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国土地流标数激增 开发商观望土地财政紧张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2日 10:32  财经网

  8月9日,国土部网站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国土地流标数量达到353块,比去年同期增长242%。有迹象显示,各大房企都放缓了拿地的步伐。开发商的观望让土地财政感受到越来越严峻的压力。

  【《财经》综合报道】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8月9日,国土部网站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国土地流标数量达到353块,比去年同期增长242%。

  据国土部网站消息称,今年前7个月全国土地流标数量达到353块,比去年同期增长242%。其中7月份土地流标数达到61块,基本相当于1~2月流标数的总和。

  国土部网站引用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发布的第二季度CLI中地指数报告表示,第二季度,CLI综合指数上升至265.27点,较第一季度增长14.4%。在房地产用地供应增速回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作用下,土地市场竞争强度整体呈回落趋势,综合指数上行的驱动因子发生许多结构性变化,土地供应规模持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信贷投放平稳,拉动综合指数出现上行态势。

  报告还指出,反映工矿、居住和商服等用地实际交易价格变动和趋势的出让价格指数,由第一季度的298点回落到第二季度的258点,降幅为13.4%,由偏热状态回归正常的运行区间。第二季度商品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出让平均价款环比均呈现下降趋势,“高价地”现象得到明显遏制。

  一方面是土地流拍,另一方面,则是地方政府急于卖地的热度不减。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陆续步入推地高峰期之外,二、三线城市推地量更为惊人。

  供应量的增加,让过去曾经炙手可热的土地不再成为开发商眼中的“香饽饽”。有迹象显示,无论万科、保利等快速周转的开发商,还是富力、雅居乐等追求高毛利的企业,都放缓了拿地的步伐。开发商的观望让土地财政感受到越来越严峻的压力。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开发商按兵不动的原因,除了担忧宏观调控对资金链条的冲击外,还希望年底时地价有所松动,而这一趋势已呈现出苗头。

  中国指数研究院报告便显示,7月,全国130个城市住宅类用地平均溢价率为10%,较上月减少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8个百分点。1~7月,全国130个城市住宅类用地单月平均溢价率均低于去年同期,且保持平稳下降趋势。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