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5月21消息,陆家嘴论坛于5月19-21日在上海举行。以下为“专题会场六:中国保险市场的创新与发展”直播实录:
主持:
徐文虎 复旦大学保险系教授
演讲嘉宾:
袁 力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裁
杜永茂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贝克俊 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韦健生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香港公司总经理
约翰。戴思 安盛亚洲副董事长
[徐文虎]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上午好,我是复旦大学保险系徐文虎,受陆家嘴论坛组委会委托,由我来主持本场的讨论。我们用三个形式进行,一是我介绍完来宾以后,请来宾围绕中国保险市场的创新与发展发表他们的高见。二是我们开展互动,嘉宾之间的互动。后面我们留时间给大家提问。[11:04:44]
[徐文虎]今天在座的好多大家都比较熟悉,是中外保险界的重要级人物,大家关心的题目,首先是围绕主题展开。下面我就先介绍一下来宾。[11:05:17]
[徐文虎]首先是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裁袁力先生。袁力先生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毕业,1982年在中国人民银行从事银行信贷工作,1984年起在中国人保从事保险公司,1990年到1998年在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工作。1998年至2001年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曾任发改部的主任。2011年5月起担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裁,刚刚到中国人寿,就出现在我们讨论的论坛,我们非常感谢。[11:06:55]
[徐文虎]我介绍第二位嘉宾,中国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杜永茂先生。杜永茂先生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兼职教授,中国保险学会的常任理事,高级经济师。1995年以前就任央行安徽省金融监督官,先后任平安证券公司副总经理,2006年8月任平安养老保险董事长兼CEO。2010年领导的平安养老保险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盈利性的养老保险公司。感谢杜总的到来。[11:08:02]
[徐文虎]第三位介绍的是,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贝克俊先生。贝克俊先生2005年加入美国大都会集团。在美国医疗服务公司负责财务及行政,并对医疗保健行业有深刻的认知,贝克俊拥有美国得克萨斯州注册会计师的职责。我们欢迎贝克俊的到来。[11:09:24]
[徐文虎]第四位介绍的是韦健生先生。韦健生先生是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香港公司总经理。韦总是2009年9月并任命为大中华地区总裁兼香港公司总经理。韦先生出生于英国,并在英国完成学业,他能说流利的英语和德语。欢迎韦总的到来。[11:10:01]
[徐文虎]最后我介绍的是,安盛亚洲副董事长约翰·戴思先生。约翰·戴思先生是安盛集团亚洲副董事长,同时也是安盛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之一,包括整个亚洲的寿险和财险业务。约翰·戴思先生的职业生涯开始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约翰·戴思先生还曾任麦肯锡咨询公司合伙人一职。欢迎约翰·戴思先生的到来。[11:11:37]
[徐文虎]下面围绕“中国保险市场的创新与发展”这个主题展开讨论。这个主题在本次陆家嘴论坛是一个专题保险方面的话题,这也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昨天注意到俞书记的讲话中特地的加重了语气,要加快上海保险市场的发展。因为这个涉及到多年来围绕着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讨论,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保险在整个金融行业中间还处于落后的态势。如何加快这个市场的发展?成为大家非常瞩目的话题。[11:13:00]
[徐文虎]这个讨论也涉及到根本的话题,如果保险业上不去的话,也影响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这是相互关联的话题。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对创新和发展,我们先请我们的五位嘉宾谈谈自己工作的体会和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首先我们有请中国人寿集团总经理袁力先生。我们欢迎。[11:13:13]
[袁力]尊敬的徐文虎教授,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发言的题目是“保险业的创新发展,防范风险和服务民生”,接下来就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和大家做一个分享。[11:14:26]
[袁力]第一个我认为不断创新是推动保险业发展的动力。多年来保险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保监会的带动下我国保险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在全球保险业的地位不断提高。“十二五”时期快速发展仍将是我国保险业的主旋律。一方面发展有空间,作为新兴的大国,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二位,但是我国保险业在全球的排位仅居于第六位,与我国的经济地位还不相适应。保险业的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就意味着潜力和空间。[11:15:29]
