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槌响,十年共赢。
十年前,我们结束漫长的复关和入世谈判,成为世贸组织(WTO)成员;十年来,我们开放自己,拥抱世界,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为中国和世界增添了无数精彩。
入世十年,中国的GDP跃居世界第二,改写了全球经济版图;中国各产业强筋健骨,“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叫响海外;中国人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物质与文化消费升级换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奔涌,政府职能正在不断转变……这十年,一个个入世承诺,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动能和思维源泉。
中国履行义务,担当责任,为世界经济稳定和繁荣做出巨大贡献。入世十年,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为全球亿万家庭送去实惠,规模庞大的中国市场为全球企业带来财富增长机会,大步“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促进了东道国的发展。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的率先回升极大地提振了世界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走过十年,征程尚远。站在新的起点,中国必须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推进市场化改革,在更深广的层面实现互利共赢。
本报今天推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特别报道,从不同的维度,刻录十年巨变,汇集经验启示,瞻望未来前程,以作纪念,以飨读者。
——编者的话
发展篇:与世贸精神同行
龙永图
十年来,全球经贸格局在改变,但世贸精神没有改变,这就是规则与开放
不知不觉间,中国跨进世贸组织大门已经十年。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驶入新航程的十年,是中国与世界实现共赢的十年,也是世贸精神在中国逐渐植根人心的十年。
什么是世贸精神?十年前,我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过,世贸精神有两个关键词,一是规则,二是开放。当初从复关到入世谈了15年,就是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十年来,全球经贸格局在改变,但我认为世贸精神没有改变。
市场经济是规则经济。这十年,中国履行承诺,按世贸规则办事,大大推动了自身的市场化进程。我们信守规则,也受益于规则,“入世效应”从贸易领域向更深广的领域拓展,非歧视、透明度、国民待遇、公平竞争等世贸原则开始用到经济的相关体制机制中,全社会的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市场意识明显增强,这笔财富弥足珍贵。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这十年,在世贸框架下,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答卷”得了高分,“中国制造”实力壮大,中国老百姓也享受到更多来自全球的产品和服务。十年间,中国的发展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和想象。入世之初,面对可能的外部冲击,国内担忧的是如何“与狼共舞”,而今天,国际上一边惊羡中国的经济地位,一边热议如何“与龙共舞”,这再次证明邓小平同志说过的一句话:“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
当然,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也有一些认识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对于“规则”和“开放”仍存在质疑和异议,甚至有人觉得“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外开放已经差不多了”。事实上,规则和开放都不是短期的、功利的、单向的,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在纸面上、数字上完成了所有的承诺,还应当将世贸精神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入世承诺并非开放的底线,综合国力提高了,开放度也要与之相适应。从十年前全球经济排名第六到现在的第二,中国需要在更高水平、更深层面实施开放战略,需要进一步弘扬世贸精神,注重规则,坚持开放,继续推动市场化改革,继续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互利共赢。入世十年的发展及变化,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和信心。
(作者为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
产业篇:“中国龙”舞动世界
入世之初,舆论普遍认为“狼来了”,担心中国的弱势产业很难承受外来竞争的冲击。然而实践证明,中国入世吸引外资企业加快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形成“鲶鱼”效应,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成长。十年来,在竞争与合作中,国内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竞争力明显提高。中国产业已成为全球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国龙”
农业
提升能力喜迎粮食“八连增”
■本报记者 冯华
◆当初担心:入世后,我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农产品市场开放后,国内农业将受到严重冲击。一些农产品新增需求将被进口过度挤占,农业生产遭遇重创。
◆十年成就:入世十年来,我们在大幅度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同时,也抓住入世机遇,成功应对了挑战,形成既符合国际规则又反映中国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业抗冲击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2011年,粮食总产迈上57121万吨的新台阶,实现连续八年增产,单产和总产再创历史新高。棉花、油料、糖料生产也稳定发展,肉蛋奶、水产品、蔬菜等产量大幅增长。
2010年,我国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农业生产方式正由千百年来人力、畜力为主转入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科技逐步成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从2001年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迈上3000元、4000元、5000元台阶,年均增长9.6%以上。
