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方侵吞农机补贴屡禁未绝 中央惠农款成唐僧肉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6日 15:07  新闻晚报

  “小农机”曝出惠农款成“唐僧肉”

  据新华社电

  这是重庆检方查出的一个农技站“分肥”规矩:一张常用农机具秧盘,国家补贴2角5分钱。农技推广站人员将补贴款骗领到手后,站里先提1毛8,站长再拿3分钱,剩下的留给合谋企业。 2011年重庆检察机关挖出农机补助领域职务犯罪案39件61人,涉案金额竟达3396万余元。如何才能让施惠农民的国家巨额补贴不成为不法分子的“唐僧肉”?

  小农机暗藏大猫腻惠农款遭“打劫”

  为了强农惠农富农,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补贴力度。一些农机主管部门负责人勾结商家,编造虚假购机信息“打劫”补贴,让国家巨额投入“打水漂”。

  农机具大到插秧机,小到秧盘,都能“贪”出花样。前不久,重庆检察机关查出永川区农技推广站腐败窝案,从2009年开始,该推广站原站长周忠友、原副站长凌玲和一家塑料包装厂负责人郭富银共谋,仅秧盘一项就虚报销量188万余张,骗取专项补贴46.2万元,骗得补助后,该农技站、站长、商家三方按比例分成。

  永川区检察院侦查查明,周忠友等人还利用各省农机补助政策的差异牟利。如一款常见的四行插秧机,每台市场售价2万余元,在重庆可补贴85%,实际售价3000余元;在江苏只补贴30%,实际售价14000余元。周忠友等人以“本地价”搞到20台该款插秧机,伪造水稻机械插秧跨区作业协议,以每台7200元的价格倒卖到江苏,赚8万余元,导致国家农机补贴资金损失36.8万元。经永川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周忠友、凌玲、郭富银分别被法院一审判处2年至16年不等有期徒刑。

  多环节现漏洞 农机补贴成“唐僧肉”

  到底是什么漏洞造成 “农机腐败”?记者了解到,农机补贴成了不法分子的“唐僧肉”,主要在“目录”和“申报”等环节上钻空子。

  重庆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申请农机补贴时,一般要农户和政府部门签购置协议,并由经销商出具发票。一些农机主管部门简化程序,规定只要经销商提供购机农户的身份证、人机合一照片和机器代码,就能网上申报补贴。农机主管部门审核后,出具结算确认清单,商家就能到财政部门结算补贴金了。这给农机主管部门和商家联手造假以可乘之机。

  检察官表示,“农机腐败”现象中,单位犯罪也比较突出,个人的贪污、受贿常常借单位收回扣作掩饰,形成了农机生产商、经销商、农机管理部门、部门负责人共同窃取农机补贴款的利益链。

  根治“农机腐败” 补贴发放更透明

  “打击‘农机腐败’,最关键是做好对农户的直补。 ”专家表示,一是将补贴直接发放给农户,例如让农户先按照市价购买农机具,再凭发票、身份证明、补贴协议等材料到固定站点领补贴;二是目录不能“一定了之”,而应动态管理,注意收集对目录内农机具的反馈意见,不合格的及时剔除;三是强化监督制约,例如把购机农户发展为监督员,共享购机补贴信息,严格公示补贴名单、补贴金额,实现 “阳光补贴”。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