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维迎:政策不改变 中国经济将是一条死胡同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5日 13:47  新浪财经微博

  权静:如果再往后说的话,您刚才谈到了,从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凯恩斯主义延迟了危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倒退,甚至恶化了结构性的问题,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最终会怎么样?

  张维迎:那会是死胡同,如果我们持续这样走下去的话,那么我们的经济就会越来越萎缩,我说的“萎缩”是量上,就是增加的速度、质量,我们增加的质量就会越来越差,我们未来的增长靠什么?要靠创新。创新靠什么?靠企业家,靠竞争,不是靠政府,我们不可能靠政府来搞出创新来,尤其我们现在要谈的一点,在中国目前国际贸易、出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未来怎么办?现在有一种说法,我们要所谓的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是一个误导性的概念,因为扩大内需了,它好像就是宏观经济问题,怎么用扩大内需,用货币政策,用财政政策、家电下乡给予补贴,利率政策,鼓励投资,这是非常非常误导性的,我们真正用的是开发国内市场。用英文词讲,我们应该注意Homemarket,国内市场的开发是最重要的。

  这个开发市场就不可能靠货币政策,而且有时候扩展性的货币政策恰恰阻碍了市场的开发,人家东西很好卖,你的货币像发大水一样,所有东西都漂起来了,产品都很好卖,谁去创新?没人创新。所以中国经济真正的转型,包括怎么很好地利用开发国内市场,而恰恰我们现在做的这些政策与这个背道而驰,尤其“国进民退”之后现在越来越多的私人民营企业家感到不安全,所以现在移民的人越来越多,他哪有心思真正地去开发市场。

  我们去浙江、广东看一下,原来一些浙江的企业做制造业,他现在说赚钱太难了,干毛巾像拧水一样,所以他现在就开始退出制造业,开始和政府搞关系,试图和国有企业合作来谋取利益,就是他本来应该用市场的逻辑赚钱,像浙江的,现在也开始想办法用强盗的逻辑去赚钱。强盗的逻辑,你赚了,别人就损失了,这是个财富分配。如果这种政策继续下去的话,中国经济是没前途的,中国经济真正的前途就在于重新回到改革的道路上来,重新让市场发挥作用,约束政府的权力,减少国有企业的规模,然后让民营企业家、私人企业家更有信心,让外资企业也同样平等地去参与这个竞争。那我觉得中国仍然还有很好的前途。

  我们中国为金融危机付出的代价可不仅仅是一个统计数字上的代价,我们付的最大代价是体制的代价,体制改革的倒退和心态。过去大家说什么问题,我们怎么去通过市场化解决它,金融危机之后很多人的心态改了,很多人一想问题就说市场现在不行了,都要依靠政府,所以现在再说改革好象不理直气壮,尤其我们政府部门好多名义上打着改革的旗号,实际干的都是反改革的勾当,包括新闻出版、文艺这些,现在到处建所谓整合集团公司,使得市场本来存在的竞争,国家政府给它垄断起来了。这是非常非常危险的。

  我不太愿意谈多这些,好比通货膨胀,下个月会是多少,我觉得这都不是很重要的,下个月它是6.0%还是7.0%不是很重要,我现在更担心的是,除了这些措施导致的体制的倒退,体制的倒退就是,本来过去三十年,我们从过去计划经济强盗的逻辑逐步走向市场的逻辑,过去几年我们发现慢慢又倒退,开始从已经实现的市场逻辑退回到强盗的逻辑,就是靠资源的掠夺,靠垄断去赚钱,靠特权去赚钱。尤其中国市场上出现一批“强盗企业”,他们横冲直撞,谁都阻止不住他,国有的或者有政府背景的公司,你做一个私人企业,他看上你了,他要收购你,你必须投降,你不投降他就闹得你破产。这样的事你去各地调查是非常多的。这就使得很多民营企业家感到很悲观。

  如果大家都这么悲观的话,我觉得未来的中国经济我们很难去悲观。当然,我们不是没有救,我仍然在呼吁,如果我们政府不以改革的心态解决问题,不以市场化的方式来处理现在面临的问题,那么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尤其过去十年积累的一些制度资产几乎快耗竭尽了,从80年代、90年代的改革,积累了好多制度性资产。这十年我们看起来增加很好,但是靠消耗的制度,而最近十年我们并没有做大的,新的制度变革,看起来经济高速增长,日子好过的时候,其实已经埋下了未来更大困难的“祸根”,这是我比较担心的。

  权静:您刚才说到“死胡同”让我们觉得印象非常深刻,也很震惊,如果还是沿着这个政策往前走的话,那会是一条死胡同,您觉得从现在的政策来看,有变化的迹象吗?

  张维迎:我觉得目前没有,我几次讲到,目前国家的经济类似于亚健康状态,看硬性指标好像都行,但是你真正要看软的那些东西,提不起劲儿来,大家觉得没有一个很有感召力的理念在吸引着我们。其实这个国家和人一样,不怕你有困难,而是你有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80年代、90年代有时候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但是大家集思广益出的一些东西然后出台了,它可能很快就会解决。

  积极的例子有两个我特别喜欢举的。文化革命,我们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都没吃的,就一个包产到户开始,中国的粮食就过剩了,这不是货币政策。1992年,中国经济也处于最低谷,1991年中国的GDP增加只有3.4%,是30年来最低的,但邓小平南巡讲话就给人自由,经济很快就恢复起来。这些听起来是一些很软的,甚至是虚无缥缈的,但我觉得它真的重要,就是一个好的政府就是给人民充分的自由,让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地发挥,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相信通过市场的竞争,人的聪明才智,自然会创造这些财富来。在那个情况下,即使你有一些困难,大家说我跌到了可以爬起来,所以他就充满一种信心。现在我们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政府可以直接操纵的手段上,它的效果适得其反。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报道: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