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监察部:保障房建设成腐败沦陷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0日 23:15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陈锋 北京报道

  5月17日召开的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查办案件新闻发布会上,监察部副部长郝明金通报了20起被查处的典型案件。引人关注的是,在20起案件中,有多起涉及保障房建设。

  “这些案件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大力度,对十二五期间规模庞大的保障房建设工作加强腐败预防和重点监督,以免中央、国务院部署的这项民生工程沦为腐败高发新领域。”中央党校教授、著名反腐学者林喆说。

  保障房成沦陷区

  被通报的案件包括门头沟区建委原主任安凤奎在廉租房建设中受贿案。2006年到2009年间,安凤奎利用职务便利,在该区廉租房及相关工程建设中,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先后多次收受贿赂计人民币50万元,港币28万元。2010年12月16日,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三年。

  据法院查明,安凤奎案细节是,2006年9月,门头沟决定建设5万平方米廉租房,负责廉租房建设的安凤奎将此消息告知其朋友——伟创嘉业房地产开发公司法人代表胡某,项目由胡某公司开发。在建设过程中,胡某多次向安凤奎提出政府回购价太低,安凤奎答应想办法多给其结算工程款。其后,胡某与区代建办又签订了一份330万元的室外工程合同,区财政为此支付伟创嘉业公司489万元。事实上,除了150万元的挡土墙和土方工程以外,其他工程项目属于重复计算。胡某为感谢安的帮助,先后7次向安凤奎行贿45万元人民币和28万元港币。

  监察部通报的另一起涉及保障房的案件发生在江西省萍乡市。在该市21起工程建设项目中存在串通投标问题,涉及投标公司100余家,涉案标的金额计人民币2亿余元。其中,江西省新余市珠珊建筑工程公司、萍乡市桂兴建筑工程公司、江西启航建筑工程公司、九江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4家企业组织串通多家公司,采取“价格同盟”、“轮流坐庄”、“陪标补偿”、“挂靠垄断”等手段,参与了无专南路一期、安源廉租房等多个工程的招投标。

  “保障房建设出现了腐败的苗头,这是很可怕的。”中国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才亮谈其危害性时说,十二五期间保障房建设数目巨大,涉及面广,腐败一旦爆发,将使得这一民生工程受到影响,伤害中央政府形象,破坏社会和谐气氛。

  在中央进行房地产调控的同时,国务院部署了2011年建设1000万套、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的任务,保障房建设已经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令人遗憾的是,随着保障房建设工作的推进,与此相关的负面新闻不绝于耳。

  据本报此前报道,在住建部与各地签订军令状而保障房建设资金难筹的压力之下,有些省市已经开始采取变通的办法,鼓励企业自建保障房,以此冲抵政府的保障房任务。一些央企在自建职工房时,打起了建设保障房的旗帜。在一些地方,保障房的分配公平备受质疑。今年4月,深圳市住建局系统5位处级干部被警方带走,据报道可能跟深圳保障房分配中的腐败有关。

  前述王才亮主任对记者表示,从媒体报道和他掌握的情况来看,保障房建设在某些地方出现不良做法,如将交通极其不便甚至污染的地块开发建设保障房,民众对此充满怨气,这些地方政府的做法显然违背了中央政府要求大力建设保障房的初衷。

  “监察部通报的保障房建设中的腐败案,再一次显示,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滋生腐败。我们只有完善监管制度、强化反腐措施、创新方式方法,才能保障中央这一民生工程不偏离正确轨道。”反腐专家林喆表示。

  房地产腐败

  从监察部公布这20起典型案件中,出自国土部门的腐败案案值最高,房地产领域成为腐败最集中、最恶劣的领域。

  据本报记者统计,监察部通报的20起腐败案中,有11起涉及征地或房地产开发。对此,中国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才亮表示,房地产开发、征地卖地本身具有的暴利特征,是其容易引发腐败的内在原因,暴利加速了开发商与权力者的勾兑。在开发商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元的“金弹”前,官员很难逃脱捞一把就收手的贪念,腐败便层出不穷。

  “只要还存在漏洞,只要存在不透明,腐败就不可能完全消灭,作为房地产开发和工程建设的一个分支,保障房建设领域的腐败同样难以杜绝,我们希望有关部门有所作为。”反腐专家林喆说。

  而根据中央和国务院部署,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起始时间为2009年7月。记者注意到,在被通报的多起案件中,其发案时间早于2009年7月,亦被归入此次重大工程建设领域案件之列。

  有媒体同行指出,这些被通报的典型案件大多都在法院审结后即被公开,监察部此番通报意义不大,社会期盼纪委监察部门能加大查处和公开力度,及时通报最新查处的大案要案。

  “监察部集中通报典型案件的做法值得肯定,是一种创新。虽然一些案件可能已经公开过,但监察部此次通过分门别类地集中公布重点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其影响力更大,警示作用很好。”前述反腐专家林喆表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