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正在对不法摊贩进行检查。李海清/摄
“我刚刚卖了一个月的油,不知道卖油需要证明。”12月13日上午,记者在随同北京市卫生局等部门对大钟寺农贸市场一个经营粮油产品的摊商进行封存处理时听到这样的回答。“事实上摊商知道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他们是明知故犯。”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所长王义这样讲,“你看他们都有健康证,证件上标明接受食品卫生法的培训记录。”
粮油经销商为什么有法不依?没有卫生许可证、没有产品检验证明、没有卫生部门检验合格的色拉油为什么要做封存处理?据有关人士介绍,这些外地人虽然经过上岗前的培训,但普遍素质偏低,在利润和法律面前,往往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对于来源不明的色拉油,卫生监督部门依法进行查封并要对查封的色拉油进行抽样检测。
北京市各级卫生部门在此次行动中共抽查53个市场,虽然未发现掺入矿物油的大米及工业用油,但是其他假冒伪劣农副产品依旧存在,仅在大钟寺农贸市场一个摊位就查处2300公斤造假木耳。检查人员还发现有的摊位上的假木耳盖着几公分的真木耳;有的摊主互相通风报信,迅速转移假劣木耳,逃避检查。据卫生监督所食品卫生科杨文平介绍,现在制假售假分子很狡猾,当市场严打时假木耳就会暂时销声匿迹,但风声一过就会立即冒出来,所以卫生监督检查人员打假时也会随机应变,采取声东击西的方法,像今天许多人都以为只查大米和食用油,没料想会给假木耳来一个突然袭击。
对粮油产品实行抽查为什么不去规模较大的批发市场呢?据记者了解,事实上此次检查本来是针对“玉泉路”的,因为它是北京市最大的粮油批发市场之一。之所以临时改变计划,事出有因,据北京市卫生监督所食品卫生科赵新生介绍,他们在12月11日曾对“玉泉路”6家经销色拉油的批发商进行过暗访,发现他们全没有产品卫生检验合格证,据摊主介绍,这里的色拉油产地不一,有东北的、海南的,还有天津的。但是12月12日再次暗访时却吃惊地发现,6个摊位“一致”挂出了三河某油厂的卫生检验合格证,摊主们“一致”介绍,色拉油产自三河。赵新生认为,食用油应该避光存放,而“玉泉路”色拉油的储存方式十分值得关注,每个摊位都用两三个类似洒水车储水罐的容器装油,完全是露天存放,任凭风吹日晒雨淋。国家对油脂指标有严格规定,像这类露天放置的储油罐,最好有相应的防热层和防雨设施,否则油脂极易酸败或氧化。令人担忧的还有,来这里买油的人大多是机关单位集体食堂采购员或自由市场的粮油摊主,一旦色拉油出现问题,影响面就会很宽。
像此类有关部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这样大规模的监督检查能否有效地扼制造假者的咽喉?北京市工商局市场处徐志国认为,打假的最终目的是要从根本上堵住制假源头。北京市卫生监督所赵新生认为,唤起全民打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报记者 李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