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策解读:十二五规划分论坛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5日 14:53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4月14号至16号在海南博鳌举行,此次大会以“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为主题,有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400位政要、企业管理者、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与会。15日13:00,分论坛“政策解读:十二·五规划”在国际会议中心一层东屿宴会大厅举行,以下为实录:

  何刚:各位朋友,非常高兴受博鳌亚洲论坛的委托,主持这一场非常重要的讨论会。我是来自《财经》杂志的何刚。这场讨论会的重点是政策解读“十二五”规划。我们今天非常荣幸的邀请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专栏)以及三位嘉宾,他们是:

  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劳伦斯·小格林伍德先生;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中国国际事务中心主任Barry NAUGHTON;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微博 专栏)先生。

  首先热烈欢迎四位嘉宾的入场。首先有请张平主任做“十二五”规划主旨演讲。

  张平:尊敬的主持人何刚先生,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与大家一起就中国“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进行沟通和交流。这里我先就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介绍一些情况,也谈一些看法。“十二五”规划规划纲要强调中国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是时代的要求,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无论是解决现存矛盾,还是解决新问题,都要依靠发展。在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发展本质要求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注重统筹兼顾,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特征。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成为制约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要障碍。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不断地破解发展的难题,才能应对已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个领域,我们要做到发展中促转变,转变中求发展。

  为了继续推进科学发展,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是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立足内需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充分挖掘和释放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既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支撑经济长期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和立足点。“十二五”规划要求,未来五年中国将继续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在建立扩大需求长效机制上下更大功夫。为挖掘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潜力,中国政府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的规模,规划提出五年内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万人以上;中国积极发展新型消费业态,促进文化、旅游、健身、养老等新型消费领域;中国政府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目标五年内使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由目前的47.5%提高到51.5%);此外,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逐步使中国国内市场的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当然,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提高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需求的供给能力,还是积极的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都需要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要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效益基础上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一方面,进一步明确政府投资范围,政府投资重点是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利设施、农业或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社会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国际创新、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等社会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另一方面,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投资进入各个领域,努力将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创新能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或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的必然要求。

  从国内来看,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症结在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当前,我国又处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阶段,城乡居民对消费产品的质量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也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产业升级。

  未来五年,中国将把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使中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亿吨以上;积极推进国际,建材、轻工、纺织业的调整,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促进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融合,尽快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力争在五年内使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国民经济中提高4个百分点,到2015年达到47%左右;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未来五年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我们将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优先的位置,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在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壮大一批新的增长极,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

  三是着力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体系。中国将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内在统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机结合,把解决好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完善制度和增加投入两个方面强化保障措施,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实施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在公共教育、就业服务、医疗发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统筹建设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加快建设收入分配格局,健全措施分配和再分配调解体系,合理调节国家、个人、企业之间的平衡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保障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和劳动生产力提高同步。未来五年,努力是城乡居民年实际收入增长达7%以上,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基本保障,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

  四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未来五年,中国将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全面落实节约优先战略,节水、节地、节材,节约各类资源,构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到2015年,实现国家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程度比2010年降低16%和17%;要加强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力争使资源的产出率五年提高15%左右;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建立水利和防灾减灾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实施互利共盈的开放战略。

  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的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十二五”期间,改革开放依然是重要推动力。未来五年中国将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大共建的力度,努力实现体制改革的新突破。

  一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主体地位。在大力推进国有经济的调整、加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机制的基础上,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深化价格改革,推进电价和水价的改革,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提高排污费的征收率。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生态成本的资源型产品形成机制。

  三是加快财税金融体制的改革,完善财政转移制度,推进资源税改革。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构建组织多元、风险可控金融体系。

  经过30多年发展,中国经济已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外开放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继续寻求和扩大同世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实现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角度和深度,协调推动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

  各位朋友,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包容的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市场容量巨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配套能力逐步增强,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我们欢迎各位积极参与到中国的发展中,共享中国繁荣发展的机遇和成果,谢谢各位!

  何刚:非常感谢张主任的精彩演讲,接下来有请小格林伍德先生,站在亚洲开发银行的角度,讲述如何看待和评价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如何给我们一些更好地建议和反馈?有请小格林伍德先生。

  小格林伍德:非常感谢各位。亚洲开发银行非常荣幸和发改委进行大量的合作,也参与到“十二五”初期规划当中,整个“十二五”规划起草过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动员、调动了数量极多的专家,既有国内的专家,也有国际的专家,进行了敏感问题的辩论。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到征求企业、学术界和媒体的意见,在方方面面都建立起了共识。从亚洲开发银行来说,我们学习到很多东西。

  根据“十二五”规划,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发生变化。尤其是,纲要中谈到的三方面失衡问题:社会不平衡;区域收入不均等、城乡收入差异;环保失衡的现象。

  刚才张主任谈到了宏观经济失衡的现象:中国消费过低,公共服务投资不足。同时,张主任也谈到解决方式:首先要转变增长模式,大力发展服务业;进一步增大研发投入,大力促进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社会失衡问题上,张主任提到进一步提高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新增4500万个就业机会;环保方面中国政府也设立了雄心勃勃的目标,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和能源强度,减少能耗,并且设立了更高的控制水污染的目标。这里,我认为有五点在实施“十二五”规划当中非常重要。