入世后,我国严格遵守入世承诺,农产品关税水平降至15.2%,是全世界农产品关税水平的1/4。2010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额由2001年的279.1亿美元增长到1219.6亿美元,增长3.4倍,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
十年的发展经验表明,坚持农业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了农业发展迈上新水平。
我们的根基更加牢固了。
汽车
“最令人担忧”变“最令人振奋”
■本报记者 王政
◆当初担心:入世前,外国汽车进入我国市场必须缴纳高额关税,价格是国产汽车与进口汽车竞争的主要优势。入世后,进口关税逐渐降低,国产汽车的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我国汽车工业面临崩溃的危险。
◆十年成就:这十年,伴随着汽车市场的逐步开放,自主创新渐成主流。不仅涌现了吉利、奇瑞、比亚迪等一大批新兴自主品牌车企,过去偏重合资企业发展的汽车大集团,也纷纷致力于搞自主品牌。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由2001年的2%提升至2010年的30%。
11月28日,一家在资本层面50∶50合资、技术层面却不依赖外方的汽车合资公司——观致汽车有限公司发布了其全新品牌。2013年,达到欧洲汽车质量、安全与排放标准的观致品牌首款中级轿车,将同时在中国与西欧市场上市。
十年前,成立这样一家汽车合资公司,简直是天方夜谭。如今,奇瑞汽车公司离这个梦想已一步之遥。
截至11月18日,上海大众旗下大众品牌今年以来累计零售80.16万辆,超越去年全年。由上海大众联手德国大众为北美和中国市场开发的中高级轿车新帕萨特,上市第三个月起单月销量就迈过了1万辆门槛,10月更是超过了1.6万辆。
出现在奇瑞和上海大众的新气象,只是入世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高速成长的一个缩影。十年前,中国汽车工业年产销量只有200万辆,整车几乎没有出口。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增至1800万辆,汽车出口额比十年前增长了近10倍。
“汽车产业由最令人担忧的产业,变成了最令人振奋的产业。”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说,入世并没有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反而催生了中国汽车产业的“黄金十年”。
银行
苦练内功跻身“全球前三甲”
■本报记者 欧阳洁
◆当初担心:入世前,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畸高,聚集了大量风险。中资银行的管理水平、经营理念、资金实力远远落后,难以承受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压力。脆弱的银行业可能是入世后遭遇冲击最大的行业。
◆十年成就:弹指十年,曾经的担忧没有成为现实。中国银行业一方面苦练内功,努力学习先进金融知识和管理理念,另一方面化挑战为机遇,积极向外资银行学习,与外资银行开展从股权合作到业务、技术层面上的全面合作。从“引资”到“引智、引技”,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求双赢。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水平显著提升。
曾经被预言破产的国有商业银行,经过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境内外公开上市等一系列改革,逐步发展壮大,建立起先进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并且走出国门,积极亮相国际金融市场,核心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银行平均水平。
在全球银行排名中,过去很难看到中国商业银行的身影;如今,中国工商银行等3家国有商业银行已跻身全球市值前三甲。
与此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等一批中小型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银行的创新能力、服务水平和意识也增强了,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种类越来越多,能满足百姓各种金融需求,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型方式更让百姓尽享便利。
生活篇:“全球化”就在身边
入世十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十年,也是百姓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十年。十年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旅游、通讯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消费选择更加多样;移动上网、网上购物……消费方式更加现代。普通人的生活深深烙上了全球化记号。我们的视野更开阔,我们的观念更现代
选择更多样
进口香水摆满梳妆柜
■本报记者 鲍 丹
入冬后,北京的张乐之为自己添置了一件史奴比羽绒服、两条李维斯牛仔裤。在外企上班的她,很在意着装的时尚感,像Zara、H&M等设计时尚又平价的国外品牌,她很喜欢。
细数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张乐之发现,早已成了全球知名品牌的大荟萃:洗发水是宝洁公司的,手机是苹果公司的,笔记本电脑是戴尔(微博)公司的,平常约朋友吃饭常去的星巴克等,也都是跨国连锁企业……
回想入世前,身边可不是这样。张乐之至今仍记得,20多年前国外的亲戚送给乐之妈妈一瓶迪奥(Dior)香水,张乐之从来没见过那么漂亮的香水瓶,“只见过花露水的我,觉得香水简直就是世界上最神秘、最高雅的事物。”她回忆道。如今,进口香水已经摆满了张乐之的梳妆柜,“即便是新款,也很快能在国内买到。”
入世十年来,中国货物贸易进口规模增长4.7倍,跃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国。2010年,货物贸易进口接近1.4万亿美元,占全球的1/10。过去离普通百姓十分遥远的国际大品牌,已经把门店开到了你我的家门口。
入世后,越来越多的国外商品在进入中国的同时,也刺激国内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现在,无论在农贸市场、家电商场还是大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综合商城里,各种产品应有尽有,不同品牌任由消费者选择。
记者感言:
入世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琳琅满目的各国商品,还为国内企业开辟了学习窗口。随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国内消费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接轨更加紧密,商品越来越丰富,原来的“稀缺货”成了“必需品”,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真的“步步高”了。
价格更实惠
小汽车不再是奢侈品
■本报记者 陆娅楠
“真没想到,当年买一辆桑塔纳的钱,现在都能买宝马了!”今年冬天,销售宝马汽车的4S店给北京市民潘杰报价,说宝马318i只要21万元。而潘杰清楚地记得,十几年前的一个冬天,邻居花近20万元买回一辆“普桑”,车子开进胡同时,街坊们就像迎新娘子一样,全跑出来围观。“那时小汽车可是奢侈品,不是谁想有就能有的。要不是入世,普通人家哪里买得起车啊!”