[袁力]另外一方面发展有基础,尽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十二五”期间应将保持7%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也将会有相应的增加,这将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创新是推动保险业发展的动力,管理学大师克鲁克认为,创新是企业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也是所有卓越企业共同拥有的基因密码,而企业家精神最显著的标志就是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的创新。[11:16:37]
[袁力]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与创新过度有一定的关系,但是问题并不在创新的本身,而是对于创新缺乏必要的监管。对于我国保险业来说问题恰恰是创新不足,为此需要大力倡导和加强自主创新,为保险业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11:17:14]
[袁力]要想创新就必须要有一种空杯心态,一个已经注满水的杯子,要把杯中的水倒出来才能盛新的水,才能不断地接受外部的新知识,取得新发展和新突破。[11:17:37]
[袁力]第二,我认为,风险防范是保险业发展必须坚守的安全底线。如果创新好比一部汽车的引擎和油门,风险防范就是汽车的刹车、安全带和气囊,对于一部车来说两者缺一不可。保险业必须通过不断创新使行业的发展拥有强劲的引擎,另一方面还必须切实搞好风险防范,确保这部快车的安全行驶。汽车的动力再怎么强,一个行业和企业再怎么创新都要确保不出大的风险。这是必须牢牢坚守的底线。[11:18:05]
[袁力]尤其是作为经营风险的保险业,风险管理是我们的核心优势,在日常管理中更要注重自身的风险。如果连自身的风险都无法防范,就更谈不上为他人防范风险。特别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的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在看到我们大好形势的同时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切实防范日益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切实防范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切实防范保险公司治理风险。[11:18:46]
[袁力]当然,汽车的安全系统并不是为了消除动力系统的作用,而是要使其处在安全的范围。一个行业和企业的风险防范也不并不意味着可以捆住手脚,裹足不前,而是会使一个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能够更平稳、更健康、更可持续。[11:19:04]
[袁力]第三,我认为,服务民生是保险业发展的根本目的。保险天然具有民生属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安全需求仅次于生理需求,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之一,具有分散风险、转移风险功能的保险,无疑是满足人们安全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保险业的发展必须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保险保障需求作为自身发展的根本目的。唯有如此,保险业才能真正打开发展空间,实现创新发展。[11:19:41]
[袁力]“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速,中央明确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变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建设的推进为保险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以及资金和优势的发挥,以及保险业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在这方面我认为保险业完全有能力大有作为。最后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也祝各位嘉宾身体健康。谢谢各位。[11:20:48]
[徐文虎]袁总刚才发言中间非常明显的主题就是创新和风险控制。因为创新中间包含着很多风险,有关这方面精彩的思想火花,留着待会儿提出问题。下面有请杜董事长发言。[11:21:16]
[杜永茂]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根据论坛的主题—“保险业的创新与发展”,我想讨论一个话题,叫“长寿风险呼唤着保险制度的建立,同时也带来市场的发展”。[11:22:14]
[杜永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们国家老龄人口(60岁以上)已经占到百分之十三点几,65岁以上已经占到8.8%。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划分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占10%,65岁以上的占7%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显而易见,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老龄化。[11:22:30]
[杜永茂]第二,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高龄化、长寿化趋势加速。现在每年有100万的高龄增长,到2015年的时候测算出2400万人高龄化老人。这两个特点给长寿、高龄、养老问题带来两大风险,从目前的情况看第一个风险就是在60岁以上,女的55岁以上养老问题覆盖率比较低。[11:22:57]
[杜永茂]现在按照基本社保的覆盖率,现在是百分之二十九点几,加上商业养老等,覆盖率占总的人口1%左右,两个加起来30%多一点。老人到了退休年龄,目前还有大部分人养老问题没有着落。[11:23:38]