  首先,大力发展服务业是非常重要的要求。这就要求打破一系列准入障碍,允许外资进入到更多的行业。我们认为批发和零售行业的管制非常重要,此外,还有供应链和物流也是潜力巨大的两领域。

  第二,进一步促进非国有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中小型企业现在已经占到中国新增就业率的65%以及80%的创新。资本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改革也很重要,中国需要支持公司债市场与市场接轨,进一步鼓励创投基金的发展,我们要有一个更加稳定的股市。

  第三,社会非公有资金的投入,中国社保基金占到中国投入的38%,与同样收入水平国家相比(他们向医疗、教育的投入占到整个投入的50-52%),中国需要进一步提升对这些领域的投资。

  第四,减少能源和碳排放强度需进一步调整自然资源定价水平。现在中国能源和水价不是自由定价策略,中国要进行市场定价的改革。我们提议征收一定水平的煤炭税,从而促进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且投入到可再生能源当中。我们希望与中国政府进一步开展合作,尽我们所能发挥支持作用。

  何刚:谢谢张主任和小格林伍德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Barry NAUGHTON教授。

  Barry NAUGHTON:非常感谢!我想说尽管这是“十二五”规划,但其实这是中国的第二个现代规划,真正开始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我在这里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觉得来十二五规划中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一是所谓的议程重新平衡,像张主任所述,我们必须消除对国内消费的依赖性;规划当中另外一个重点是升级,这一点在规划当中得到重点强调。我们必须探讨一下这两个重点的关系。

  首先,是否可兼容?答案是可融合,本质上绝对可以兼容和融合。因为,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我们看到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上,一个主要的市场不断地推动创新的发展,而现在中国就发挥着这样的作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消费市场之所以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是因为中国发展政策存在一定的偏见。但另一角度讲也正是这种偏见(对资源的大量依赖)创造了世界顶级的公司。

  如果往前看,我们觉得中国的消费市场是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减少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偏向。我们来看一下自然资源定价,显然我们需要走向市场的定价,但我们需要意识到在短期,因为绝大多数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由国有企业提供,因此定价改革的影响就会使得收入的分配完完全全朝着我们所希望的相反方向走。因此,在自然资源定价上一方面要完成转型,另一方面要提高操作的壁垒,改变福祉、福利和税收的系统,确保资金流入家庭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十二五”规划规划的目标。

  另外我想提一点,两个不同的目标之间也存在着冲突,这种冲突和差异可以推动中国持续进步。我们看到,七个战略性产业当中有30多个次行业,充满着机遇。除此之外,中国很多省份都在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行业的目标,这意味着有上百个新的行业正得到了规划的鼓励和激励。当然,这是完全正确的。当然,我们必须要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赢家可以进一步扩张,输家可以排离出去,减少资源浪费。

  何刚:非常感谢Barry NAUGHTON从学者的角度对十二五纲要的探讨。我们知道中国的企业界非常关心“十二五”规划,中远集团为代表的中国巨型的跨过企业也是在中国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集大成者,下面有情魏船长给一些点评和反馈。

  魏家福:我作为企业家也参与了十二五规划在制定过程中的讨论,先学习了一步。我觉得中国“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从企业的角度,我对“十二五”规划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进出口贸易的转型。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外贸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发展和世界贸易成长的重要力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当然,还存在着注入进出口不平衡、贸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对中国外贸的冲击表面上是增长速度的冲击,但我认为更是对外贸发展方式的冲击。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的内需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进口增长逐步加快。过去发达国家老埋怨中国出口多、顺差大,现在中国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平衡进出口的问题,终于看到了一季度中国变成了进出口贸易的逆差国。此外,中国内需的贡献作用不仅表现在能源、资源的进口方面,还会体现在制成品的进口增长。前不久我们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对美国的国事访问,签订了450亿美元的大单,增加了美国就业机会。

  二、中国利用外资和走出去并重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拓展经济空间,不断地提升国际竞争力和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国今年实现了中国·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建立了有19亿消费者的世界上最大自由贸易区。在市场的相容性和互补性方面,拉美地区成为了中国的投资点,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投资总量占到了中国在海外投资的13%,同时也成为中国企业商贸投资的主要市场。当然,昨天刚刚结束的金砖五国的领导人会晤,也必然会带来相关国家的双边、多边的贸易增长和海运需求。

  三、调整扩大内贸、内需方面。从供给方面来看,国家制定供给潜力巨大,劳动力供求关系虽然发生变化,资源的总量依然是丰富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大大加强,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同时,高素质的中国人力资源的优势进一步形成;从需求来看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较大的空间,特别是城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从2000年至2009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量达到了3.83万亿美元,中国经济的增量对于世界贡献率已经达到了15%,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贯彻落实将使中国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大的发展动力。我可以告诉发达国家的投资者们,这个时期是你们到中国来进行西部大开发、内地再投资最好的时机,你可以通过对中国内地的投资分享中国的红利。我们对此充满信心,谢谢大家!

  何刚:在这里非常感谢张平先生、小格林伍德先生、Barry NAUGHTON和激情澎湃的魏船长。非常遗憾大家没有吃到午饭,但希望今天的论坛能够给大家带来精神盛宴。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