潘杰回忆,当年“普桑”已经降价到12万元,尽管如此,周围同事都在热议“普桑”能否降到10万元以内,谁想如今它只卖6万多元了。潘杰说,“我记得2002年以后,车价一路下降!”
入世以来,中国汽车关税从三位数降至目前平均13.4%。关税大幅下调使购车成本大幅降低,并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逐步走向汽车社会。统计显示,2010年底,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私家车13.1辆,比2001年增长了近21倍。
潘杰所在小区的车位早已“一位难求”,不仅宝来、奇瑞这样的中低档轿车十分寻常,奥迪、奔驰这样的高级轿车也屡见不鲜了。“实惠的价格让老百姓能‘开上车、开好车’。咱能迈进汽车时代,还真托了入世的福呢!”
记者感言:
有竞争就有压力,有开放就有动力。入世后,关税大幅降低,进口商品频频降价,国内产业在外来竞争者的挑战下加快升级、提高品质。汽车、高级音响等原先高高在上的“奢侈品”放下身段,走进了千家万户。入世,让消费者也成了“大赢家”。
消费更现代
商场“搬”到了家里面
■本报记者 陈仁泽
“这款洗衣机适合老年人用吗?”
“亲,正合适,它的最大容量是5.5公斤,还带烘干功能,非常超值。”
11月29日上午,家住北京海淀区牡丹园小区的许先生坐在电脑旁,熟练地在网上商城搜寻着商品。“父母家的洗衣机已经用了十多年,我准备买一台新的送给他们。”
经过一番比较,许先生最终选择了一款价值2800元的滚筒洗衣机,点击购买、网上付款、填写送货地址,不到10分钟,购买手续就完成了,成交价比实体店还便宜200多元。
第二天上午,洗衣机送到了许先生父母家,安装人员很快完成了组装调试,并把相关功能向老人讲解清楚。
“这样的消费方式以前根本无法想象。”许先生至今还记得,十多年前他陪父母买洗衣机,去的是王府井、西单的大商场,一家人来来回回逛了好半天,才左挑右选将就买下了一台,“货还是等了好几天才给送到家的,也没人指导如何使用。”
入世后,商业领域加快开放,在许先生家周围,家乐福、沃尔玛、物美等大型中外资超市纷纷开张,免费班车开到小区门口。流通方式也更加多样,网购成了许先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坐在家里,点点鼠标就能轻松购物,既便捷又便宜,而且种类也特别多,就像把大商场搬到了家里边一样。”他说。
记者感言:
入世后,外资零售企业“抢滩”中国,刺激国内商业深化改革、提升管理、改进服务。在中外零售企业的竞争互动和紧密合作下,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现代化的流通方式和商业模式迅速推进,人们购物更方便、消费更轻松,享受到更舒适的消费体验。
出国更寻常
普通人也能畅游天下
■本报记者 王 珂
走出国门体验异国风情、欣赏他乡美景……入世十年来,国内游客感受到开放带来的方便和实惠。
“十年前,很难想象我这样的老人能够出国;而十年后,我已经走了泰国、马来西亚、日本、法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我准备在下一个十年,走向南美,走进非洲。”山东退休职工王大伯谈起他的旅游经历就兴奋。
入世十年来,面向中国开放的旅游目的地由十年前的17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现在的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境游更加便利:十年前基本只能选择参团,而今,老百姓可以随时申请护照,成熟的出境游目的地出现散客化趋势,自由行蓬勃发展。旅游项目精彩纷呈:十年前,出境旅游基本是单一的景点观光,而今,深度旅游、主题旅游、休闲度假游等层出不穷……
“十年变迁,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可以用‘日新月异、今非昔比’来形容。”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高志权说,从带现金到带信用卡,从凑热闹到品文化,人们的旅游方式更加摩登,旅游观念与世界接轨。2010年,经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的总人数由2001年的370万人次增长到1664万人次,增长了近4倍。
记者感言:
出境游市场发生的变化,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入世更是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入世加快旅游市场开放,强化了市场竞争。旅游目的地更多、办理手续更简单……普通人跨出国门看世界的脚步越来越轻盈。
未来篇:十年打拼再出发
十年一剑锋自砺。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不再是当初的角色。站在新的起点,迎着未来朝阳,中国应在“竞争力”、“话语权”、“走出去”这三大关键词上多下功夫,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的竞争能力、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的能力和在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
浙江温州日丰打火机公司花大力气改造生产线
不创新就会“挨打”
■王慧敏 冯益华
“利润越来越薄,压力大。”浙江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发静(微博)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这几年来一直不轻松。
日丰公司是温州打火机行业的龙头企业,其95%的产品销往国外。金融危机使日丰受到极大影响。“欧美发达国家提出了新的市场准入要求,我们措手不及,订单一下子少了六成。”
屋漏偏逢连夜雨。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提升等因素影响,打火机行业利润率从原来的10%—15%压缩到只有3%—5%。
“不给自己鼓鼓劲儿不行了。”黄发静说,从去年开始,日丰花大力气改造生产线,并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今年初,日丰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的检测中心,严格执行国际标准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努力开拓日本、俄罗斯、中东等地的新市场。
