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公路累计债务7593亿;北京去年利润近4亿;年底前整改不合理收费
本报讯 全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第一阶段摸底调查已于8月底结束,按照要求,各地摸底情况近期将对外公布。截至昨日,至少已有北京、上海、山东等12省份公布了收费公路摸底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12省份收费公路累计债务余额7593.5亿元。收费公路去年收费额1025.7亿元。
重庆公布内容最详细
通过查询,10月13日至15日,至少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安徽、江苏、山东、辽宁、贵州、云南、湖南、宁夏等12省份公布了摸底结果。
12省份公布的内容主要有《收费公路信息公开表》和《收费公路主线站点分布图》两项。《收费公路信息公开表》包括收费公路里程、主线收费站、投资情况、债务情况以及2010年度经营情况几个大项。
其中,“收费公路里程”列明了政府还贷公路和经营性公路各有多少。“投资情况”包括累计投资总额、银行贷款总额、其他债务总额。“债务情况”包括累计债务余额、银行贷款余额、其他债务余额。
“2010年度经营情况”包括收费额、还贷额、养护支出、运营管理支出、税费支出、折旧或摊销及其他支出。
所有公布的省区市里,重庆还公布了“收费公路项目汇总表”,详细列了27个收费项目名称、管理或经营单位、收费项目起止点、建成通车时间、批准收费起止时间、收费里程等。
12省份债务均超百亿
债务一项,12省份均在百亿以上。其中,江苏最高,累计债务余额1338.1068亿元,宁夏最低,累计债务余额为147.4987亿元。
9月1日—12月31日,全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进入自查自纠阶段。各地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现有收费公路、收费期限、收费标准、收费站(点)和收费行为逐一进行审核。对审核发现的各类违规及不合理收费行为、收费项目及收费站(点),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并抓好整改落实。
■ 分析
【公路里程】
经营性公路占绝大多数
从目前12省市区公布的收费公路里程来看,山东、云南、江苏居前三,分别是8963.86公里,7334.376公里和6861公里。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的收费公路均在1000公里以下,在通车公路总里程所占比例分别为3.87%、6%和6.669%。
从公路性质看,大部分省份收费公路中经营性公路占较大比例。如天津、重庆的收费公路均为经营性公路,北京的政府还贷公路为52.8公里,经营性公路为763.5公里。安徽的政府还贷公路为86.729公里,经营性公路为3327.165。相对而言,经营性公路的收费期限更长。
只有辽宁和宁夏的收费公路全为政府还贷公路。
【债务情况】
收费公路总体债务风险可控
在收费公路累计债务余额上,江苏、云南、山东都超过了1000亿,其中江苏为1338.1亿元,云南为1115.3亿元,山东1080.5亿元。这三个省收费公路里程数排前三。宁夏最低,累计债务余额为147.4亿元。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说,目前全国公路建设的总规模一年是1万亿元,但是财政性投入只是1800亿元,有很大的缺口。这些财政性投资大部分用于修建农村公路等不收费公路,像高速公路就基本交给银行贷款或企业来修。目前各地公布的债务情况总体看基本属实。
经计算,12省份收费公路累计债务余额达7593.5亿元。这是否存债务风险?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此前曾表示,现在收费公路总体处在还息阶段,总体债务风险是可控的。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如果没有特殊政策,这些钱20年都还不完。比如北京,去年还贷20.6亿元,但其中贷款本金只有0.5亿元,偿还利息20.1亿元。
张柱庭说,部分省份负债高有几方面原因,比如山东,公路里程多负债也多。还有的地处高原,自然条件不好,建路成本高,像云南。
张柱庭认为,如果政策保持稳定,车流量呈上升趋势,这些债务应该还在可控范围内。早期修的路确实有盈利过多的情况,但不是全局的情况。而且从短期看,收费还会存在。
【经营情况】
亏损多或因还贷利息高
尽管去年这12个省区市收费公路收费额达到了1025.7亿元,但在扣除还贷额、养护支出、运营管理支出、税费支出、折旧或摊销及其他支出后,还是“入不敷出”,且缺口较大。
2010年度经营情况,只有北京利润是正数,不到4亿元,其他多数亏损10亿以上,山东更是亏损87亿元。
辽宁的利润为0,是因为将2010年收入扣除相应支出后还剩14亿元,用作新建高速公路资本金,纳入了“其他支出”中。
对此,叶青表示,各省份的亏损是在扣除成本之后,亏损多可能是由于还贷的利息太高造成。像北京因为修的高速公路并不多,亏得不多。而像山东,因为公路里程长,养护、管理成本也高,所以亏得多。
■ 声音
“十二五”时期,要统筹发展以普通公路为主的非收费公路和以高速公路为主的低收费、高效率收费公路体系。严格控制收费公路发展规模与范围,完善收费定价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开收费与运营情况。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近日,李盛霖在《求是》杂志撰文作如上表示)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汤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