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0日 18:37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正处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

  郑雄伟

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图为今年“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上的中国商飞C919展台。
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首届世界产业领袖大会近日在吉林省举行。中外政界、经济界和学术界高层人士以“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下的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为国际经济领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深化产业分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全球经济结构进入到一个新的调整时期。

  面对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正处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

  主体多元  自我修复

  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新特点

  21世纪以来,资本、技术、劳务、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快速流动,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各国为了尽快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阴 影,纷纷采取经济政策和行政手段等措施来调整并优化本国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等在内的经济结构,使其进一步 合理化,适应各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一场新的经济结构调整,该调整呈现出以下四大新特点:

  1. 经济结构调整主体多元化,发展中国家表现抢眼

  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欧美发达国家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不断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依托本国对资源的投资和不断提高的自 身发展能力,逐步进入经济增长期。中东国家依靠石油收入和贸易顺差,加大了本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多的劳动人口提供长期稳定的工作机会。非洲地区正在 经历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强劲的经济增长。拉美国家通过削减公共支出、减少财政赤字、降低利率,鼓励私人投资,实现了经济稳步增长。作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 国家的杰出代表,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正积极参与到全球科技与产业转移过程中。

  2.出现产品价值链分工和要素分工并存的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程度增加,传统意义上以商品贸易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格局正被打破,国际分工逐步深入到了企业内部,分工方式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部 产品分工和要素分工延伸,呈现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产品分工和要素分工并存的新模式。这主要表现在:一、产业内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内贸易重要性日益突 出。二、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微观主体。在国际分工新模式中,跨国公司扮演着全球生产和交换的“组织者”角色。全球价值链的推动者主要是行业中处于 领导地位的大跨国公司。三、产品价值链分工导致生产的“分节化”,改变了资源配置方式。产品不同生产环节可以在不同国家进行,这改变了产品生产只能在一个 国家或地区内生产的传统方式。

  3. 国际直接投资地区、行业间分配不均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1年世界 投资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上升5%,但是在不同区域、部门以及模式上仍旧表现出不均衡发展的状况。今年流入东亚和东南 亚的外国直接投资猛增34%;非洲、南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流入量却持续下降。服务业领域在FDI方面2010年依然表现不振,但流入制造业的外 资有所复苏,其项目数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项目数的近一半。此外,生产性服务业跨国转移成为新一轮国际投资的突出特征。世界跨国公司向服务业转型步伐不断 加快,目前世界500强中一半以上为服务业跨国公司,其中制造业相当一部分收入也是依靠服务业。

  4. 后危机时代下各国纷纷加快国际产业转移

  各发达国家逐渐意识到只有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才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率先走出 危机,从而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服务外包业务有所下降,国际服务外包产业逐渐向人才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 中国家转移;而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认识到服务外包在经济促进方面的巨大潜力,正积极主动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转移。

  国际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结构出现了失衡。美国作为第一大经济实体,其经济比重会在世界范围内缩小,而新兴经济体和主要石油生产国则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全球经济结构的再次调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实际上是对世界经济的一次“自我修复”过程。

  层级更高  规模更大

  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新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各经济体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国际产业转移也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11个新趋势。

  1. 国际技术双向转移更明显

  随着高技术含量的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以及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发展本国经济,因而国际技术发展呈现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技术转移供给 多元化的特点,决定了技术转移在国家之间甚至地区与行业之间的流动从单项转移发展成为双向转移。技术的双向转移、优势互补、相互储存,已成为当今世界技术 转移的必然趋势。双向技术转移不仅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技术贸易、交流和技术合作,还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共同成长起来的相互技术转移。

  2. 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更多

  随着各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在产业升级的同时将原有传统产业转移到更低产业梯度的国家。国际产业转移已不再局限于发达 国家,既有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向外进行产业转移,也有韩国、新加坡等新兴经济体的产业外移。新兴经济体在国际产业转移链中往往身兼产业承接方与产业转移 方两种角色。由于世界传统制造业成本条件的变化,将呈现从发展中国家再向后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态势,传统制造业也将呈现出产业向外再次转出的趋势。此外,随 着国际产业转移规模和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跨国公司扩充了以往单纯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业务,将转移的范围延伸至开发、设计、销售、服务等一系列环节,跨国 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微观主体。

  3. 国际产业转移的层级更高

  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的同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某些资本、技术密集产品的生产,甚至开始向少数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技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某个工序。国际产业转移已进入技术密集 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并存的阶段。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多地考虑产业转移承接国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一些公司开始 把部分研发工作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如微软公司、IBM公司等相继在中国设立研究院。

  4. 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更大

  伴 随经济全球化和投资、生产国际化加快的潮流,跨国直接投资的总量不断扩大。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24万亿美元,跨国投资的势头不可阻挡。发 达国家为赢得全球竞争优势,进一步加速了国际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也不甘落后,为实现赶超战略,也进一步扩大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有 利机遇,加速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在规模扩大过程中,中国中西部地区日渐成为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的新舞台。中国中西部地区在国家战略指引下,通过政府引导 和投资环境改善,不断吸引国外直接投资。2008年,中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发展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8%,西部地区更是高出56%,中西部地区在国 际产业转移中具有巨大潜力。

