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通胀压力难言放缓 全年走势或前高后低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3%,涨幅比3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但这一数字仍高于此前市场预期,通胀压力难言放缓。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昨日也指出,由于输入型通胀、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未来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记者 梁敏

  盛来运表示,由于蔬菜价格涨幅明显回落,4月份食品价格对整体物价上涨的影响有所减弱,这显示物价上涨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他指出,4月份CPI同比上涨5.3%,主要是受翘尾因素影响,翘尾因素拉动CPI有3.1个百分点,占同比涨幅的58.5%,而新涨价因素占41.5%。

  值得注意的是,4月价格上涨出现结构性的变化。数据显示,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力量中,食品类价格4月同比上涨11.5%,环比略下降0.4%;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7%,环比则上涨0.4%。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研究员袁钢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3月份以来,价格上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可以看出,非食品在新增因素里占比越来越大,并且今年非食品的权重又调高了,导致影响会更大一些。

  “非食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服务价格的上涨,这一点也表明劳动力成本以及收入的提高已经在CPI中有所反映。而随着收入分配改革的提速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非食品价格还会上涨,这也是今年通胀压力难以下降的重要原因。”袁钢明说。

  中金公司在研究报告中也指出,非食品价格上涨是影响未来通胀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今年剩下的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保持当前这种高于历史平均的增长趋势,则全年CPI涨幅可能达到5%,其中,三季度CPI同比涨幅仍将维持5%左右,四季度可能保持在4%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4月CPI涨幅略微低于3月份的5.4%,但就此断言通胀压力缓解为时尚早。盛来运昨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指出,由于输入型通胀、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未来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目前通胀压力较大,价格上涨的压力持续存在。从统计数据看,食品价格虽然仍保持11.5%的涨幅,却有结构性的变化,蔬菜价格大幅回落,但粮食和肉禽类等非蔬菜食品价格还在持续上涨,农产品供求压力未见消减。此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递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再到CPI的联动效应,以及工资上涨对价格上涨的影响也开始显现。“这种推动因素的变化需要注意,二季度通胀压力仍然很大。”

  交通银行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也指出,二季度每个月的同比增幅都保持在5%以上已经是共识。不过,他认为,下半年随着调控作用显现,食品价格继续回落,而随着美国QE2结束,输入型通胀压力预计也将有所缓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也认为,下半年翘尾因素会减少,而新涨价因素中,食品、住房等价格上涨会被控制住,通胀压力会趋缓。

  中金公司在有关研究报告中也指出,随着食品价格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涨幅逐渐趋缓,以及货币政策持续紧缩对非食品价格反季节性增长动力的抑制,全年通胀走势“前高后低”的可能性很大,预计5月-6月CPI同比增速稍高于5%,从三季度开始,通胀压力将呈现明显的回落态势。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