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重组大势所趋 首钢唐钢择邻订婚?

2001年01月08日 11:0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罗光辉/文 关于首钢将远迁山东日照市的传言曾经在这个千禧年之初被炒作得沸沸扬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说法已经不攻自破,因为无论从搬家成本或区位优势来看,都是很不划算的买卖。而近期,首钢的“择偶条件”也由千里之外逐渐缩小到了三百公里以内的范围,具体来说,就是与之相邻的唐山钢铁集团公司。

  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唐山钢铁集团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秘书张建忠也对此予以默认。他说:“唐钢本来发展很好,但我们欢迎首钢来。”不过,张氏指出,双方虽曾多次接触,但目前仍未有实质性进展。其中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由谁来操作和挑头。

  与张的话互相印证的是,本周一,首钢集团董事长罗冰生在本报全景网络参与网上路演时也透露了这层意思,罗说:“从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来看,面向21世纪,进行钢铁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是大势所趋,华北、东北、西南、华中等地区的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是必要的。”三种选择唐钢最佳

  对于首钢而言,搬出北京,已成为其必须面对的现实。据有关方面称,中国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已向国际奥委会承诺:一旦北京申办成功,年产800万吨钢铁的首都钢铁公司主业将关闭外迁。除此之外,北京严重缺水的现状实际上也已很难维持首钢正常的钢铁生产了。

  张建忠指出,首钢外迁现在有三种选择:一是山东省日照市,二是唐山迁安矿山,三是唐钢。但前者由于产业的条块分割不利于企业规模化发展,而且罗冰生也已明确表示:“没有考虑迁到山东,首钢作为国家的一个特大型企业集团也不宜迁到山东”,这证明该方案已经被排除;至于唐山迁安矿山,则要全部新建,投资保守计算也需300亿元人民币以上,成本太高,可能性也不大;张说:“我们这里最适合发展大钢铁。”而且,业界也一直流传着“南宝钢,北冀东(唐山)”的说法。

  唐钢论规模在中国十大钢铁企业中名列第九,利润则从1996年以来一直位居第四,其地处“三大铁矿带”之一的冀东地区,穿境而过的京山、大秦铁路直抵亚洲最大的资源输出港——秦皇岛港和新兴港口——京唐大港,连接各国口岸。举世闻名的开滦煤矿和中国最大的唐山火力发电厂也与其同城而居。

  张建忠坦陈:“一旦首钢唐钢联合,不但对首钢有好处,也将对河北省有好处。”1999年,唐钢钢铁产量为300多万吨,双方联合后,产量即可突破1000万吨大关。这个巨无霸梦想无疑是河北方面一直的期盼。

  事实上,早在今年初,国家有关部门就曾提出一个京津冀钢铁业调整方案:组建华北(京津冀)钢铁集团公司,三省市政府作为股东把其钢铁企业资产投放到新公司中,企业所得税按比例分成。而首钢和唐钢高层一致认为,大调整的突破口是实现两大公司的联合。

  有关人士指出,去年以来,因首钢排放的烟尘、废气严重污染,社会上要求首钢搬迁的呼声不断。首钢与唐钢开始有了密切接触,就有关联合问题达成诸多共识,且由此形成初步意向:京津冀钢铁业调整应分步实施,逐步扩大,以企业行为为主,首先实现首钢和唐钢联合,之后可待机与河北、天津乃至华北地区其他省份同类企业重组。

  极为明显的是,首钢与唐钢联合将成为首钢资源组合的最佳方案。首钢地处北京市区,有难得的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其高新技术等非钢产业的销售收入现已占总销售收入的50%左右。而唐山工业基础雄厚,并且早有建设500万吨钢生产基地的规划,首钢的迁安铁矿距唐山市区不过二三十公里。联合后,首钢可将部分钢铁生产设备迁至唐山,使唐山发展为千万吨级钢铁基地,同时满足首都对环境治理的要求。

  唐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天义甚至对此描述称:“如果首钢主力钢铁生产设备迁至唐山,唐山将形成800万吨钢和600万吨薄板的年生产能力,并将促使唐钢改变以建筑钢材为主的产品结构。如果再把首钢一炼钢厂和线材轧机迁至河北宣化钢铁公司,宣钢也将起死回生。”

  不过,罗冰生的想法与王天义稍有出入。按罗的设想,两家公司联合后应将集团总部和技术开发中心设在北京,利用北京的人才优势和区位优势实行产、学、研结合,由集团统一规划、统一销售、集中资金推进技术进步和调整产品结构。北京方面今后将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轧钢精品,而唐山则集中精力发展钢铁产业。

  有关人士分析指出,罗的意图其实是将指挥权划归首钢,只把生产权留归唐钢。这可能是此次联合的唯一障碍。“唐钢不想主动”

  颇可玩味的是,此前一直积极张罗联合的唐钢现在反而放慢了节奏。唐钢总经理秘书张建忠称:“来与不来,我们都很坦然。”

  张建忠透露,唐钢1999年虽然产量仅300多万吨,但利润却以2亿多元人民币排在第四位。他说:“唐钢的日子很宽松,所以我们不会主动去做工作。”

  有消息称,唐钢方面认为,跨地区联合将有很大的难度,“难度大不如不做”,只好静观事变。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好就在唐钢看似将联合搁置一旁时,以唐钢为主的河北省五家钢铁公司实施了闪电般的重组。

  张建忠透露,新组建的河北唐钢集团其核心企业是河北唐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其它几家企业分别为宣化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承德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和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据悉,河北省政府已经批准组建新的唐钢集团公司,集团公司领导班子也已基本组建完毕。该公司由河北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为出资人,总资产将达到250多亿元,年产值约140亿元左右。