[杜永茂]第二个风险就是高龄化、长寿所带来的问题。这里边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长寿的时间上,按照现在的数据,按照行业的标准,男士60岁以上平均寿命是83岁,女士是85岁。现在的生命表也是按照这个测算的。按照平安养老保险,公司的数据统计比这个年龄还要长六年,我们的高龄养老客户平均年龄比这个还要高,男女都要高6岁,也就是到89岁到91岁。[11:24:50]
[杜永茂]养老问题就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资金量不足,据现在我们的统计和调查,就以上海为例,目前比较好的行业,或者进入到社保比较早的,一年的养老金、社保加上补充养老,一年也就两万多,很明显是比较低的,基本社保是2万不到。量很明显小。[11:25:39]
[杜永茂]第二个,现在领取的方式缺乏一种制度,对高龄长寿养老缺乏一种制度,现在建立了这种制度。前面讲覆盖率低,好在现在政府已经有政策,提高覆盖率,相信会有大发展。这个问题今天不重点讨论。我重点想讨论高龄这一部分,就这么一点钱,现在目前来讲缺乏一个制度,把这个钱有计划的分期领取和合理使用。[11:26:56]
[杜永茂]刚才讲,现在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到退休以后一次性把钱拿走了,拿走以后出现一个问题出现了提前消费,还有他人消费,现在子女用老人的钱觉得很正常,还有投资失当,造成了损失。高龄寿命越长,风险越大。也就是说“人活着,钱没了”,问题就比较严重了。[11:27:30]
[杜永茂]国外是怎么解决的,国外有两种模式解决,一种是用税务的制度解决,也就是用杠杆调整,让你分期领取。澳大利亚就是一次领取30%的税,分期领取税收就少。还有一个模式就是强制性规定,像英国、日本、新加坡他们都是这种,就是按一定限额分期领取,让你有计划去领取。虽然早一点,但未来调整养老保障还高一点,你活多久就可以拿多久。[11:28:26]
[杜永茂]我们国家解决这个问题,也应该根据我们的国情,借鉴国际上的做法,从现在开始就要建立这种制度。我们叫生命年金保险制度,没有税收交保险,生命年金保险制度。核心内容应该是这几条,要分期领取。[11:30:11]
[杜永茂]还有就是要规定保险公司对高龄化的人群配置服务,包括体检,甚至开发养老院的服务,这都是与之相配套,也就是说你活的越久,领取的越多。制度规定杠杆的应用,还有领取方式的规定,都应该用制度约束。我们国家目前有这种产品形态,但是没有这种制度。[11:30:24]
[杜永茂]这种产品的形态就是,应用保险的功能解决长寿带来的风险问题,不仅是这样,还可以增加市场保险。以我刚才算的2400万的话,覆盖率是1%,如果养老金是50万的话,就有1400亿的空间,市场空间就有保障。现在保险就流失了,没有这种保险。[11:30:39]
[杜永茂]还有一个方式可以老有所养,终生领取。第三个可以保值增值,养老金公司,人事部规定的数据四年多来企业年金专业公司是百分之十三点几的回报,我们平安超过了这个值。好处非常多。[11:31:24]
[杜永茂]我们国家现在应该开始重视或者研究建立这个制度,以保障高龄化所带来的风险,让老人能过得很开心,也祝我们各位嘉宾高龄长寿,健康。[11:31:36]
[徐文虎]杜总讲的很详细,在养老险问题上面非常有发言权,刚才一句话大家笑了,“人活着,钱没了”,养老就出大问题了。他讲了很多方法,国际上可以通用的方法。涉及到一个问题,正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间,中央给予上海政策中间提及的问题就是税延制的养老问题,一次性领取还是分期领取不一样,后面如果有问题的话继续请杜总发言。下面我们有请贝总发表精彩的观点。[11:32:11]
[贝克俊]首先感谢徐教授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让我参加这次论坛。刚才我们的袁总裁针对保险大的环境,创新和防范风险已经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见,平安的杜总也强调养老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前两天我看到一个报道,二三十年以后我们的小辈,0.8个人要养一个人。[11:33:39]
[贝克俊]针对这个情况讲,为什么创新,创新的基本元素就不谈了。不过我想说就保险业来讲,我们有这些问题,提出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最近保险业的创新,在中国保监会的牵头下去,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针对年金的问题,我们公司很有幸和业界,看看大家能够在这方面为中国的保险市场提出一个产品的创新方式。一个市场的创新不是只有产品的创新,包括通用的创新,包括大制度的配合。[11:36:22]
[贝克俊]今天我借着小小商品的创新,给大家发表我们个人的意见。我讲到变额年金,年金1950年代就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冲基金的发展,它在90年代以后比较发达。就美国的市场来讲,一年大概有1700亿美金的保费,占到年金市场的8.5%,整个市场是1.5万亿左右。就日本来说,也有16.5万亿元的日元的资产管理,2009年因为有金融危机的关系,2009年年金占到养老金市场的50%。[11:37:01]
[贝克俊]从这方面来看,这次变额年金基本做法,考虑不断创新和防范风险,这次变额年金先找我们的城市试点,商品的形态在保监会的带领下,我们基本上也做了比较严密的规划。主要有几个方式,第一个方面是怎么样保证最低的利益,还有是所谓累计利息的利益,还有年金的最低保障利益。[11:37:40]
[贝克俊]这样的话通过试点以后有几个风险,一个是客户的收益要注意到平衡几个方面的利益,另外保单的风险,还有就是保险公司所谓管理的风险。在这里同时也要满足某些客户的流动性。[11:38:25]
[贝克俊]有两种方式达到这个方式,一个是通过固定方式达成这种的运作,另外,内部通过对冲的方式达成这方面的效果。所以整体来说两种形态和另外一些形态,这次我想在试点当中把这个方面推出来,主要的城市也选择相对来讲比较适合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五个城市试点。希望能够通过这方面的机制,就我们公司来讲,准备通过银行系统,通过高端理财的方式做到。[11:38:49]
[贝克俊]基本上,现在一般来讲年金最重要的不是一次性的投入,也包括累计性的。你年纪比较轻,40几岁,50几岁,想到60岁以后怎么样达到退休时候的养老的问题。变额年金的作用是能够通过一段时间的累积,让你享受到所谓资本市场跟债券市场技术上的安排,能够让你不会只有固定的,不是通过分红式的,是通过独立账户的运作让你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收益。[11:39:30]
