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抓住稳物价的“牛鼻子”——代表委员解析评点国家稳定物价政策
记者黄深钢、刘铮、岳德亮
怎么让在“最后一公里”高涨的菜价落下来怎么不让“蒜你狠”“糖高宗”再掀波澜物价问题关系到千万家庭,也紧紧牵动着代表委员的心。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与网民在线交流时提出,解决物价问题最重要的措施是四个方面:控制货币流动性、努力发展生产、搞好流通、管好市场。代表、委员就这四大措施进行了点评。
举措一:控制货币流动性
解决物价问题要控制货币流动性,也就是管好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告诉记者,现代市场经济中,物价都是用货币来表现,货币因素对于物价上涨具有重要作用。但也不能由此判断一切物价上涨都是由货币偏多和货币政策放松所引起的。物价上涨除了与货币因素有关外,还受供给冲击、成本推动、输入型通胀、理顺资源产品价格等因素影响。
“随着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和央行流动性管理的持续加强,货币因素对物价的推涨作用将减弱,并逐步转变为稳定物价的积极因素。”杨子强代表说。
杨子强代表认为,如今的货币政策,正在体现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状态向常态回归的要求,有利于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特别是彰显了国家把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治理通胀的决心。
举措二:把米袋子、菜篮子当作头等大事抓
为抗击今年北方一些小麦主产区的特大旱情,中央政府花了129亿元支持抗旱浇水。努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是政府稳定物
价的基础性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市长邵占维告诉记者,杭州市已经提出了4%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要确保完成这个目标,就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我们要保障粮食良种率在100%,大力推广测土配方试点,适当集中土地提高综合利用效益,改良耕作方法提高机械化程度,积极扶持发展农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鼓励农业生产大户在市场中亮身份、创品牌、保安全。”邵占维代表说,要建立严格有力的督查落实机制,并将“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建设任务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综合考核和新农村建设考核。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庆育说,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是稳定物价的“定心丸”。价格上涨压力越大,就越是要真金白银地加大对农产品生产的扶持力度,让供应充足的市场使百姓安心。
举措三:要搞好流通
在杭州市西郊有个双龙农贸市场,相距3公里左右还有一个嘉绿农贸市场。记者曾在两个农贸市场发现,同样的毛毛菜,大尖椒和黄瓜,双龙农贸市场的价格分别为每斤1.6元、2.2元和1.8元,在嘉绿农贸市场,价格就分别直升为每斤3元、4.5元和3.5元,涨幅翻番。
目前,农产品流通环节是整个流通环节最薄弱的,流通环节搞得不好会使物价上涨,流通环节过多还会造成农产品的浪费。
“要抓住菜价上涨的‘牛鼻子’,”全国人大代表、温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林燚认为,必须解决蔬菜从菜地到菜场的“最后一公里涨价”问题,加强重要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着力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这就要求政府出台进一步发展配送制的政策,鼓励农业大户向农贸市场、超市直供货源,“使农民成为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受益者”。
举措四:要管好市场
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使市场有序发展,是针对当前通胀预期增强的有效应对措施。管理市场主要是采取经济和法律的手段,但也必须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通胀预期比通胀本身更可怕。一些游资投机炒作,对此要加强管理,严厉打击。这样不但稳定价格,而且稳定百姓的预期。
迟福林建议,建立“菜篮子”和“米袋子”商品市场监控制度,主管部门要定期分析形势,及时采取对策。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乱纪行为,保护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管好市场要有充足的物资储备做保障。要健全主要农副产品储备和应急机制,落实粮、油、肉、蛋、菜为主的生活必需品应急储备,确保市场供应不断档、不脱销,重点做好灾期、淡季、重要节日的保供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