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8月25日电(记者王衡)2011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正在甘肃兰州举行,著名机器人专家、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孙增圻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机器人在我国工业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孙增圻也是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业委员会主任。他告诉记者,机器人研究涉及电子信息、通讯网络、装备制造、工控、人机交互、传感与视觉、定位导航、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等前沿技术领域,因而受到各国高度重视,纷纷投入巨资研发。我国机器人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晚了约20年。但随着我国对机器人投入力度的加大,在机器人研究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已经差距不大,这一差距主要表现在应用上。
孙增圻介绍,机器人从诞生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广泛介入工业生产、助老助残、抗灾救援、医疗服务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装配、焊接、搬运等各个环节都有机器人忙碌的“身影”。在美国、日本等机器人研究、应用发达国家,只要能取代人工的工业领域,机器人都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改善了劳动生产条件。
而在我国,除了汽车制造以及一些生产环境恶劣的领域外,机器人还远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机器人在我国工业中应用前景广阔。
孙增圻说,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劳动力成本正在逐年升高,这就使得工业企业使用机器人的积极性增高。而高昂的劳动力成本正是发达国家广泛应用机器人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