[贝克俊]其实国外就个人,比如说美国401K已经做了,把商品能够通过一种制度。在上海我们也有过关于年金方面,关于税前优惠的问题。整体来讲整个的创新就养老来说,不只是考虑到商品的问题,还包括推出来以后怎么样能够在制度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防范风险的问题。[11:39:48]
[贝克俊]我希望今天通过这个论坛,大家集思广益,能够把这个范围继续扩大,也预祝这次论坛能够成功。谢谢各位。[11:40:05]
[徐文虎]贝总刚才专题讲了变额保险,行业外的可能会感觉到有点陌生,行业内的人知道这是高端产品,因为技术含量高。我相信我们贝总在中国进行试点的五个城市,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的,因为在中国这个市场上目前要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说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第二,从公司的推动角度来说,我前面有的公司已经推出来了,推出来是发条子给你,能不能做到电脑计算机里边自动变动。这是创新中间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是是非常高端,非常好的产品。下面我们请韦健生发表他的高见。[11:40:48]
[韦健生]徐教授,尊敬的各位讨论嘉宾以及各位会议代表,首先非常感谢你们邀请我作为一个外方公司的代表来参与这次会议。我是唯一来自再保方面的代表,所以很高兴。我接下来五分钟给大家讲讲再保的视角。[11:42:12]
[韦健生]在过去三四个月当中,大家都已经目睹了重大的自然灾害在全球肆虐,比如说澳大利亚的洪水,新西兰的地震,日本地震和海啸多重风险的累加。一方面有人为的悲剧,同时又有一些自然灾害。[11:42:38]
[韦健生]大家都知道,慕尼黑再保险也在其中遭受了损失,全球的保险业都承担了损失。这个情况也是大趋势的一部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全球上升。我刚才说到那些灾害发生了之后,我们仍然看到了还有一些灾害在发生,像CNN,全球新闻机构向我们介绍龙卷风和地震也都在不断地发生。人所遭受的灾难我们非常同情,中国也经历了了自然灾害,也遭受了损失。[11:43:03]
[韦健生]这里不仅要谈自然灾害,再保可以如何判断这些情况。大家都知道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风险管理,这些损失都提醒了我们,我们需要更好地来管理风险,我们必须要收取合适的价格,来确保我们能够把整体管理好,并且确保我们这个公司能够履行我们对保单持有人的承诺。[11:43:32]
[韦健生]看一下我们在过去20—30年的统计数字,其实我们也有非常充分和深入的统计数据,我们会看到,在自然灾害方面,在中国我们知道自然灾害频发,但是赔偿的比例并不是非常高,因此自然灾害的保险比例覆盖率只有1.5%。在过去20年当中,4000亿美元的损失发生了,但只有60亿得到了赔付。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还大有可为,我们现在还只是开始。我觉得人人都有这样的基本权利,应该享受重灾的保险,你应该有这种保障,一旦有重大的自然灾害,会对你的人生有巨大的改变,要能够获得赔偿。[11:45:19]
[韦健生]我要对保监会表达我的赞赏之情,因为保监会一直在充分的推动各个公司发展这方面的工作,各个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能做得更多。我知道袁总曾经在保监会工作,我们也希望能够在中国看到重灾得到更多的保障,这样我们的深度可以从1.5%达到20%到25%的全球水平。大家知道中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11:45:46]
[韦健生]还有一个话题我想谈谈,这不仅涉及到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之后我们可以怎么样补偿,而是我们这个行业到底可以发挥什么作用,来防止这些灾害的发生。这不仅仅只是单纯风险管理的问题,而是我们在“绿色革命”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人人都在讲这个话题,有些投资已经在中国作出了,有些投资是最大规模的绿色投资,比如说新能源的发展不再仅仅依赖传统的能源资源。[11:46:28]
[韦健生]我们保险行业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怎么样面临未来电动车的时代,我们怎么样来应对新能源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对此提供支持?这是我们作为整个行业应该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作出我们的回答,因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宏观趋势。我同样也谈到绿色革命是我们人们正在担心的问题,所以作为一个行业来说,我们必须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11:47:20]
[韦健生]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慕尼黑再保险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开发了对于风力发电机的担保产品,还有对于我们的光伏发电产品业提供了一个保单产品。也就是说我们提供更延长的保险,可以保证这些设施的功率产出。我们支持“绿色马达、绿色发动”,还有一些保险公司投资于一些风电场。将来欧洲15%到20%的电力需求,都可以通过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太阳光提供,当然要通过一些复杂的技术实现。通过很长的高压线把这些电送到欧洲来,我们是这个项目的管理者,也对其资产进行管理。[11:48:11]
[韦健生]作为一个很好的企业公民,我们要保证我们的办公楼都是绿色的,我们作为一个公司来说,我们鼓励所有的人都看看自己的业务部门,自己所在的领域之内可以做一些什么。无论是投资者的角度,还是从保险公司的角度,还有从其他各个领域都可以想一想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可以为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为绿色革命做一点什么。我们应该真正,发自内心做一点为此感到自豪的事。[11:48:44]
