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这个工业革命时代的宠儿,在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为人类的文明与发展谱写了重要的篇章,成为20世纪最显著的人文标志之一。然而,当我们为汽车的百年发展史惊叹的同时,却遗憾地发现,在这一百年之中,中国老百姓却大多与轿车无缘。让汽车驶进家庭,成为中国老百姓21世纪将圆的梦想。
2000年底的国内车市大事不少,12月12日,购车族期盼已久的赛欧终于在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厂房里走下了生产线;14日,令人瞩目的夏利2000也随着下线;同一天,雪佛兰开拓者闪亮登场;16日,中国第一辆拥有全车知识产权的“中华”牌轿车粉墨登场;加上此前已经下线或已经批量上市的“羚羊世纪星”、昌河北斗星、英格尔、优尼柯、悦达、奇瑞、吉利和即将问世的波罗、跑乐、东风桑迪雅……去年底的车市可谓热闹非凡。
2001年的车市肯定也会新闻迭出,与去年相比,其场面也许会更加精彩。随着一辆辆价格在10万元左右经济型轿车的下线,汽车厂家在经营战略上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家庭上,而部分先富起来的百姓捂了许久的钱袋子也许会在今年开始敞开,大把地撒向家用轿车消费上。从今年起,我国轿车消费有望实现从以公用车消费为主向以家用车消费为主的大转变。
长期以来,中国的汽车行业一直都缺少A零档次的车,而去年底别克“新丁”———“赛欧”、丰田中国版PLATZE———夏利换型车的下线,则填补了这一空白。
“赛欧”SAIL家用轿车外观轻巧,排量1.6升90匹马力的紧凑型家庭用轿车基本型价格将定位在10万元左右,预计于今年上半年投放市场。这款家用轿车共有三种不同规格下线,三种规格均为1.6升,全部装备了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双安全气囊、五座标准安全带、安全碰撞吸能区和安全碰撞吸能转向柱。
在丰田的技术援助下,天津汽车工业集团出产了全新产品———以丰田21世纪战略产品为原型、略有改动的中国版PLATZE。新型夏利2000已经没有了原来夏利车的身影,彻底改变了夏利轿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该车1.3升、三厢、手动挡,配备有安全气囊、ABS、动力转向、电动摇窗、预警式安全带、数字仪表液晶显示等设备,采用CKD进口散件组装的生产方式,首批新车产量预计在5000辆左右,售价超过10万元。
异军突起的两款新车,给已略显沉闷的汽车市场增加了更多的选择性,也将激发起更大规模的竞争。在赛欧与夏利2000的直接冲击下,本来就有竞争的桑塔纳、捷达、富康等售价十多万元的轿车,为争夺所剩不多的市场份额有可能会被迫降价,而能给车市带来最大活力的莫过于是“降价”的消息。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家庭轿车“大比拼”正迅速升温。这轮家庭轿车的“大比拼”呈现四大鲜明的特征:家庭轿车的技术含量明显提高,安全气囊、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安全碰撞吸能区等过去一般用在中高档轿车的配置,现在都用到了家庭轿车上,使国产家庭轿车摆脱了从前那种“低价格+低技术=家庭轿车”的误区。轿车价格的重心“下移”,10万元左右的家庭轿车与25万元上下的商务、公务用车的价格正在分离,各自以不同的市场定位吸引不同的消费群体,家庭轿车的批量明显增加。10万元轿车在2000年已成为汽车市场的一大热点,很多私人购车者攥着钱袋只等10万元轿车的出世。“10万元买一部轿车开进家”已成为人们头脑中不可动摇的概念。
大众、丰田、通用等国际著名汽车跨国公司为抢占中国市场,纷纷在中国设点,建立制造基地,投资我国的各大知名汽车厂商,从中国家庭轿车竞争的幕后走向前台。
德国大众:在今后的几年里,大众汽车公司将会在中国投资130亿元人民币,用于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设备的更新以及扩大生产能力。大众公司称,在新世纪将一年推出一款新车。2001年,一汽大众将推出大众汽车品牌中的中级轿车———跑乐。2002年底,上海大众将推出一个紧凑级别的轿车。另外,大众汽车公司还在进行调查研究,准备生产一款既能在国内销售、同时也能走向国际市场的基本车型,并有可能将这个出口生产基地选择在中国。
日本丰田:去年是日本丰田在中国的丰收年。四川丰田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辆挂着丰田标志的汽车———柯斯特;天汽生产出了由丰田原型车PLATZ改版而成的夏利2000。
法国雪铁龙:雪铁龙毕加索是去年6月摆在北京车展的富康展台上的,后来,这辆毕加索又被摆进了富康车间,在今年国家验收神龙富康15万辆轿车现场,这款车也作为富康将要推出的产品而位居“富康家族”中。
戴姆勒克莱斯勒:2000年,戴姆勒克莱斯勒和北京吉普共同增资2.26亿美元,用以打造新吉普。
美国通用:2000年,上海通用产出了赛欧,该车引用的原型车是美国通用的欧宝可赛;该厂生产的2.4升别克在美国通用别克家谱里也找不到。但就在这一年,美国通用却生产出了中国版“可赛”与“2.4升别克”。