对于企业的未来,黄发静表示,希望在于创新:“不努力创新,还会不断‘挨打’。打火机是个小商品,但外观可以非常新颖,例如以前调节火焰的部位都在下面,现在可以方便地在外面调节。有了创新,产品的利润是普通打火机的几倍。创新,才能给我们带来希望,做大做强。”
关键词 竞争力
专家点评
史晋川(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日丰面临的境况在中小企业非常具有代表性。它启示我们,中国的企业在世界市场要有竞争力,就不能因循守旧,停留在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而是要努力自主创新,通过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走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从更高的层面看,说明我国应着力提高外贸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从低成本、低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优势转变,加速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江苏昆山等地紧固件企业手握世贸规则应对摩擦
从“防守”到“反击”
■本报记者 申琳
2011年7月15日,世贸组织发布最终裁定结果,认定欧盟2009年针对中国紧固件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基础违背了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的规定,应该撤销反倾销令。
“欧盟市场再次打开,预计将至少为我们公司拿回每年1亿元的欧盟订单。”江苏昆山诚和标准件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志和欣喜不已。
螺丝、螺钉、螺帽等产品,统称为“紧固件”。2007年,欧盟委员会立案对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碳钢紧固件进行反倾销调查。在长达4年的反倾销贸易纷争中,昆山诚和标准件有限公司是欧盟全程核查的两家企业之一。
2009年1月,欧盟决定对中国出口的部分碳钢紧固件征收26.5%至85%的反倾销税。2009年7月,中国政府对此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
中国企业决定手握世贸组织规则应战。欧盟《反倾销基本条例》规定,来自中国的产品不执行单独税率,而是统一给出反倾销税率,这是欧盟向中国紧固件企业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的法律基础。而世贸组织规则要求,必须对每一个出口商计算出单独的税率,征收特定的反倾销税,不允许笼统给出反倾销税率。
掌握这一规则后,中国企业进行申诉,终于迎来好消息:世贸组织专家组发布裁决报告,支持中国的主张。
关键词 话语权
专家点评
张为付(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
我国企业在应对国外一起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逐步从“被动防守”向“主动反击”转变,表明企业对国际经济法、WTO规则的学习、熟悉、掌握、运用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下一步应提高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能力,掌握更多话语权,使“入世红利”最大化。
与中国入世“同岁”的中铝公司继续瞄准“国际化”
去海外大展身手
■本报记者 王 炜
近年来,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舞台上,中铝一直是耀眼的明星。2008年入股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并成为第一大股东,成功开发秘鲁特罗莫克铜矿……中铝在海外资源收购、开发中屡屡有大手笔,引起全世界瞩目。
入世十周年,恰好是中国铝业公司成立十周年。中铝2001年刚刚组建时资产358亿元、销售收入182亿元,如今资产总额4000亿元、销售收入近2000亿元——十年间再造了十个中铝。中铝以超过1200亿元的海外资产规模,位列中国跨国企业第8位。在《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最新排名中,中铝连续第四次入围,并跃居第330位。
“如果没有入世,无论是企业规模的增长还是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都是难以想象的。”中铝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熊维平告诉记者,中铝确立了“建设最具成长性的世界一流矿业公司”战略目标,国际化蓝图是其核心:到2020年,综合实力进入世界一流矿业公司前五强,海外资产达到30%。
“未来十年,我们要在海外再造一个中铝!”熊维平说。
关键词 走出去
专家点评
徐翌成(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
入世之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极少。入世以后,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带动了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增强了企业实力,为“走出去”打下了经济基础。更重要的是,入世为我国企业创造了与国际一流企业平等对话、同台竞技的环境。凭借入世十年来创造的良好环境和基础,今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会更快,涉及的领域会更广,配置全球优势资源的能力也会更强,前景值得期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