[韦健生]最后我想再提一到两个创新的主题,一会儿有时间还可以详谈。我们必须做风险管理,我们必须在出现风险的时候提供赔偿,我们必须能够很快的提供我的赔偿。风险是我们的业务,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必须有新的发展,而不是害怕新的发展。[11:48:56]
[韦健生]保险公司的人有很大损失的时候,我们就会后悔,我们以后再也不要做创新了。我们应该更加谨慎,但是我们绝对不能为此避免创新,我们必须要了解风险、衡量风险、管理风险。[11:49:26]
[韦健生]在中国我们还任重而道远,保险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得益于此我们也深感自豪。但我们仍然认为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我们听到了很多演讲嘉宾他的观点的时候,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为此作出贡献。我们慕尼黑再保险也非常愿意作出我们的贡献。非常感谢。[11:49:54]
[徐文虎]韦健生先生给我们带来的信息非常前卫,从再保险角度,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也很长时间了。现在对再保险的理解,特别强调巨灾风险管理。后面又提到了关于现代生态,包括绿色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前卫的。[11:51:16]
[徐文虎]现在我感受比较深的是,因为他提到了保监会在这方面的支持,我觉得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中间,也少不了国际大的保险企业的支持。因为我们上海在推进保险交易所的建设过程中间,我们首先定位就是再保险。在这方面我相信许多国际著名的企业,都可以给予帮助和支持。下面我们有请安盛亚太区副董事长约翰·戴思先生给我们发表演讲。我们欢迎。[11:51:38]
[约翰·戴思]徐教授、各位嘉宾大家好,我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能够来到这里参加这个简短的讨论。我已经是最后一位演讲者了,我非常希望一会儿和大家更多的互动,回答你们的问题。[11:52:17]
[约翰·戴思]昨天在陆家嘴论坛开幕式的时候,吴定富(专栏)作了一个主旨发言,他特别提到了要大力推进保险业的发展。后来他又表示了谨慎,他说“有的时候创新太多会带来风险”。安盛亚洲在全球56个国家都有业务,我们了解不同市场上创新的节奏。我非常理解保监会主席的谨慎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创新,越多越好。[11:53:36]
[约翰·戴思]保险业是有能力满足客户需求的,通过更好的创新做到这一点。我们每年在十几个国家都会做一个调研,我们会研究一下退休金以及长寿保险的情况,中国也在我们的调研范围内。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2010年的调研结果如下,在中国60%的年轻雇员,他们相信他们需要自己为自己准备养老金和退休金。之前平安公司的杜先生也说到这一点,今天73%的退休人士他们会完全依赖于政府或者现有的社保体系。因为现在2/3的中国员工不知道他们未来退休以后养老金从哪里来,70%的中国员工还没有为养老做好准备。[11:56:01]
[约翰·戴思]当你问他们一些具体问题,什么时候应该准备养老金,平均的起始年龄,中国受调查者说大概是48岁开始为养老金做准备,当然预计的退休年龄是56岁。也就是说他们只有八年的时间来准备他们退休以后几十年的生活。[11:56:34]
[约翰·戴思]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巨大的挑战,不仅仅对个人,对社会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我们要看一看在将来的50年中,中国的退休人士有什么钱来养老。我想引用杜先生所说的话,我们会有办法,在其他市场上也看到这些办法,我们必须把这些方法带到中国市场上来。在年金方面,中国进展很快,大都会已经在中国成立了合资企业,已经开始为企业提供可变额的年金,提供给中国的消费者。这绝对是一种创新。[11:57:51]
[约翰·戴思]当然创新绝非意识,在这样的市场上开发可变年金绝不是简单的事情,能够提供保本的产品,再加上上行的利益,无论是债券投资还是股票投资,你必须能够将下行风险对冲。对下行风险进行对冲的工具在其他市场上是可以获得的,因为其他市场上有很多广泛的衍生品。我们现在等待上海的期货交易所能够开发更多的衍生工具,让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对冲工具,让我们可以通过转嫁风险,买更多的产品,将来我们可能说服期货交易所。[11:58:36]
[约翰·戴思]我相信保险业的创新,以及金融市场上的创新,在中国市场上都是非常必须的。刚才也提到了我们已经推出了年金产品,在过去我们推出了很多新的产品。刚才提到了我们有没有办法提供混合的对冲来减少我们的一些风险,把我们的风险从我们的消费者转嫁到其他地方。[11:58:58]
[约翰·戴思]这个市场上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受到监管,我们非常需要中国经济有一个更具有活力的债券市场,这样才能够提供更好的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为导向的产品,提供给所需要的人群。在变额年金方面,我们也非常同意徐教授所说的,这些产品并不是适合所有的人,还有更复杂的投资者他们希望能够承担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风险,以获得超额的利益。他们应该这么做,而不用付资本的保证金,保险公司会为他们提供这种保证金。[11:59:42]
[约翰·戴思]我觉得还有很多潜在的消费者和客户是我们可以争取的,我们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品。这些产品会得到金融市场的支持,不仅仅为保险公司带来获益,也可以为所有消费者带来获益。保监会也非常清楚创新和产品的保护非常关键,特别是全面的长期保险和医疗看护方面的险种,在这一领域需要大幅度的创新,保险公司应该努力开发新的产品。[12:00:23]