这轮“大比拼”无疑会给中国老百姓带来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多的实惠,性能价格比成为人们理性选择家庭轿车的出发点。“买车去!”必将成为21世纪初中国家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
私车市场前景广阔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最近进行了一项有关家用汽车消费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想买车的人越来越多,同一年前进行的调查相比,几乎增长了一半。
该调查显示,五成以上居民有购车意愿;八成居民认为家用轿车的合适价位是10万元以内。这些数据集中反映了家用轿车买方市场的基本倾向和购买力,也表明生产销售这一价位轿车的广阔市场。
从我国城镇居民目前的收入情况来看,至少有3亿左右的居民有能力购车。经过20年改革开放的积累,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去年人均GDP已达到800美元,到今年年底人均GDP将超过800美元,而沿海地区更高,已达到2000至3000美元。按国际惯例,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就进入汽车私人消费的快速增长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部分居民已有能力进行汽车消费。中国城市人口有2亿多,略少于美国的人口,超过日本的人口,规模相当大,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从2005年至2010年,我国将出现私人购车高峰,其原因可能是居民收入提高和入世后汽车预期价格下降两方面因素的刺激。国内一家汽车生产企业的负责人曾经感慨:个人买车前景太厉害了,家用汽车到了个人购买的时候,简直有多少都不够。
私车消费环境仍存阴云
轿车进入家庭虽然已经不是遥远的梦,但许多有能力购车的消费者对我国的汽车消费环境普遍感到失望。“买得起用不起,用得起烦不起”这句话最能概括我国目前恶劣的汽车消费环境。
第一,价格以外各种名目繁多的税费制约了汽车消费。我国很多地区的汽车消费者在购买阶段,除了承担增值税和消费税外,还要承担购置附加费、验车费、车辆牌照费、入户费、城市增容费等。在使用阶段,还要承担车船使用税、汽车消费税、车辆管理费等等费用。各种各样的价格外收费大大超过买车本身费用。
第二,价格偏高。我国汽车的零售价格比国外同类汽车价格几乎高50%以上。汽车价格偏高,一是因为国内汽车生产厂家规模太小造成生产汽车成本偏高;二是因为我国轿车行业远远高于国外轿车行业3%-5%的平均利润。
第三,抑制性消费政策和汽车市场地区间的互相封锁。过去为了减少政府和国企的开支,国家对汽车消费和生产采取了抑制性措施,实施生产目录制和项目审批制等办法。这些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生产厂家经营和生产脱轨,也制约了私人消费汽车。另外,由于汽车是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一些地方政府对自己辖区内的汽车行业进行行政保护,互相封锁市场,导致条块分割,极大抑制了全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流通。
以上三点是制约汽车购买,特别是私人汽车购买的主要因素。根据调查,中国居民中已经具备购买能力并有购车愿望的比例相当高,但是私人购买的轿车一年大约只有20万辆。
政府鼓励私车消费
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去年10月,“鼓励轿车进入家庭”正式被写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政府将汽车消费摆在五大消费之首,这在历史上是头一遭,这表明汽车消费的洪流已势不可挡,同时也预示着汽车消费政策将很快有所改善。
今年,汽车消费政策将有哪些变化?专家认为,即将出台的汽车消费政策将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按照汽车产业政策的总体思路,鼓励个人购车;二是鼓励个人购买轻便、节能的经济型用车,并将禁止各地方制定土政策限制汽车使用、消费的行为。
据预测,即将出台的汽车消费政策主要包括税费管理、城建协调、信贷政策和鼓励消费四个方面的内容。税费管理上将减少税费项目,简化征收手续,比如明年开征燃油税后,养路费将不再收取。城建协调将重点简化汽车上牌手续,而各大商业银行关于汽车消费信贷的政策年内早已出台,明年预计会有更便捷的措施出来。此外,各大中城市的“中变”、“小变”工程已令城市交通有了显著改善,行车难、停车难现象将大为缓解。
最近,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公安部、国家环保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汽车报废标准若干规定的通知》,对非营运载客汽车和旅游载客汽车的报废标准进行了调整,延长了部分车辆的使用年限。私家轿车可多开5年。
