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国内财经 > > 正文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8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新浪财经隆重推出网上证券栏目
精彩回放
- 梁定邦谈B股:羊肠小道 进去难出来也难
- 中国乘客声明:我们不接受日航调查报告
- 国家税务总局:扣缴个人所得税新规定
- 周道炯:上市公司不分红等于让股民去投机
- 周小川表示:5-10年内A、B股不会合并
- 我如何在一年中把5万变成50万?(二)
- 2000年全球30家声誉最高公司排名大揭底
专题推荐
- 如何投资B股市场
- 兰州证券黑市揭秘
- 中国股市退出机制出台
- 日航侵犯中国乘客权益
- 股市十年培育成赌场?
- 315保护消费者权益


邱晓华:揭开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之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03月09日 10:42 光明日报

  “九五”时期我国经济年均增长8.3%,在整个发展中国家中是比较高的增长,物价年均上涨1.8%,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新局面。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这确实是一个奇迹,也确实是一个谜。”

  这确实是个谜

  邱晓华说,从理论上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现实的经济增长总是围绕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来波动的,当现实增长大大高于潜在的经济增长时,就容易出现高增长高通胀;当接近或处于潜在的增长区间时,就可以出现高增长、低通胀(或者说是正常的物价波动);当低于时,就容易出现滞胀。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可能达到的增长速度,它是由资源的承受能力和市场的容纳能力来决定的。社会资源由原材料、交通、通信、资金、电力、劳动力等方面构成,市场容纳能力包括消费能力、投资能力、出口的可能性等需求因素。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例如,我国“八五”时期就是由于现实的经济增长大大高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而出现了高通胀,1989年、1990年又是由于大大低于而出现了滞胀。

  与发达国家相比,要协调好经济现实增长与潜在增长之间的关系,我国目前难度更大,难在处于特定阶段。在正常阶段,只要靠技术进步、宏观调控就可以。特定阶段主要是指: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和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变革的阶段。既要调整结构、又要保持发展;既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又要保持社会稳定。

  尽管面临的难度很大,我国在“九五”时期却依然成功地把现实增长率调控在潜在增长率的区间之内:我国现阶段潜在的增长率是8%到9%之间,我国“九五”时期经济实际年均增长8.3%,与此同时,市场物价涨幅只有1.8%,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

  其中奥妙何在?邱晓华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五个。

  解析谜底之一

  首先是科学的宏观调控。“九五”时期,政府宏观调控的及时性、科学性、有效性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突出。调控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明显提高。1996年底经济实现软着陆后,面对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的大洪水,没等问题发展到不可收拾,中国政府即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和力度。从“九五”初期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时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再辅以灵活的经济杠杆调节,核心是扩大内需、促进增长。

  这可以从两个指标看:在“八五”时期,M0、M1、M2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分别是24.4%、28.1%、31.8%,个别月份甚至达到了60%到70%,货币失控的状况是比较明显的,而“九五”时期这三个指标下降为13.2%、17.2%、17.2%,使整个货币的增长和经济的增长相适应,从源头上管住了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

  从1998年开始增发3600亿元的特别国债,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农业和科学教育的建设、企业技术改造等。比较好地解决了财政资金的投向既能增加短期需求、又不会构成通胀、还能为今后经济增长奠定物质基础的问题,投资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九五”时期,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既具备高增长的潜力,又存在着需求不足的隐患,极易出现低增长低通胀的滞胀局面。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正是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这一变化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促进了这一阶段性矛盾的解决。

  灵活的经济杠杆调节是指,充分利用利率、汇率、价格、税收等手段,尤其是既加强了对市场物价的监管,又不失时机地推进物价的改革,使得物价的变化更规范,避免了过去曾经出现的由于市场秩序混乱而带来物价过度上涨的局面。

  这充分说明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深刻、更科学,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更高超。

  解析谜底之二

  其次,供求形势改善,抑制了物价上涨。“九五”时期,供求形势由原来的短缺转向相对宽裕,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

  供给方面明显改善,尤其是农业从1996年开始连续4年大丰收,从源头上有效地抑制了物价上涨。而我国1993年及以前几次高通胀都是从农业产品短缺导致大幅度涨价开始的。

  从需求角度说,消费者心理逐步走向稳定、消费的行为走向理性、消费的价值取向走向成熟,就使得过去由于盲目抢购带来的不正常的物价波动得到了遏制,从需求方面减少了对物价的冲击。

  谈到当前人们关心的内需不足问题,邱晓华认为,出现内需不足和整个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九五”时期进入总量相对宽裕的新阶段,总量不足的矛盾逐步为结构性的矛盾所替代。总量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后,无论政府、企业还是消费者的行为,都有个调整、适应的过程,需要有一个货币积累、观念转变、政策配套和产业调整的过程。在适应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阶段性的国内需求的收敛,客观上就会出现需求不足的矛盾。再加上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比较慢,农村市场开拓受到影响,客观上会放大这种经济转型期需求不足的矛盾。

  解析其他三个因素

  对于其余三个原因,邱晓华是这样分析的。

  ——“九五”时期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一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进一步巩固,新经济增长点逐步增多;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随着结构的优化、技术的进步,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的增长成分得到一定抑制,集约型的增长成分在加大,带来了劳动效率的提高、资源消耗的减少,也就必然带来了低物价,带动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的形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较好地抑制了盲目的无效的过度的需求。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较好地解决经济行为的自我约束问题,在市场经济下人们的消费、投资行为更加谨慎,更加符合交易的原则。金融体制、国有企业、社会保障体制诸项改革的深化,使得银行的贷款行为、企业的投资行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都更加谨慎,考虑风险、考虑效益的意识明显强化,从而使经济体制中间内生出一种抑制无效需求的力量,使整个资源的流向更加平稳、更加有序。这是一个重要的体制性因素。

  ——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使我们调控供求的空间更大、主动性更强。“九五”期间,尽管遇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总体上看,对外经济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外贸进出口累计17739亿美元,比“八五”时期总量增加了74.9%,实际利用外资超过2800亿美元,国际收支形势明显改善,外汇储备超过1600亿美元,使得我们国家可以从全球角度来调控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报记者吕贤如)




发表评论】【相关论坛】【聊天室】【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邱晓华认为:今年经济将保持7%--8%增长格局 (2001/01/14 15:35)
邱晓华:大批工程上马 明年经济添活力 (2000/12/25 09:07)
国家统计局邱晓华指出:中国证券市场功不可没 (2000/12/04 08:15)
邱晓华:明年经济增长减速潜在危险不可低估 (2000/12/01 11:54)
邱晓华称:我国前三季经济增长重上8%轨道 (2000/11/27 08:29)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三八节特别专题:做一个味道十足的女人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音乐风云榜》2000年十大金曲评选
强力推荐网友长篇力作:不死鸟
竞技风暴举办2001赛季甲A有奖竞猜
打卡聊天每天得文曲星、MP3、手机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新浪网独家推出“牛县长日记”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财经频道意见箱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