[约翰·戴思]还有一个工作就是宣教工作。如果现在市场上没有这样的险种,我们的客户必须了解这样的险种有什么好处,当然还有成本的问题。刚才我也说过了,安盛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有业务,所以我们有能力带来在香港、印尼或者印度推出的险种产品。我们也针对农业市场推出了专门的产品,工厂工人和城市的居民都有针对性的险种,我们也有方法能够调动这方面的优势。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这一系列的产品。[12:01:12]
[约翰·戴思]我相信市场机会方面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去年保监会做了很多工作,以推动非寿险业的发展。为了让这个行业能够从亏损变成获得可持续性的利润,平安保险公司确实是业界的领袖,他们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希望能够加入这一进程。[12:04:00]
[约翰·戴思]刚才慕尼黑再保险的韦健生也提到了,保险公司的私营部门也要发挥作用,能够更好的抵御风险。这需要我们整个行业有整合的能力,实现巨灾的集合。当我们想到三年前中国的地震带来的巨大损失,再想到当时很少有私人的保险,几乎就没有私人保障,所有的负担都放在了地方政府的肩上。因此私人保险部门要发挥作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更好地为个人服务。我非常期待我们公司能够参与到这其中,开发这样的市场。[12:04:37]
[约翰·戴思]最后讲到上海,我想要说的是,安盛非常支持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两个业务已经把总部放在了上海,尽管规模不大,但是我们的雄心很大。我们和中国工商银行已经达成了协议,工行作为寿险的合资伙伴,我们现在正在等待监管的审批,我们也希望通过和工行的合作,能够加大我们的销售网络能力,因为1600个工行的分支是非常不可小看的,他们会在中国未来保险市场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希望在上海加强这方面的合作,成为我们整个中国业务的基石。谢谢。[12:05:05]
[徐文虎]安盛很多经验和想法,和市场的建设,包括创新,认为吴定富主席的讲话保守了一点,希望有更多的创新。怎么处理好创新和风险之间的关系,这都是我们可以探讨的问题。[12:05:30]
[徐文虎]上面是五位嘉宾围绕主题精彩的发言。接下去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台上的互动尽量短,留时间给大家提问。首先请问一下中国人寿的总裁袁总,你现在成为国内最大保险公司的掌门人,原来我知道保监会推动了很多关于创新的专题会议,产品创新、营销模式创新还有现在的制度创新。创新中间的风险跟你现在思考的问题中间,怎么规避这些风险?我们想请教一下袁总。[12:06:26]
[袁力]徐教授非常关心风险的问题,在我刚才的发言上已经讲了,我也同意刚才几位关于创新的看法。因为这些创新是能够给我们整个行业发展带来活力,带来动力的,我还是认为,我们行业在创新方面还缺少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特别是适应日益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老百姓多元化对保险的需求,适应我们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来新的体制、机制变化对保险的需求。[12:07:09]
[袁力]应当说我们会有很多的产品能够研制出来,作为新的产品为社会发展和百姓服务。一方面为我们创造了舞台,另外一方面我们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成长,我们也服务了社会,是相互共生的关系。同时我也认为保险行业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我们的看家本领就是风险管理,我还是认为作为一个保险企业,首先要把自己的风险管理好,才能够为他人、为社会管理风险。所以在这一点上,我的基本观点是既要坚持不断地创新,在创新中求变革、求发展。在创新的同时必须把防范风险作为一个底线,只要把风险控制住,你有多大本领就使多大本领。谢谢。[12:08:11]
[徐文虎]谢谢我们的袁总。刚才袁总最后两句总结非常关键,要不断创新,不断进行改革,只有改革才是保险发展的动力。同时守住底线,这为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保险中心建设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一定要坚持一个方向。谢谢袁总。[12:08:44]
[徐文虎]下面给杜总提一个问题,你刚才介绍了很多具体养老险希望能够做的事情,有些目前还无法推进。这些也是一种创新,在这个创新过程中你是怎么去处理创新中间产生的矛盾,不同的看法也好,伴随着风险也好,你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12:08:58]
[杜永茂]谢谢主持人。平安养老保险从06年与寿险的团险进行重组走过了五年,经过这五年的发展在市场上取得了领先的地位。到去年年底成为第一家盈利性养老基金公司。这几年我们不断地创新,包括模式的创新、产品的创新、服务的创新、销售模式的创新和管理体制的创新。概括刚才教授的问题,每项进行的创新来讲,改革来讲都有很多的矛盾和问题。[12:09:36]
[杜永茂]我想简单的举两个例子,我们所有的改革创新宗旨核心就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来服务的。比如说养老险当时跟寿险重组,是全国性启动的。当时老的体制,任何一家公司按照正常的网络的设置,或销售服务和人力的培养都是不可能配套上去的,市场就不能与之匹配。[12:11:29]
[杜永茂]你做了年金以后,这个客户同时还需要一系列的养老服务产品,这就有一个产品的组合问题。当时平安集团主要的思想能够尽快走入创新的道路,我们把这个想法向领导汇报了,当时袁总还是这个工作的主管领导,得到他和吴定富主席的支持。[12:11:52]
[杜永茂]当时的压力有两个方面,平安集团内部也好和社会也好都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怀疑年金的专业性问题,如果这种组合的模式,年金的专业性怎么解决。当时提出很严重的问题,同业和社会都有很大的呼声,曾经有媒体也不断地讨论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一下有这个机构的扩张或者服务,你是方便了客户,配合了市场,我们不能光做贡献,内部的盈利模式怎么做,投入有多大,成本有多大。我刚才讲了短期内部的效益与客户市场匹配就发生了矛盾,在内部来讲就是很大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上市公司必须追求效益最大化。[12:13:49]
