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宏观数据疑似提前“走光” 记者调查数据泄密门
在国家统计局将按计划于6月14日公布5月份中国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前,和以往一样,5月CPI等核心数据这之前已经在网络上频频疑似提前“走光”。
6月8日,路透社再次抢先发布我国经济数据,预测中国5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涨5.4%,将追平3月份创下的32个月高位,与此同时,网络上各位“经济学家”和各家投资机构乃至网民对于最新宏观经济数据的预测也热火朝天。
与此类似,彭博也在其终端上发布称,经济学家对宏观数据的预测值显示,5月份的中国CPI同比涨幅为5.5%。而根据“中国网事”记者掌握的数据,另有四家国内外证券机构对5月份的中国CPI同比涨幅预测也为5.5%,高达三家机构对5月PPI的预测为同比增长6.4%。
新浪微博上,证券市场资深分析师黄硕写道:“明日上午10时将公布的5月CPI似乎已经没有太大悬念——目前市场对于该数据的一致预期是5.5%,高于4月份的5.3%。”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市场“竞猜”宏观经济数据了,而以路透社为代表的外国媒体及相关机构对我国经济数据的预测准确度相当之高,堪比“章鱼哥”。2008年以来,路透社已经累计7次精准地“猜”对了我国的月度CPI数据。
中国的核心经济数据屡屡提前“走光”之后,统计局权威发布的公信力受到极大质疑。网民“Ni”认为,宏观经济数据屡屡“被猜中”,可见数据的保密乃至公信力都令人难以乐观。
记者调查
核心数据为何屡屡提前“走光”?
虽然此前传出“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的部分工作人员,已经因为泄露宏观经济数据相继离岗”消息仅仅涉及到国内部分宏观数据的泄密,但“中国网事”记者的调查显示,形形色色的经济数据甚至宏观决策泄露时有发生。
比如,一家国内知名券商负责宏观研究的研究员多次在国家统计局月度宏观数据公布的前一、两天,通过短信向“中国网事”记者详细告知了第二天将要公布的所有数据,虽然标明“传言”,但都与之后国家统计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丝毫不差。
这样的传言已经成为市场的一种习惯。每当数据发布前夕,各种传言开始在市场里散播,而这些传言的共同出处都是“消息人士”。
在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月份CPI的前一天,“中国网事”记者采访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的首席经济学家时得知:“之前传闻CPI同比增幅在5.2%,但是现在还有一个版本是4.9%,因为统计局调整了权重。”在第二天公布的统计数据中,1月份CPI与这位经济学家所说的传言完全吻合。
“中国网事”记者向多位提前提供数据的人士询问消息的出处,答案模棱两可:朋友、同学都有可能成为消息的来源。比如,一位曾经身为某知名大学金融学博士的某研究员,因为有供职于人民银行的同学,提供的数据也被认为更具有可信度。另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研究员、经济学家,更是能准确预测,甚至是提前获知经历过调整的数据。
除此之外,一些热衷于出席各个研讨会、投资策略会的“国字号”专家学者,有时也会在一些对媒体的闭门会议上不经意间透露一些政策信息或数据。
深度解读
严查“神算子” 切断泄露黑手
有关专家向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相关人员的职业操守建设和舆情监控,对屡屡命中的“神算子”予以调查,切断数据泄露的黑手。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微博 专栏)说:“以CPI为例,由于这一数据和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收益率密切相关,因此从事债券交易、研究的人员都会紧盯这一数据。大多时候,机构在正式数据公布之前,就会根据提前得知的消息布局市场,这也是众多机构、人员不惜代价提前获取数据的原因所在。”
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数据泄露在当前虚拟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会造成市场不公平。“通过这种不正当手段获得的所谓信息优势无异于公然抢劫。”但他也表示,从原始数据,到数据生成,再到数据发布,整个链条的内部周转时间较长,确实容易出现泄露的情况。
数据泄密导致国家权威性下降,对于市场的公正性形成挑战,业内人士建议应从制度建设和自律要求两方面着手,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杨毅沉 沈而默 王涛 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