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柳传志:并购就算是成功了罢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4日 16:55  新浪财经微博
1984年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收发室。图片由联想集团提供 1984年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收发室。图片由联想集团提供

  文/王远志

    柳传志特别喜欢这张照片,这是1984年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收发室。联想就诞生于此。

  “那是一个非常寒碜的屋子,里外间加起来一共12平方米,砖结构,冬天冷夏天热,一到冬天腿就冻得不好使,相当于今天的‘贫民窟’。”柳传志如此形容。

  也就是那一年,40岁柳传志不再甘心忍受平淡如水的生活,于是有了今天的联想。

  “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

  对于描述联想的初期,柳传志没有太多的话语。和新浪财经聊起联想的那一天,柳传志由于日程紧张没有睡午觉。“就是1987年被骗那一次后,我就一直睡不好觉。所以我每天中午必须睡一觉。”柳传志说。

  柳传志那时是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一个研究人员。那个时候,中国科学院的科研成果,是不能变成产品推到市场上去的,研究人员的生活也清淡如水。柳传志响应当时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先生的号召,要把科研成果能够产业化。

  “于是,我们十几个同事一起出来。突然来了个机会,就特别想做事。”柳传志回忆道。于是联想应运而生。

  柳传志说,“这件事情我们坚定不移的做,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们努力的做,确实开了个好头,这是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

  但谁都没有想到,1984年创业之初的20多万元资金,不到一个月就被人骗走了14万元。这对当时刚下海的柳传志的打击,实在是难以想象。而到了1987年,柳传志遇到了一个更大的骗局,由于一时疏忽,在300万元货款交给对方后,对方却突然无影无踪了。当时柳传志和同事们全都傻了眼。虽然后来相关部门找到了骗钱的人,并追回了货款,柳传志却因此落下了病,直到现在他还常常在夜里突然被吓醒。

  “我们一下子就跃到了技术的顶层。”

  草创之时,联想最主要的任务是积累资金,通过代理积累经验,直到做自己的品牌计算机——直到1988年,香港联想成立。

  那时候,联想一直是一个计划外的企业。由于中国当时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有关部门觉得国内已经有了上百条PC生产线,不会再将生产批文批给一个计划外的企业,所以当时联想拿不到PC生产批文。

  因此,柳传志想到成立一家香港公司,先从贸易做起,建立自己的生产能力,然后再打回国内市场。

  那个年代,中国的电脑有很多重要元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但是当时外汇并不多,计划外企业没有外汇额度和进出口批文,只能通过黑市进行高价兑换。这些都带有政策的风险性,柳传志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把自己的事做好就不是‘乖’孩子了,但是也不能出格,否则就会有大麻烦。”

  1990年对于中国电脑市场而言,处于开放前的最后阶段。中国电脑市场份额虽然还处在年十万台,不过已经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外国电脑公司开始垂涎欲滴于这一庞大的市场。

  春江水暖鸭先知,柳传志已经意识到市场的变化。他开始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全力挺进,联想电脑和联想板卡销量也开始与日俱增。

  统计显示,1990年,中国电脑市场70%以上份额由国产电脑占有,销售排行前十名中至少有7个中国企业。

  而随着批文取消和关税不断下降,国外PC厂商开始大举进入中国。1994年,联想成立微机事业部, 29岁的杨元庆初出茅庐,任事业部总经理,整合内部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供应和财务运作。

  当时国际上把中国叫作全球最后一块最大的电脑市场处女地,外资电脑公司纷纷前来围剿。1995年,外国电脑占据中国电脑市场份额60%以上。

  但联想却始终占据着销售排行前十名,这也是前十名中唯一一个中国的牌子。

  1997年,联想进行了中港整合,此后联想的业绩持续走高,牢牢占据了中国PC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2000年的时候,联想在中国PC市场上已经占据30%左右的份额。

  “并购就算是成功了吧!”

  2004年,联想集团(微博)收购IBM全球PC业务,这一被称为蛇吞象的壮举,使联想一跃跻身世界舞台,迅速成为世界500强,并跃到了技术的顶层。

  柳传志在接受新浪专访时回忆道,“我们当时分析过,认为要形成一个国际上的技术品牌,可能要自己打出去,这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于是当时我们就有三个路,第一个是想要一个好牌子,这个就是看中了 IBM的ThinkPad(微博),这个牌子据我们了解是IBM花了十几亿美元,用了十年的时间做出的这个牌子。如果我并购以后,这个牌子就能成为我们走向世界的敲门砖。”柳传志说。

  当时杨元庆和其他几位高管坚决要走并购的路线。联想在提出并购的想法之后,IBM积极地递过橄榄枝,于是联想请来了高盛和麦肯锡,请他们评估并购是否可行。

  高盛和麦肯锡经过评估,认为并购是可行的。他们的理由是,不管并购最后是否成功,最后都是赚钱。

  可是柳传志还是不放心。于是联想又找一家美国的PE公司。联想的代表问,如果我们要并购,你们参加吗?这家PE公司一口答应,表示绝对参加。“掏钱的主儿都说行,我兴趣就来了。”柳传志说。

  柳传志兴冲冲地举行召开联想集团的董事会,提出了收购的提案。结果董事会上除了他一个人持中立态度以外,全体否决了收购的提案,没有一个同意并购的。

  柳传志现在回想起来,特别能理解他们的初衷。联想是他们的饭碗,在那时看起来,并购不成功的可能性远远要大的多。如果那样的话,饭碗就没了,所以大家都觉得还是做更稳妥的道路比较好。

  柳传志把这个结果转达给杨元庆,杨元庆非常着急,甚至带点愤怒。杨元庆希望直接向独立董事会汇报。

  柳传志其实很希望杨元庆直接汇报。因为柳传志看来,如果立挺强行通过也会很艰难,应该让他们双方直接对话。

  在随后的讨论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最后董事会真正下决心同意并购的,是清楚了为什么IBM做这个业务在赔钱,为什么联想行,联想将会用什么方式解决这个风险。

  当然,从今天的成果看来,并购的收益远比联想自身发展好。并购的时候,联想的营业额是30亿美元,而去年,联想的营业额已达216亿美元;并购前,联想占全球电脑市场的份额只有2%到3%,而现在已达12.2%,上升的趋势依然很大。今年第二季度,联想PC的销售量的增长超过了全球市场平均增长的8倍。

  柳传志说,如果联想仅仅局限于中国国内市场,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参与国际竞争。从业绩角度来看,我认为并购应该是稳定了,就算是成功了吧。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