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障房建设迈入规模化和制度化阶段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2日 11:38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张楠):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关系着每个中低收入者的切身利益。让人人有房住,成为今年中国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突出重点。1000万套建设任务、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保障房建设的大段阐述,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王大成:“现在很多人不愿意把土地建成比较廉价的保障房。作为政府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这种倾向。在国土规划上、在国土土地的分配上,也要拿出硬性的指标。”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现在银行需要和地方政府和有关方面,包括和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共同来研究一个合理的、有效的保障房建设的资金供应的一种方式。”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人民币,而这些钱仅是这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成本。如何解决建设保障房的资金来源,更为公众所关心。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表示,保障房建设所需的资金,中央和地方政府将提供约5000亿元,其余由社会机构、被保障对象和相关企业自筹。

  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发表了他的看法,他建议利用保险资金支持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这不仅有利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收益,也有利于保险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中国城建控股集团总裁于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就此提出了他的看法:“怎么样才能解决保障房资金的问题,从长远看仍然是要走产业化道路。我们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公共交通公司,为什么我们这个城市不能有一个公共住房公司呢。”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表示,中国将尽快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的投融资机制和运营机制,以保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齐骥:“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地方政府要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在财政预算中要列支一部分。我们正在研究,很快会制定金融机构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特别是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政策。我们也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来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资金来源问题之外,任务化的保障房建设并非长久之计,尽快加强立法和建立长效机制,明确保障房的土地政策、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保障资金来源、专门管理机构的建立和权力的划分,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种专门机构之间的权责划分,明晰准入和退出的标准,才是根本之道。

  过去五年,中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体现在数量增长上,保障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除了之前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外,一种新的保障性住房形式——公租房也进入到大家的视野。它标志着住房保障开始从低收入群体逐步转向中低收入群体。

  重庆市一直是中国推动公租房建设的代表。在未来,还将继续加大公租房的建设力度,尽量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重庆市长黄奇帆(专栏)介绍了重庆公租房建设的规划:“在去年,我们开工建设了13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同时我们也策划了3年一共要建40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如果一个居民分配20平方米的话,4000万平方米应该能够满足200万居民的居住。”

  做好保障房建设,需要更多、更细致的考虑和民生关怀。住房困难户都是城市的中低收入家庭,每个月多增加几十元的交通费,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每天多花费一两个小时在上班、上学、求医、买菜的路上,对这些家庭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所以保障性住房要有完善交通、社区的配套设施,让居民居住更便利。

  让人人有房住,不应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十一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入保障房建设规模化、制度化的新阶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