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经济寻求适速增长以利转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3日 19:2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13日电 题:中国经济寻求“适速增长”以利“转方式”

  新华社记者 查文晔 任沁沁 王建华

  中国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9.6%,其中二季度增长9.5%,增速比一季度有所放缓。分析人士表示,这表明中国经济正在寻求“适当速度的增长”,以给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营造宽松环境。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GDP为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放缓,但总体上看增速仍然较快,有所“减速”是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

  “目前经济发展态势正常,基本符合政策调控的预期。”他说。当前中国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国政府近期多次发出明确信号,表示要适当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一次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表示,要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目前正处于向下一个增长周期转换的调整期,有必要适当减速为此创造条件。

  “经济增速适当下调是正确的,中国不能一味依靠政策刺激维持高速增长。”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说。

  当前,中国宏观调控的首要关注点还是控制通胀,在调结构方面其实还有很多潜力可挖。

  “控通胀与调结构也面临‘两难’问题。例如对要素价格的调整,资源税、环境税的改革都应继续推进,但是为防止通胀形势加剧,要素价格调整方面的改革步伐被迫放缓。”张晓晶说。

  从长期来看,中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度要持续增强,从而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地方政府扩张的冲动仍很强烈,只要宏观调控的政策稍微松动,地方的投资冲动就将加剧其债务负担,从而累积金融风险。

  根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约为10.7万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6.71万亿元,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52.25%。

  对于下半年的经济走势,受访经济专家均表示,虽然面临种种风险,但中国下半年应继续保持偏紧的政策方向不变,当然,经济增速也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张晓晶认为,中国下半年的GDP增速会继续放缓,但全年增长率仍会超过9%。

  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特别是最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至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美国联邦政府公共债务风险上升。

  海关统计显示,上半年中国出口增速已连续四个月下滑,3月、4月、5月和6月中国出口增速分别为35.8%、29.9%、19.4%和17.9%。

  这也说明,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造成的外需疲软仍对中国出口造成明显负面影响,必须从长远考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减少投资出口依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中国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