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大户统领半壁江山 广州产业结构待调整

2001年02月25日 13:0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近日,广州市国税局公布了2000年度广州市纳税大户名单。排在这份“国税光荣榜”上有28家企业,它们的纳税金额均超过5千万元,总额占该市国税的一半以上。

  从这张简单的表格中,可以发现一些耐人寻味的特点:四家纳税10亿元的企业,全部 属国有垄断性行业;纳税额在1亿元至10亿元之间的24家纳税企业中,10家为外资企业,10家为国有垄断性行业企业。此外,以上两大阵营中,有6家石油类企业,5家电力公司。

  据广州市国税局透露,以上28家纳税大户(以下简称“28大”)去年纳税总额131亿元,占全市国税税收的48%,资料同时显示,该年度广州市国税总额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纳税集中度较1999年进一步上升。

  从税收大户名单上可以显见:广州市涉外企业呈跳跃式发展。1990至2000年,该市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200多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注册数由1991年的1985户发展到2000年的8980户,涉外收入总额由1994年的18亿增加至2000年130亿元,成为全市的主体税源,税收金额在全国名列第二。

  成立仅两年多的中日合资广州本田汽车汽车有限公司成为亮点中的“最亮”,该公司2000年实现利税超过10亿元。有评论认为它有望成为今年广州工业企业第一利税大户。

  另一阵营排列着尚处于垄断行业中的企业们,涉及通讯、石油、电力、金融、烟草五大行业,在“28大”中,只有广钢股份、广船国际,广州造纸和珠江啤酒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四朵金花”。

  该市一位税务官员承认本市的工业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问题。他指出,过去一年取得两位数增长的最大因素是:全球范围内的油价爆涨为油企业带来滚滚利润。在2000年新增11家纳税1亿元以上的企业中,三家国外独资公司全部是油公司,制度性利润(垄断行业)和偶发性利润(油产品)成为该年度国税收结构中的顶梁柱。

  国企的战略性调整是保证其持续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广钢股份与广船国际两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虽然进入了“亿元”行列,但在该市诸多上市公司中,显然呈“和寡”之态。

  更有专家分析,目前的两大阵营,虽然不足以支持广州这个全国第三大城市的发展后劲,但从目前广州对高科技企业的税收政策来看,只要该产业在今后几年能够跟得上,广州市的税务空间将就此打开。

  事实上从全国来看,对科技企业都处在扶植阶段,税收政策上的优惠使科技企业的应税能力没有在目前的税收结构中完全表达。

  深圳市综合开发院有关专家表示,税收杠杆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促进内需成为主要目标,财政政策更多表现为国家投资,税收做为保障之一,增税成为国家税务总局的头等要务。1994年国税、地税分开,中央加大了对税收的控制力度,在收放之间,如何利用发挥税收杠杆为地方经济结构调整施力,并不是一个次要问题。

  时下,北京、上海、广州正在进行城市赛跑。有人说,随着进入WTO,内外资企业税收政策很快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广州市的国税光荣榜或许很快就会在人们的期待中“变了模样”。(王丰)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C罗两球皇马2-1尤文 伊布4球巴黎胜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日本明治奶粉暂时撤出中国 称利益难提升
  • 科技来往秘邀大V测试 公众账号即将全面开放
  • 博客彪悍!成都女汉子半夜和男友打架(图)
  • 读书枉担恶名:李莲英为人低调为何还挨骂
  • 教育高校现“表白特区”引围观(图) 国考报名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
  • 陈虎:房地产京7条突然出笼有何深意
  • 徐斌:那些不作死不会死的土豪们
  • 叶檀:北京自住型商品房估计不好卖
  • 周彦武:远超08年的金融危机明年爆发
  • 花木兰:美国将出现金融混乱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