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业内预测新一轮限购令月底或启动 门槛仍较低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9日 07:10  南方都市报

  哪些二三线城市将限购?

  业内预测新一轮限购令本月底或启动,限购标准如何量化尚待明确

  南都讯 17日住建部公布对各地列入新增限购城市名单的5项建议标准,符合其中两项以上的城市建议列入新增城市名单。业内认为,此举预示着“限购令”范围将扩大至部分二、三线城市,房地产调控短期内不会放松,市场正在酝酿新的变数。据业内预测,此轮限购城市估计将新增30个左右。

  将压制“金九银十”楼市反弹

  据统计,国家统计局监控的70个大中城市中有39个已出台限购令。7月份最新数据显示,限购最严的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全面停涨,平均同比涨幅为4.1%。所有限购的39个城市,平均环比涨幅为0.05%,平均同比涨幅为4.36%。非限购的31个城市,平均环比涨幅为0.14%,平均同比涨幅为4.75%。70市中,新建商品房价环比涨幅超过4%、上涨过快的全部为非限购城市。同比涨幅超过5%的29个城市中,除广州外,限购城市为14个,非限购城市为14个。这其中,限购城市也大部分为执行力度不大的城市。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限购依然是目前有效的楼市调控手段,二、三线城市限购令若在8月底前出台,首先会压制可能出现的楼市“金九银十”反弹,随后二、三线城市很可能会步一线城市“量价齐跌”的后尘。

  由于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有观点认为限购或影响二、三线城市经济。对此,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认为,由于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能在很大程度上冲抵商品住宅投资的波动,二、三线城市限购短期内对相关产业和经济的影响不会太大。

  专家称新限购令门槛仍较低

  也有业内人士对限购“扩编”政策出台的五个标准的量化过程表示担忧,如何界定哪些城市应该实行限购,或许将延迟新限购城市名单的出台。陈国强认为,最后会不会是30个以上城市纳入新名单,目前还不确定。因为标准并未确定房价具体涨幅多大会限购。“排名靠前,到底是前几名会限购?”他称,从此标准可看出住建部房价调控的决心,但门槛仍然较低,应该满足其中一条标准就限购,并进一步量化每一条标准。

  标准1

  新建住房价格指数同比增幅或1至6月新建住房价格指数月环比增幅较高、排名靠前的。

  【分析】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超过5%的未限购城市有14个:丹东涨幅9.0%、秦皇岛涨8.3%、洛阳涨8.3%、岳阳涨8 .0%、牡丹江涨7 .5%、韶关涨6.7%、遵义涨6.4%、常德涨6.3%、襄阳涨6.2%、桂林涨6.2%、吉林涨5.7%、重庆5.7%、烟台涨5.0%和惠州涨5.2%。

  70个大中城市中,环比涨幅超过4%的城市有6个,即泸州涨8.0%、南充涨6.0%、大理涨5.0%、岳阳涨5.0%、韶关涨4.0%、宜昌涨5.0%,全部为非限购城市。

  标准2

  6月新建商品住房均价比去年年底涨幅超过或者接近全年房价控制目标的。

  【分析】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称,目前来看虽然没有明确的指数标准,但全国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同比去年底的价格均有较明显上涨,其中部分城市上涨幅度较高。涨幅较高的二、三线城市数量可能接近20个。

  标准3

  1至6月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量同比增幅较高的

  【分析】据链家地产统计,秦皇岛、哈尔滨、徐州、济宁、银川、潍坊、北海、柳州等17个城市今年上半年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涨幅在20%以上。

  据中原地产统计,50个未限购二、三线城市中,今年上半年有26个城市的住宅成交量同比出现上升,持平的为11个,下滑的仅13个。同比下滑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和江西,而其余12个有出台限购令的省(市)的成交量均出现上升或持平。

  标准4    

  位于已限购区域中心城市周边,外地购房比例较高的。

  【分析】据中原地产统计,未限购城市中最少有14个城市外地人购房比重超过20%,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旅游景观的城市,如海南文昌、山东威海;另一类是受益于大城市挤出效应的城市,如河北的燕郊、廊坊,广东的中山、东莞。

  存在房价上涨过快、调控政策执行不严格等突出问题,社会反映强烈的。

  【分析】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称,此条标准不能量化。

  猜想

  东莞惠州韶关

  都可能“入围”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17日公布了5条新增限购城市名单建议标准,并指出,符合上述条件较多的即2条以上的城市,建议列入新增限购城市名单。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具体标准进行适当修改。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和专业机构统计数据分析,哪些城市最可能列入新增限购名单?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