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国审计机关按照朱镕基总理的要求,对预算执行、专项资金、金融、企业、经济责任几个方面进行了审计,查出了一些违法违纪等方面的问题,堵住了漏洞,追还被侵占挪用资金192亿元。各地参照审计结果,对133人给予降职撤职处分,236人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查处。
2001年1月5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发表了去年审计监督追还被侵占挪用资金192亿元的消息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192亿元究竟是如何被查出的呢?问题又是出在哪里呢?
带着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
李金华告诉记者,去年,全国审计机关按照朱镕基总理的要求,突出重点,查深查透,共进行了5个方面的审计。
审计预算执行查出200多亿元违纪金额
查预算执行是为了规范预算管理和分配秩序。据了解,财政部对审计查出的问题逐条加以研究,切实予以整改,有些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就进行了纠正;国家税务总局严格执行审计决定,已补征、追缴税款25.54亿元,调整入库级次3.21亿元;海关总署制定整改措施,补征税款2.89亿元;外交部、国家计委、外经贸部、国防科工委等国务院55个部门和直属单位针对审计查出的问题,积极落实整改意见,完善有关财政财务管理制度,截至2000年10月底,应缴未缴预算收入的82%已上缴入库,被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的64%已归还原资金渠道,应拨未拨资金的74%已下拨。在国债资金、水利建设资金、扶贫资金、三峡移民资金和移民建镇资金审计中查出的被挤占挪用资金绝大多数已归还原渠道,58个国家重点水利项目的问题已基本得到纠正。审计法院、检察院系统和中央高校财物收支所查出的问题已基本得到整改。审计揭露的有关案件已经或正在查处。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不断深化预算执行审计,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据对35个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1999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统计,共查出各类违法违纪问题金额232.75亿元。
检查专项资金挖出“蛀虫”
堵住漏洞去年审计署认真开展了对国债资金及国债建设项目的审计。组织了对四川、黑龙江等12省(区、市)的重点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专项资金的审计,发现一些地方挤占挪用、截留串用“天保”工程专项资金等问题,查出违法违纪金额9.52亿元,占审计总金额的12.17%;组织对江苏、山东、浙江等16个省(区、市)1999年公路建设资金进行了审计,查出越权设立基金、乱集资、挪用资金等违法违纪金额102.9亿元。完成了对33个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的审计,查出各类问题金额85.75亿元,占这些项目投资总额的15%;组织对国家直接进行环境质量考核的46个重点城市1998、1999年度排污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查出弄虚作假、挤占挪用、截留坐支排污费等违法违纪金额9.86亿元,占审计总金额的26.41%;组织对1994年以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前期经费、1999年度三峡移民资金、有验收任务的9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进行了审计或审计调查;组织对71户养老保险欠费大户欠费情况、30个省(区、市)1999年度养老保险扩面征缴情况以及7个省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情况的审计调查,调查发现69个欠费大户共欠缴养老保险费24.6亿元,欠失业保险费2.8亿元。
为进一步推进执法单位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加强廉政建设和公正执法,审计署还组织了对19个省(区、市)1772个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998、1999年度行政性收费、罚没收缴管理情况以及1999年度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同时延伸审计了8759个基层工商行政管理所,共查出隐瞒截留收入、乱收费集资、挤占挪用以及漏缴欠缴收入等违规违纪金额44.45亿元,移送有关部门经济案件线索29件,涉案34人。
金融审计不平静 违纪违规问题多
为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规范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审计署组织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及其9家分行、7家城市中心支行1999年度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揭露了少计收入、虚列支出、账外资产等问题,审计共调增利润1.31亿元。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对国家外汇管理局进行了审计。组织了对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及其9个省级分行、97个地市级分行、526个县级支行1999年度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的审计,并延伸审计了815个贷款单位,查出资产负债损益不实、违规经营以及信贷资产质量不高、违规剥离不良资产等问题;发现各类涉嫌犯罪线索33起,涉案总金额143.83亿元,已移送司法机关113人。审计署还加大了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1999年审计决定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截至2000年10月底,工商银行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已全部纠正,并对49名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建设银行已经补缴税金和罚款5.84亿元,对其余应补缴款项提出了分期缴款计划。
审计署组织对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1999年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查出资产负债损益不实、资产质量不高、违规使用财政资金、违规融通资金以及违规经营证券业务等各类违法违纪问题。
审计企业挽回损失2亿多
2000年,审计署统一组织了对1290户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1999年度的资产、负债和损益情况的审计和审计调查,查出资产质量不高、资产负债损益不实等问题,发现大案要案线索78件,案件涉及金额6.13亿元,为国家挽回损失2.72亿元,提出促进企业改革和经营管理的审计建议2946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资产质量不高,不良资产数额较大。1290户企业中不良资产金额约占总资产的11.01%。二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较普遍。1290户企业中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完整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占68.46%。三是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查出企业因逃废银行债务、资金体外循环、改制运作不规范等问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228.8亿元,占这些企业国有资产总额的3.4%。
审计监督干部经济责任
审计署还组织力量对中国工商银行等五家银行原行长及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各地审计机关在全国80%以上的地方开展了党政领导和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1至9月份,各级审计机关共对10857名领导干部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查出各种违反财经法规金额186亿元,其中涉及个人经济问题金额3.2亿元,各地参照审计结果和其他方面的考核情况,对133人给予降职撤职处分,对49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6人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查处。(人民日报记者 李建兴)《人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