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蓝皮书:推进城镇化模式转变 走民生型城镇化道路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3日 19:58  中国网

  中国网8月3日讯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发布会暨城市民生高层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发布了2011年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蓝皮书提出,加快推进城镇化模式转变,走民生型城镇化道路。

  蓝皮书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城镇化走的是一条以农民工大量进城、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道路,这是一种典型的增长导向型城镇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城镇发展的典型路径是:大量投资进入,创造了为数众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工)进入;廉价劳动力与资本结合,推动生产力迅猛扩张,城镇规模快速膨胀。增长导向型城镇化模式,推动了生产要素在城镇的快速集聚,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

  同时,蓝皮书也指出,传统城镇化追求的是增长、扩张和城镇面貌的尽快变化,于是各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大行其道,浪费了财力、物力,挤压了民生资金投入,造成城镇“千城一面”,以及对地方特色、历史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的破坏。此外,增长导向型的城镇化还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农民工融入问题、失地农民问题、拆迁问题、城镇体系不合理问题等。转变城镇化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城镇化之路,是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要求。要从根本上解决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就必须逐步改变传统的增长导向型的城镇化模式,在城镇化过程中更加关注民生,走民生型城镇化道路。

  所谓民生型城镇化,就是以民生为根本导向的城镇化。民生型城镇化道路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的城镇化。民生型城镇化不单纯追求城镇化的速度,不单纯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推进城镇化进程,更关注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二是可持续的城镇化。民生型城镇化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具有可持续性的绿色城镇化。三是共享型的城镇化。民生型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区域协调的城镇化,民生型城镇化强调全民共建共享,城市原住民和新进城人口、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共享城镇化的文明成果。四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城镇化。民生型城镇化注重协调城镇化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努力实现城镇化进程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统一。五是以民为本的城镇化。居民的意志得到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保障。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已经从政策机制创新和实践推动两方面对民生型城镇化道路进行了探索。民生型城镇化道路的政策机制创新,主要体现在提升城镇化质量、提高征地补偿、规范拆迁行为、构建合理化城镇格局等方面。实践探索方面,主要体现在“新市民运动”在许多城市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诸多“和谐征地”、“和谐拆迁”的典型不断涌现,“宜居城市”建设在很多城市取得明显成效等方面。

  当然,中国对民生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政策机制创新多数停留在原则性层面,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还比较少;其次,民生型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只是在部分地区、部分城市取得了一定成效,尚未成为全社会普通的努力方向,许多地区、许多城市还沿袭着传统城镇化模式的思维方式;最后,尽管部分城市在民生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缺乏对民生型城镇化模式的系统设计和统筹安排。

  当前,加快推进城镇化模式转变,走民生型城镇化道路,就应当正确处理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创新拆迁征地模式,并将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201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发布会暨城市民生高层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记者 陈训迪)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