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我注意到,俞正声(专栏)书记在致辞当中讲到,要推动国际板的建设。在这儿,我想告诉大家,我们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尚福林在演讲中提及了国际板筹备的积极形势。
尚福林表示,在增强市场功能的角度上,证监会正积极推进国际板建设,将以有效控制风险为前提,着力推进市场改革和创新,统筹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需要和条件,进一步加强制度设计和论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国际板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展望今后证券业的发展时,尚福林表示,要继续壮大蓝筹市场和中小板市场,积极发展创业板市场,增强创业板市场对新兴技术和新兴业态的包容能力和支持作用。
关于市场关心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尚福林说,将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坚持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全面总结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经验,研究后续改革措施,强化保荐人责任,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有效提升一级市场运行的质量和效率。
众议国际板
“尚福林同志说快了,就真的快了。他是个严谨的人。”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昨日在陆家嘴论坛上打趣地说。
石晓成:不要拘泥于“多少强”
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发展部总监石晓成表示,现在正在制定的很多规则会参照国际上的一些通行做法,比如限制企业的资产规模,或希望企业处于某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可能是考虑该企业是否进入世界200强、500强。但只要是对中国建设特别重要的公司,不要局限于多少强之内。
史美伦:只要推出汇丰立刻申请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副主席、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史美伦表示,国际板何时推出要看监管部门的决定,不过一推出汇丰银行即会提出申请。其争当首个登陆国际板的企业决心未减。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国际板做不做没有争议,有争议的是怎么做,做多大,既可做很小也可以做很大。
他认为,国际板可以做得很大,把国际板这个事情作为一个重要的契机,可以通过它解决很多问题,比如人民币逐步的开放,比如下一步中国经济的走向。但是这位港交所掌门人流露出对国际板的些许担忧:“但是做大的话就很复杂,牵涉到很多顶层设计的问题,牵涉到很多法律和风险问题等等。 ”
陈家强:港沪分工合作渐入佳境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指出,国际板的出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港沪两地既有分工,也有合作,这样的分工合作正渐入佳境。港沪两个国际金融中心定位不同,服务对象也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共同参与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布局,共同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香港实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以来,带动香港的人民币存款量大增。不仅对香港是好事,对提升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更为重要。未来,在港上市的红筹股,若想“回归”A 股,也是很正常的。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专栏):对金融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性管理
周小川提到,在 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推出总值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一个可能的好的选择就是最开始的时候尽量出手要快、出拳要重,以便尽快把危机挡住。但是经济理论和国际的历史结论都告诉我们,一般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实行以后会带来负作用,就是事后会引发物价的上升,可能会引发某种资产泡沫。”周小川说。
周小川说:“而从中国的经济来看,由于中国是高储蓄国家,可能会出现高投资,也容易出现过热甚至是泡沫,此外中国经济正在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还存在一些财务软约束的现象,存在一些潜在、过热冲动的可能,因此中国需要采纳、运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周小川表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要求金融机构有更加充实的资本,特别是大型的、有系统性作用的金融机构,应该有更高的资本的要求。因此中国在资本市场上增加金融机构资本金的可能性也比较高一些。
吴定富则认为中国保险业在十二五期间要转变保险发展方式。“要促进市场的差异化竞争,不断优化保险业发展的市场结构,完善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不断优化保险业发展的区域结构,统筹城乡保险发展,促进东中西部保险市场的协同发展。 ”吴定富说。
吴定富同时强调,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是典型的转轨市场和新兴市场。在这样的条件下,做好保险监管工作既不能照抄照搬成熟市场的做法,又要兼顾金融市场的规律。他提出,将坚持“市场、制度、创新、审慎”四者的有效结合,不断加强和改进保险监管。
他还认为,目前中国保险业在市场秩序、诚信经营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中国保险市场要从初级市场向成熟市场转变,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专栏):商业银行必须放弃“傍大款”、“垒大户”
刘明康在演讲中则提到,银行要更加注重对小企业和微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小企业可以给银行带来风险分散和边际效益的增加,特别是灵活的风险定价往往使服务小企业能力较强的银行在竞争中更胜一筹。”刘明康说。他表示,银行要更加注重对小企业和微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随着直接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大型优质企业融资将与信贷资金渐行渐远。商业银行必须严格坚守授信集中度底线,从“傍大款”、“垒大户”的传统发展模式中走出来。而近年来,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不少做得较好的银行2010年零售贷款已占到30%-40%。
同时他希望银行更加注重个人金融服务。 “适应个性化需求的个人金融服务,是新的利润增长点,”刘明康说,“值得期许的服务领域包括因应老龄化趋势,提供简单方便、值得信赖、长期具有正的风险调整收益率的金融理财产品;也包括因应国内中产阶层壮大趋势,增加全球资产管理组合多元化产品;更包括因应拉动消费的需要,在丰富金融产品以支持物质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时,创新金融产品以支持文化、旅游等精神产品的生产与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