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京沪高铁试运行情况向媒体开放,数十家中外媒体的记者登上列车。中新社发 富田 摄 |
京沪高铁“浮动”定价新机制 能否打开铁路市场化的大门
新华网上海6月28日电 (记者贾远琨、齐中熙)降低起点、随行就市是京沪高铁定价区别于以往开通的高铁的不同之处。降价5%能否吸引更多旅客,“浮动”定价能否成为铁路走向市场化管理和运营的新起点
从“铁板一块”到“浮动”定价
从武广高铁开通到沪宁、沪杭高铁开通,票价贵、“被高铁”的声音屡有所闻,尽管广大旅客质疑高铁定价“过高”,但高铁定价仍是“铁板一块”。
在外界对京沪高铁定价的猜测声中,铁道部宣布在京沪高铁降速的基础上对票价进行下调,降价幅度约为5%。
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全程票价二等座555元、一等座935元、商务座(包括观光座、一等包座)1750元;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全程票价二等座410元、一等座650元。
同济大学教授孙章认为,当前,普通列车的定价仍然保持在20世纪90年代的定价水平,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普通列车定价并没有上调。进入高铁时代,尽管高铁快捷、舒适吸引旅客,但高票价却令人望而却步。此次公布的京沪高铁定价考虑到了旅客反映的票价“过高”的问题,兼顾了铁路的企业属性和旅客的实际需求,应该说定价较为客观。
同时,铁道部表示,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后,京沪高铁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在运价政策范围内,对动车组列车实行票价“浮动”政策,让广大旅客获得更多实惠。低起点、宽幅度、定价灵活的特点,表明铁路在市场化运营、管理上迈进了一步。
吸引旅客不只是定价那么简单
尽管京沪高铁在降速的基础上降价5%,根据国内某网站统计,仍有70%以上的网民表示高铁票价高。要想吸引旅客,定价为何标准才合理
记者采访了解到,日本新干线的票价相当于同等线路机票的经济舱全价的80%至90%,并且打折比较少。尽管票价贵,但由于定位准确、相比于飞机准点,仍然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新干线基本上在单程4小时左右,4小时以上的线路就有部分旅客选择飞机,而4小时以下的短途,旅客则大多选择普通列车。多种交通工具各有分工,各得其所。
日本新干线是高铁运营的成功案例,与京沪高铁相似,东京至大阪的新干线拥有良好的经济土壤和社会需求支撑,沿线地区对日本GDP的贡献率为60%,人口占全国的2/3。而其灵活的市场化管理、定价的多样化是值得京沪高铁学习的。新干线出售相当于我国铁路“站票”的“自由席”,“自由席”的票价就比座位票便宜,这是一种打折手段,对我国高铁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在其他国家,高铁促销手段也十分灵活,推出周末票、月票、周票、老年票、学生票等多元化的车票设计,以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经常往返于北京和上海的陈进说:“如果京沪高铁也能推出类似于民航的常旅客,还可以积分之类的,我可能会更多地乘坐高铁。”借鉴国外经验,根据需求情况,随行就市调整价格,采取市场化的促销手段吸引旅客,才是留住旅客的有效手段。
从定价到管理 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高铁的盈利能力可以用上座率来检验,而要提高上座率,还要采取多种市场化的管理手段。孙章说,日本新干线,最贵的票价与最便宜的票价差别很大,就是为了满足不同需求的旅客,支付什么票价享受什么服务,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目前,在对客流进行估算的前提下,国内部分高铁线路正在调整运能、运量,根据需求变化,调整运力结构,减少空座率。针对平日与周末客流不同的特点,沪宁、沪杭高铁实行分号运行图,部分高铁列车将采取平日单组,周末重联的运行方式,保证旅客出行需求。这样既避免了平日资源浪费,又避免了周末运能不足。
价格杠杆也是充分利用铁路资源的调节手段。沪港、京港采取了灵活的打折措施以保证客流量,不仅满足市场需求,又起到吸引旅客的作用,是铁路市场化运营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