》一书为例,该书现已发行了50万册,书价是20多元,即使按10%的版税来算,就已经超过了100万元。而华艺出版社出版的王朔小说《看上去很美》,至今已发行了40万册,23元一本的定价,乘以出版社给王朔12%的版税,王朔写作该书的总收入,怎么算也超过了100万,当然,作者拿的钱当中,还应该扣掉个人调节税。曾有传言,说赵忠祥靠《岁月随想》和《岁月情缘》两本书赚了200多万,有记者向他核实时,赵忠祥回答:《岁月随想》赚的钱不到100万,还要上税;《岁月情缘》的钱也不是一下子就拿的,依版税是卖掉多少,出版社给结算多少。

  拿版税是作家们很看重的,但更能刺激作家的神经的就是“触电”,“触电”就可以高价卖版权,出版社和作家都有利,还可以亲手改编为影视剧本,这种稿酬的丰厚,又绝非文学杂志可比。近年来长篇小说长热不衰,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其创利远远超过中短篇。很多名作家写的长篇后来都改编为电视剧本,如二月河的《雍正皇帝》,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剧本后有几十集。按照一般的行情,每集1万元左右,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就远不是这个数了。所以评论家朱向前说到“长篇长热”时分析说:“长篇小说出了,他可以拿出去报职称,电视剧播了,他又可以打知名度,同时有了大量的钱,这个是很刺激作家的。”

  “不再清高”

  作家变富是改革后的事情,改革前作家包括出版社对钱的观念还是“只爱真理不爱钱财”的。王朔在他的文章里回忆道“好东西生产出来,不会卖,什么也不是”,这在今天是个常识,当时可未必,特别是像书这样的所谓精神产品,若说个“卖”字,似乎先失了人格。本来卖书也不应该作家自己去卖去吆喝,这是出版社的分内工作,可那时出版社一个个装得比什么都正经,羞羞答答,好像他们印书从来都不跟读者收钱,做的是慈善事业。记得那时去跟出版社谈版税,越是大社越假正经,闻“钱”色变,似乎我不但玷污了自己玷污了作家的称号也同时玷污了他们玷污了编辑工作的神圣,他们那个样子也许不该叫假正经,是真正经。

  其实当代文坛经济状况的转变,是随一些作家文人的对钱的观念的改变而改变的。在众多作家中最直截了当的表白,莫过于女作家张洁的《不再清高》一文了,“最近有朋友对我说,一些同行视我为斤斤计较的庸俗之辈,根据是:一,我单刀直入地向邀稿人询问稿酬;二,我曾向《十月》杂志预支稿费;三,对不及时付给稿费甚至不付稿费的报刊,要求实行一手交稿,一手交稿费的办法等等……有人甚至鄙夷地说:'我不相信张洁就穷到要预支稿费的地步!'”对此张洁愤怒地宣告:“……从没见过你为中国作家稿费之低说过半句公道话,反过来却指责穷嗖嗖的作家不该发出这一丝微弱的、保护自己权益的声音,这是为什么?”“总而言之,从今以后我决心不再清高,请别再高抬我,也别再指望我将那知识分子的美德发扬光大。”

  有人说:提高作家的稿费后,就会有作家纯粹为稿酬而著文,矫枉过正了。其实这是一种杞人忧天的想法。从最根本的地方讲,羊毛出在羊身上,作家的经济收入来源于他的读者,他的文化生命更是来自他的读者。对他而言纯粹为稿酬而不顾文章的的优劣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如果不改善作家的经济收入,让为文者羞于言论稿酬,让那把“禁锁”锁住他们的喉咙。我想读者们是不会答应的,穷嗖嗖的作家们也不会愿意。周志星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里皮回击首尔刁难:30年头一遭 七盘外招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水客团伙走私手机4.9万部逃税1400多万
  • 博客美国华人:“杀光中国人”节目让人生气
  • 读书红灯照真相:义和团女兵们如何御敌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会是反华联盟附庸
  • 周彦武:银行存款不再绝对安全
  • 齐格:国民党发金圆券为何3月就失败
  • 郑风田:为何流动人口不愿放弃农村户
  • 刘杉:宏观经济还靠投资唱大戏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
  • 陈虎:房地产京7条突然出笼有何深意
  • 徐斌:那些不作死不会死的土豪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