汽车消费环境正进一步改善,国家鼓励汽车消费的各项政策也逐步落实。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家庭轿车年向我们走来的脚步声,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老百姓购买汽车的热情会很快高涨起来。
WTO与家用汽车
面对WTO的冲击,中国的汽车关税将在6年的时间里从现在的80%降至25%。这项举措无疑将极大地刺激进口,这对中国的企业确实是一个挑战。这个挑战,不只是轿车价格同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中国汽车工业生存发展的国际竞争能力要同国际接轨,并与之抗衡。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汽车零配件关税的下调将有可能使中国的整车厂采用价格更具竞争力的进口配件,从而带动整车成本的降低。中国的消费实力尤其是购车能力的持续提高和道路情况的不断改善,将有可能把汽车这块“蛋糕”做得更大,“入世”后更加开放的经济环境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与国际接轨,有助于中国厂商参与全球化的生产和采购,并因此而获益。
从“入世”对我国汽车工业构成挑战的角度看,在汽车尚未降低关税之前提出“鼓励轿车进入家庭”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在今后5至6年的过渡期内,启动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一方面可以让汽车生产厂家用足生产能力,强筋壮骨,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逐步形成竞争优势,以良好状态去迎战WTO;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吸引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从而减少汽车成品进口。
一向以生产公务车为首要任务的中国轿车企业,并没有多少合适家庭使用的车型供老百姓选择:一方面主流车型销售不畅,另一方面满怀价格预期的老百姓却在驻足观望,其中的反差恰恰包孕着机遇与挑战。其实,全世界汽车工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就是老百姓都来买车、用车。
轿车和商用汽车领域的全球化已经开始,并且势头强劲,而其未来的重心无疑将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好在众多轿车企业已经具备开发家庭轿车的紧迫感,而且一旦开拓量大面广的家庭轿车市场,国产货将最有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入世问题是目前轿车市场的最大变数和悬念,其对轿车市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年初表现得较为明显。不过,随着消费者对入世与汽车降价关系的模糊认识的逐渐澄清,可以说入世问题对国内轿车市场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
目前有购车愿望居民比例的大幅度提高和准备在近期及加入WTO两年内购买轿车居民的增加,反映了今年我国经济的强劲回升,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及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和升级的趋势,同时也说明加入WTO对居民轿车即期消费的促进。
汽车消费信贷
世纪之交,汽车市场憋足了劲儿“大显身手”,各银行也及时地推出了多种形式的汽车贷款,使汽车消费信贷的门槛逐渐降低。
分期付款业务在国外已相当普遍,例如德国汽车销售量的70%是由分期付款业务完成的。在我国,虽然分期付款购车的业务开展时间还不长,但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认可,分期付款购车的业务量逐年上升,已占一些汽车经销企业汽车销售总量的一半以上。2000年,汽车信贷已经从摸索尝试走到了大面积普遍开展阶段。从北京亚运村市场来看,原只有两、三家汽车经销商从事信贷代理业务,一下猛增至十多家,业务量也成倍地增加。金融机构、汽车厂商逐步降低了信贷消费的门坎。
从宏观上讲,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99年已达到800美元,上海市1999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400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新世纪百姓消费将由吃、穿为主转为以住、行为主。汽车、住房两项消费将会从低谷中走出,恢复生机。随着汽车档次逐渐拉开,价格不断调整,家用汽车将在不久的将来走进普通百姓家庭。
可以预见,在21世纪,中国老百姓在出行时,都能开上自己家的小汽车,以车代步的梦想即将实现。(本报实习生 郑文毅)
《国际金融报》 (2001年01月21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