  5. 国际产业转移的周期更短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各国产业升级步 伐加快,国际产业转移进程加速,产业转移的周期也大为缩短。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但是后来的三次大范围的国际产业转 移都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比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周期明显缩短。近年来,以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软件和系统集成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 异。传统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开始向集工业化、信息化于一体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化,各国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速,促使国际产业转移速度进一步加快,周期进一步缩 短。

  6. 国际产业转移的目标更加满足新兴经济体市场需求

  21世纪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债务型经济以及超前消 费,带动全球进入新一轮快速经济增长。但在这种消费增长模式下形成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是发达国家把世界作为制造工厂,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 零部件的加工制造网络,自己负责产品的总装与营销。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超前消费力量减弱,使得世界加工能力过剩。各国纷纷担心本国消费能力被外国占 领,占领并扩展消费市场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具有庞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规模,因此在市场引导下,国际产业转移将日益 满足新兴经济体的消费市场需求。

  7. 国际产业转移途径更突出获取技术和科研成果

  技术是发达国家能够取得比较利益、 超额利润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利用本国技术优势,来获取合作国家的自然资源、人才资源,从而促进本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 重塑竞争优势、走出危机的根本手段。一方面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从而保证了科技创新战略实施。2009年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预算分别增加了 3%、1.1%和8%;另一方面,通过获取和利用技术为特点,加快产业转移的速度,具有高新技术的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外资并购竞相追逐的热点。

  8. 新兴产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焦点

  为谋求把科技创新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竞争优势,世界各国都把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都确定了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虽然目前很多新兴产业还处于科技突破和推广应用的重要阶段,但是,世界围绕新兴产业的国际布局和争 夺已日趋激烈。各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世界经济战略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部署。

  9. 项目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主流

  随着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细化,特别是生产专业化和工序分工的发展,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控制并专注于研发、营销和服务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高端环 节,将非核心的生产、物流等活动,以项目外包方式分包给成本更低、具有专业能力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外包可能伴随着生产资本的直接投资,也可能仅通过外包合 同,以非股权方式将业务分解或把非核心业务转移。这种做法对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国而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国而言则可以带动国内工 业发展,并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主流。

  10. 服务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

  伴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迁移。目前,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已接近尾声,服务业逐渐成为产业转移的新热点。服务业跨国投资增长迅猛,尤 其是国际服务外包异军突起。服务业离岸外包和跨国转移势头迅猛发展,欧美一些企业相继把非核心的服务业务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又具备合格劳动力的国家和地 区。其中,金融、保险、咨询、管理和法律等专业服务更是成为产业转移的热点行业。

  11. 中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地的新重点

  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对国外投资有着巨大吸引力,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目前,中国吸引外商投资 额,高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首位,占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总额的1/4。美国有近90%的企业有在中国扩大投资的愿望,三成左右的跨国公司锁 定中国,将中国定为下一个投资目标。中国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承接国。 

  (作者为亚太总裁协会全球执行主席)

  >>链接

  四次浪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着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和渗透,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通常情况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通 过跨国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先后经历了四次较 大范围的转移浪潮,每一次都加速了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国的工业化进程:

  1.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上半叶

  18世纪 中叶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提高,使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及经济霸主。随着英国产业高度发展,国内产业 成本逐渐升高,市场容量矛盾日益突出,19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逐渐对外进行产业转移,开启了第一次国际性的科技与产业转移浪潮,输入国主要是法国、德国 等欧洲大陆国家及北美国家。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凭借其良好的自然资源,吸引了众多的英国工业企业到美投资,成为第一次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 国及最大受益者。美国借助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及技术基础,以及与此相关的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实现了经济崛起,不仅成为世界工业发展史上的 第二个“世界工厂”,更是超越了英国,成为新世纪世界经济霸主。 

  2. 20世纪50—60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爆 发,使得美国对其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德国,进行海外投资和资本、技术输出。德国、日本通过承接转移产业, 大大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工业产业的竞争力迅速提高。德国、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和新的“世界工厂”。

  3. 20世纪70—80年代

  产业转移发生的主要区域集中在东亚和部分拉美地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美国一起成为这一时期产业转移的主导国家。由日本所推动的东 亚地区产业转移,引领了东亚地区的“雁阵飞翔”,催生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奇迹。这些国家和地区获得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的契机,逐步实现了由进 口替代型产业向出口加工产业的过渡,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4. 20世纪90年代至今

  由于产业转移的输出 地、输入地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具有了新的特征。在这一阶段,美、日、德等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将产业结构重心 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把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亚洲新兴经济体承接了美、日、德等国家转 移出来的重化工业和微电子等高科技产业,并且把部分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带动了这些国家经济 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其工业化进程。中国内地成为了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 

  本版图片均来自人民图片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