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行口风未变 稳物价放首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5日 00:15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杨井鑫 发自北京

  预期CPI见顶回落,央行货币政策将因此放松的人可能要失望了。

  8月12日,央行在其发布的《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从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的部分表述来看,定稿应该最早在8月5日,因为其中还提及8月5日标普下调美国评级。因此其中对物价的担心和对货币政策的表述应该是央行最近的态度。

  央行报告突出“稳健”两字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4926亿元,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4.7%,贷款与货币增速与往期相比均有小幅回落。

  分析人士认为,7月份信贷、货币增速继续放缓并进一步向常态回归,体现出我国稳健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为当前我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提供了有利的货币条件。

  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有意突出了“稳健”二字,让早前转向“宽松”的坊间传言落空。央行表示,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事实上,央行对上半年通胀的控制并没有达到预期,下半年依然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因此,在货币政策的定调上,稳健仍会是近期的主旋律。”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渣打银行全球研究经济师李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欧洲的经济形势仍不明朗,政府也处于观察期。“眼下,央行在政策的执行上不会突然 ‘改口’,一切可能会在情况明晰后,才会最终向公众公开。”

  调控工具更偏重利率、汇率

  对比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季度报告中的最大变化在于对政策工具运用的调整。

  根据一季度的报告表述,当时货币政策的核心任务是加强流动性管理,特别提到了准备金率工具,认为并不存在绝对上限,为其后的多次上调提供了依据。

  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央行强调,“要合理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多种政策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央行还称,将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总闸门。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合理安排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促进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合理运用利率等价格调控手段,调节资金需求和投资储蓄行为,管理通胀预期。

  “一季度,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依次为央行调控的三大工具。然而,在二季度,经过多次调控之后,利率、汇率将成为政策工具的重点,而公开市场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将有所减少。”某证券宏观分析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宏观政策的定调没有变化,但是在执行上可能会依据实际情况有所放松。

  央行在报告中指出,“在国内外经济基本面以及利差、预期汇兑收益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预计2011年下半年,我国仍将保持外汇资金净流入格局。”

  李炜表示,美国、欧洲的经济放缓,大量资金可能向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流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也有较大不确定性,外部输入性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不过,按照渣打银行的判断,下半年国内不会存在加息,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空间也不大。

  刘煜辉也认为,美国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非常大,但国内加息的空间不大,最多也就一两次。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认为,由于国际层面的影响,会让加息产生一些变数,从而增加了不确定性。

  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济学家、长江商学院教授周春生表示,7月CPI达到6.5%,创了今年新高,CPI基本见顶,但还是高出了调控目标。

  “央行的货币政策暂时没有松动迹象,不过央行也不会轻易采取货币政策紧缩措施。央行还在观察,如果CPI进一步提高,将会紧缩。央行最近采取紧缩措施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不过即使紧缩,也应该很温和,如果加息,应该只有0.25%的幅度。”周春生表示。

  周春生表示,热钱还会流入,人民币升值也在加快。全球金融不稳定,美国经济也受影响,美国评级遭调降,热钱流入中国的可能性增加。如果热钱流入进一步增加,央行有可能再调存准率,但是空间有限,要调也是温和的。

  “实际上,估计下半年的政策环境还是会有所放松,将表现在执行力度上。”李炜认为,可能新增信贷的控制会减弱,将重点调控的方向进行微调。

  “从报告分析,央行将对中小企业信贷有所倚重,这也是定向‘宽松’的唯一体现。”上述证券宏观分析师说,在政策总基调不变的前提下,当前政府更加关注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融资需求了。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