[杜永茂]有这个矛盾以后,在两个问题上我们坚持做,第二消化这两个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说专业性问题,我们坚持做,得到领导支持,如果没有领导支持也做不成。我们很快的批文,产品组合、价格组合一次性完成。当时来讲专业性要做好,要让社会看到,要监管部门看到平安养老险发展的很快,但是专业性也是一流的。当时我们采取了几条措施,第一我们引进了强积金先进的系统,在国内是领先的,第二我们请了香港管理强积金的专家小组来帮助我们,第三我们进行员工培训和锻炼。这几年养老险的专业性是领先的。[12:14:45]
[杜永茂]第二个问题,内部的效益问题也要考虑,我们就采取控制成本、减少人力,控制间接的管理费用来解决的。这几年每年预算都节约了上亿,目前的结果前四年每年保持25%的费用增长,利润程度是101%,包括减亏。支持改革既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也要把负面的东西通过我们的工作消化掉。谢谢。[12:15:10]
[徐文虎]谢谢杜总。刚才杜总用实际的案例解决了工作中对创新风险的控制。宏观上袁总谈了一定要创新,创新的底线要把风险控制好,杜总谈了工作中间怎么创新,怎么控制风险。[12:15:55]
[徐文虎]按照顺序请贝总来谈一下,我先介绍一下,因为现在上海正在推进保险交易所的建设。这个想法是这样的,上海保险落后于其他金融行业,如果保险业按照常规建设跟不上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必须采取一种制度创新的方法,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创新风险。[12:16:33]
[徐文虎]这是一个思考,在推进过程中确确实实也感受到交易所跟我们现有的交易模式之间是有所不同的。这种创新的过程一方面是一种需要,一方面又存在着风险,而且也有不同的看法。这个研究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为了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了把保险的短腿发展起来,领导对这个问题很关注,也在着力的推进。不管怎么看,我想请贝总,从你的角度谈一下你希望它怎么发展?[12:17:01]
[贝克俊]谢谢徐教授。刚才徐教授讲到上海保险交易所的概念,对我来讲也是比较新的概念。从我们的观点来看,站在保险交易所来看,希望能够通过交易所达成再保险某些方面的便利性。第二个方面,我们推出某些新的商品,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方面给我们业界保险主体一些方便。[12:17:41]
[贝克俊]其他保险交易所,观念不完全是新的,但是怎么样在上海,怎么样在中国落实这个方面,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今天再去探讨。我今天只能说,以未来客户的身份,希望能够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能够对于我们的资本市场保险元素,现在目前所缺乏的在再保险交易所里边引进进来。这次我们要防风险,虽然是新东西,可以试试看,层次上面有所限制,量上面也有所限制。希望保险交易所能够在资本市场连接方面,能够通过这方面能够发扬光大。这是我的期望。[12:18:53]
[徐文虎]谢谢贝总,刚才他给了我们非常好的建议。提到了在国际上也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最大的期望希望能够通过这个解决再保险问题,自然就把这个问题带给了韦总。[12:20:05]
[徐文虎]实际上慕尼黑再保险上海分公司早就参加了这个研究,浦东新区政府的课题里边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一直在推进过程中间。到现在已经上报了待批了,首要的任务也确确实实要解决再保险的问题。这方面韦总发表一下你的想法。[12:20:14]
[韦健生]非常感谢。说到交易所我是有一点经验的,作为一个再保险公司或者市场的参与者。大家也知道劳合社在伦敦市场上已经颇有历史了。它在市场发展有不同的概念,它的发展是和它的历史相关的,他们专门关注于很多海运的风险,对这个方面他们非常专业。[12:21:39]
[韦健生]还有很多交易所不是非常成功,刚才主持人也谈到这一点。无论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是不是能够让人们积极参与,设计非常关键。因为你想要人们来到你的交易所,利用它的好处,而不是在哪里建了一个大楼,人们就会自动的走进来。这个绝对不是这样的。[12:22:58]
[韦健生]当谈到创新,我们认为,再保险行业创新最好不是在很小的办公室里边,而是全球通过一些研讨会,通过一些创新的专题研究一起来进行开发。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我们会继续的关注。各个层面进行审议,进行探讨,我们也可以参与,因为我们在上海已经有了很长的经验,我们会在上海继续发展我们的业务。[12:23:13]
[徐文虎]国际上非常成熟的市场是在伦敦,是在劳合社这个交易规则还在进行着。不成功的,像美国的纽约保险交易所开了没几年就关掉了,现在又在申请,还没有获批。这些信息给了我们非常好的建议,需要一种很好的制度设计和大家的参与,不是简单的交易大厅就能解决问题的。这是非常好的建议。[12:27:47]
[徐文虎]我想请约翰·戴思先生给我们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因为安盛在全球有很多的公司,我们知道在中国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间有很大的问题,现在正处在转型的过程中间。也就是说我们原来的增长方式出现了一点问题,属于一种比较初级的阶段。怎么去规范这个市场,特别是我们在设计上海保险交易所的时候,把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并存,互相有一个互动、借鉴或者制约。这对中国保险市场的转型是不是有利?在你整个的创新,你希望加大创新的力度过程中,你对交易所的看法是什么?[12:28:10]
