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拟建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9日 07:37  东方早报

  周小川昨在英国称将和英方合作,并解决可能产生的金融稳定风险

  早报记者 是冬冬

  7日抵达英国伦敦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昨日开始出访英国的首个最重要活动——与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共同主持第四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

  据新华社的报道,王岐山与奥斯本“就宏观经济、金融、贸易与投资等多项重要议题交换了意见”。而综观其他媒体的报道,当天活动最大的亮点或许在于“人民币”。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英国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对伦敦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之一抱有强烈兴趣,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则对此证实,并表示欢迎。

  如果纯粹从王岐山当天的发言稿来看,和此前市场预期的一样,王岐山和奥斯本主要讨论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王岐山再次表示“中国对欧洲经济和欧元抱有信心”,此外双方重点讨论了中英之间的贸易和投资。

  英国对人民币很感兴趣

  从昨日所有关于王岐山访英的报道来看,人民币成为一个出人意料受关注的话题。

  英国金融时报当天会前发出的一篇报道标题就是“预期中国将支持英国开展人民币交易”。上述报道援引英国官员的话说,预计中国会支持私营部门对于在伦敦发展人民币交易的兴趣。

  同一天,奥斯本也在国内一财经媒体上撰文称“伦敦可以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香港是中国主要的离岸人民币中心,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在过去一年内大幅攀升,路透社称,到今年年底香港人民币存款将达到总存款规模的10%。

  而至昨日晚间,随王岐山参加当天会议的周小川终于针对人民币问题正式发声。

  周小川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证实,在第四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伦敦金融城的业界和私人部门表达了要利用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的意愿。中国人民银行会与英方合作,支持未来该市场的发展并解决可能产生的金融稳定风险。

  但周小川同时表示,“将努力发展和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但主要是尊重市场选择”。

  对于在伦敦和中国香港同时发展离岸市场,周小川认为在伦敦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不会对香港产生影响,因为香港有特殊的优势,距离中国内地和亚洲市场很近。

  人民币自由兑换

  暂无时间表

  有意思的是,据彭博社报道,昨日会上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大卫还爆出关于人民币的猛料。大卫7日表示,在数周前的一次会议中,中国官员曾告诉欧盟商会人民币将在2015年实现“完全兑换”。

  新华社关于周小川的稿件中没有提及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问题,但路透社昨日晚间最新报道刊发了周小川的回应。周小川称,“中国已经公布了人民币计划,到目前为止,该计划没有确切的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的时间表。”

  对于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的问题(编注:曾有欧洲国家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纳入SDR的前提),新华社的报道则称,“周小川认为中方对这一进程并不着急。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以及复苏中遇到很多问题,使很多人意识到原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有缺陷,需要改革,中国欢迎有关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讨论。他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货币将比以前更加强大,迟早有一天人民币会被放入特别提款权”。

  中国“瞄准”英国基建工程

  除人民币问题,中英两国昨日对话的最大看点显然是贸易。

  在当天对话的开幕致词中,王岐山说,双方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经贸、投资、金融、科技、旅游等各领域合作,在基础设施、高端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打造新的合作亮点,努力实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

  英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及贸易政策参赞邓肯·斯巴克斯此前就曾透露说,英国政府将进一步提出更多吸引来自中国的投资的愿望,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英国金融时报昨日则报道说,中英双方将签署一份基础设施合作谅解备忘录,提高中国投资英国项目的可能性,英国官员表示该备忘录十分重要,因为它向中国监管机构说明,未来可以放行此类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此次随同王岐山访英,英国金融时报称这个迹象表明中国可能正在英国物色新的投资。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另据新华社报道,王岐山昨日还谈及当前宏观经济。王岐山称,世界经济形势极为复杂和不确定,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十分严峻,美国就业和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日本经济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通胀压力加大。

  王岐山认为,确保经济金融稳定,推动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是各国面临的首要任务。

  对于欧债危机,王岐山再次表示力挺,但也强调“解决欧债危机,需要欧盟特别是欧元区国家对有效的救助措施达成共识,协调配合,尽快付诸实施。”

  王岐山还称,中英应就事关两国经济的重大问题交流信息,加强沟通。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