  张表示,其余四家公司的资产目前已经全部划入唐钢集团,新公司只差没挂牌了。有消息透露,由于宣钢、石钢、邢钢都是当地的主要财政来源,合并后税收归唐钢还是仍然归地方财政已成为联合的最大障碍。显然,这个问题也正是首钢与唐钢联合时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不过,此次唐钢实施的是省内重组,政府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若要与首钢进行跨地区联合,利益分配问题恐怕不会如此简单。

  唐钢显然在争取与首钢联合的筹码。虽然唐钢从规模和盈利比不上首钢,但主动权似乎开始更多向唐钢倾斜,一方面首钢选择的时间已经不多,一旦奥运会确定为北京,其搬迁便进入倒计时;另一方面,唐钢不但声势壮大,且有舍我其谁的资源和地理优势。

  不过,值得指出的是,就在“联姻”仍未有实质性进展的时候,其它同业已对此表示出高度关注。

  河南省地处中原,钢材产量少(年产量40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3%),省内的信钢公司、洛钢公司等几家企业由于轧材能力落后、企业缺少资金均面临破产。近来该省一直积极争取首钢将部分产能向河南转移,并主动与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北京市和首钢联系,希望配合环保和首钢结构调整,采取设备投资、技术入股、管理分成、社会集资等多种优惠条件,吸引首钢100万吨至15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转向河南。

  可以肯定的是,首钢去向一直是多方争取的香饽饽,唐钢方面也不敢漫天要价,否则无疑会鸡飞蛋打。目前唐钢面临的竞争压力非常严峻,一旦联合失败,双方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首钢的代价在于搬迁成本,唐钢的代价在于未来的强大竞争压力。能否重组关系微妙

  虽然双方均有意牵起对方的手,但由于该宗合并案涉及双方及地方政府的重大利益分配,且谁都想在联合后担当主要角色,由此目前所谓的重组对双方而言都只能是浅尝辄止。张建忠直言不讳地表示:“虽然两家关系很好,但关键是由谁来操作。”

  有市场观察家分析指出,由于双方均是从自身发展和行业发展考虑,所以只要不过多损害企业和地方政府利益,联合可能性至少在八成以上。理由十分简单:首钢必须要搬出去,而唐钢必须要壮大。

  据国家冶金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1至8月份,首钢、唐钢、宣钢、承钢、石钢和邢钢6家企业共生产钢937.77万吨,占全国产钢总量的11.38%。不过,在大家一致唱好时,也传出了另类声音:虽然届时新钢铁集团生产规模与宝钢相当,但产品档次远不如宝钢,结构调整任务重。

  另一个问题在于,目前6家企业年产钢材1250万吨,属于国内长线产品的小型钢材和线材产量占75%以上,而且唐山不占区位优势,售价偏低的长线产品向华北和中西部地区销售,运输能力和运输半径不利,由此在竞争上不占优势。同时,一旦首钢将其主力钢铁生产能力转移到石家庄和邢台,因其临近邯钢和安钢,由于产品趋同性与区域生产能力过分集中的矛盾仍然存在,所以并非上策。

  唐钢方面透露出的“关于联合难度很大”的口风后,有关人士对此提出两套方案:一、由国家有关部门出面充当协调人,北京、河南、首钢、唐钢进行四方谈判,双方政府作为股东把各自管辖的钢铁公司资产投入到新钢铁集团,企业所得税按比例分成;二、国家有关部门收回首钢和唐钢的所有权,使其在一个系统内解决问题后,再决定分配关系。

  张建忠坚称:“这是大势所趋,只要双方坐下来研究,总会找到一种方法。”虽然截止目前为止,联合事宜尚无具体时间表,但一般认为不会超过两年,而一旦北京申奥成功,时间将会大大加快。

  值得关注的是,首钢目前正在积极涉足高科技产业,大力发展非钢铁产业。罗冰生明确表示:“首钢集团销售收入中,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会越来越大,钢铁的收入比重会相对下降。”

  这是否意味着,未来的新钢铁集团将是一个多元化公司,首钢作为指挥和技术中心,主要在高新技术领域发展,而唐钢则专注于钢铁生产?相关报道:首钢介入“芯”领域

  全国关注的首钢结构调整终于浮出水面,本周二,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八大处园区正式揭牌。而开园后建设的第一家工厂是北京华夏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HSMC)。这家公司由首钢总公司及美国AOS半导体公司等企业共同发起。

  北京华夏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HSMC)占地100万平方米,计划到2010年建成6-8条8英寸和12英寸芯片生产线,总投资将达到100亿美元。

  有权威媒体对此高调评价称:“这是事关北京未来的大项目。”评论认为,这个项目是首钢最重要的战略转移步骤之一,一旦成功,首钢将成为真正的现代高科技集团,完成该公司从传统钢铁产业的全面转型。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C罗两球皇马2-1尤文 伊布4球巴黎胜
  • 娱乐赵忠祥谈高薪:看我工资单?央视非暴发户
  • 财经人民日报刊文:房价上涨不能归于调控不力
  • 科技苹果发布iPad Air及视网膜屏iPad mini
  • 博客彪悍!成都女汉子半夜和男友打架(图)
  • 读书忘年之恋:李宗仁娶少妻婚后甜蜜(图)
  • 教育萌汉子千元打造最潮男生宿舍 国考报名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
  • 周彦武:掠夺中产阶级的遗产税
  • 苏鑫:诺奖得主咋看中国房地产泡沫
  • 徐斌:未来你希望孩子移民哪个国家
  • 叶檀:房价上涨到令人绝望
  • 李迅雷:中国稳增长无助化解金融风险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