[约翰·戴思]毫无疑问交易所必将有助于其他市场的发展,但是我不知道它本身是不是可以改变现在的格局。当然它可以解决一个问题,不仅仅是中国,全球都可以解决一个问题,也就是很多保险产品缺少透明度。我把你的问题反过来看一看,我们想一想交易所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帮助保险公司更好地管理风险,因为这些风险可以由客户来承担。为了获得更好的透明度,我们必须在更好地和客户介绍,他们必须要信任这些保险公司可以带来很好的东西。[12:28:27]
[约翰·戴思]第二个阶段,我们要把这些客户的风险在公司的层面上进行加总,利用交易所的平台管理这些风险,再分配这些风险。无论是前端还是后端,我们认为如果在前端做不好的话,交易所也不会非常成功。[12:29:03]
[约翰·戴思]我们发现寿险的保单价值会缩水而不是升值,为什么?很多的客户他们都不知道保单竟然还会缩水,这就是我们前端的工作做得不好,很多客户受到惊吓以后再也不愿意进来了。他们觉得如果买了银行存款的话,一年以后虽然涨的不多,但是至少肯定会涨。比如说连通险可能还会价值缩水,但是很多客户都不知道。我们可以利用交易所这种后台的设施,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也可以更好地进行设计工作。[12:29:06]
[徐文虎]谢谢约翰·戴思先生。时间关系,剩下时间不多,因为刚才进来的时候推迟了几分钟,我们最多还有十分钟时间给下面提问。[12:29:15]
[现场提问]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袁总,中国人寿现在盘子已经做得这么大,您认为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有些创新和改革才能保持“大哥”的江湖地位,不会被后面紧追的平安追上。新官上任三把火,您认为这个火烧到哪里?[12:30:15]
[现场提问]另外,我想问一下约翰·戴思,现在外资的现象让我们看不懂,一方面他们说中国市场很大,我们也很感兴趣,机遇很大,但是一方面在股权投资方面纷纷缩减。外资这一块的保险究竟是怎么想的,中国战略是不是发生了改变?谢谢。[12:30:55]
[袁力]我来中国人寿的时间比较短,我现在主要做一些调查研究和总部和基层的管理同事进行沟通。对于中国人寿今后如何发展得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以后才有发言权。所以昨天你问我,我就笑着没有回答,今天大概还是这个意思。关于中国人寿的优势,我觉得是不言而喻的,首先中国人寿具有很好的品牌。大家都知道“要投就投中国人寿”,这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共识了,中国人寿是目前国有的大型保险公司,雄厚的资本实力、品牌优势都是备受中外投资者和客户信赖的。这是第一点。[12:33:08]
[袁力]第二点,我觉得中国人寿的优势,我们有很多遍布全国的网点,这个网点恐怕很多的保险公司是需要一定时间和我们进行媲美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这些网点更好地服务当地的投保人,在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共赢。这一点我觉得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12:33:25]
[袁力]同时中国人寿作为一家集团公司,我们有着寿险和资产管理这两项核心业务,我们必须把这两项核心业务专心致志的做好。只有把这个核心业务做好了,我们才能够考虑未来进一步的发展。我现在想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情况摸清楚,如何按照杨总既定的一些工作思路抓推进、抓落实,这是我现在最关注的,也是希望和大家分享的。谢谢。[12:33:53]
[徐文虎]谢谢袁总,下面提问题直截了当提,最多两个问题。[12:34:21]
[现场提问]我有一个问题问约翰·戴思先生,我有很多朋友是做PE和VC的,他们是在新能源方面做投资的,他们会要求这个公司买一个相应的保险,保险额要和他们的投资额相等。但是有些问题是,首先在中国的《保险法》当中受益人不能是一个公司,只能是一个有可保险利益的个人。第二,保额限值太高了,是5000万美元,这方面确实也有很多障碍。比如说十年的期限实在太高了,很难承担的起。我就想问一下关于这个产品在中国的风险状况如何,安盛对此产品的观点如何?[12:35:23]
[约翰·戴思]所谓的关键人险或者关键人风险这个概念在西方国家还是比较广为人知的。我的理解就像大部分的金融公司一样,其实这个公司也不是只靠一个个人,它是靠一个团队,一个有天分的管理人团队来管理这个企业。当这个管理团队更迭的时候总会把焦点,放在老的管理人和新管理人身上。我觉得给新管理人买一个保险并不是一个解决方案,我觉得我们要支持这个管理团队,就像平安一样,对于股东和相关利益人都更负责任。[12:36:56]
[徐文虎]关键是保险在我们中国推进的过程中还是要跟国际上一些成熟的公司既有联系的地方也要突出我们的特点,我们的定位可能跟现在保险的程度都有关系。最后一个问题。[12:37:09]
[现场提问]我想问一下袁总跟杜总,现在上海已经有6家已经获批了税延型的养老保险,这个养老保险已经进展到什么样的程度?第二个问题,国家大力建设保障房,保险公司是不是愿意进入到保障房当中,现在人寿或者平安会不会有下一步对保障房建设保险的投入?谢谢。[12:37:59]
[杜永茂]税延型的养老保险想在上海试点,前段时间进行了大量的论证研究、产品开发,现在跟国家的监管部门沟通过程中间。相信在适当的时候会推出,监管部门正在大力的促成这个事情,我们也在积极的参与这个事情。谢谢。[12:39:14]
[现场提问]有没有时间表?[12:39:30]
[杜永茂]我们只是这么推,但是这个问题涉及到很敏感的税收问题,他们最后认同了,给上海试点的话,那问题不大。这个问题保留着,下次有机会问财政部和税务总局。[12:39:54]
[袁力]我认为,保险业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成长,同时只有服务好经济社会和百姓生活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实这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保险业是一个企业,特别像中国人寿这样的上市公司还要关注企业自身的效益。在这个前提下能够更多的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做一些贡献,我觉得利益和目标都是一致的。谢谢。[12:40:10]
[徐文虎]时间关系,最后用我们的掌声来感谢三个方面,一,感谢我们台上的各位嘉宾,二是感谢我们参会的每位代表,第三感谢媒体朋友们,来结束我们这场讨论。会议到此结束。[12: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