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佑民:说说苹什么的道理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2日 17:20  陕西日报

  李佑民

  去年网上出现了“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之后,秋季又冒出了“苹什么”热词,表达了网民和消费者对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的不满和焦虑。

  “苹什么”特指苹果,意思是指责价格凭什么涨那么高。往年苹果采摘季节,收购价格一般在上年基础涨价20%左右,去年秋天就怪了,竟然一下上涨了60-80%。产业链的上端涨价,必然传导到市场终端,在农贸市场、超市上,苹果价格竟较上年涨价2元多。网民指责“苹什么”是有道理的,仅一年间,苹果质量就大幅提升了?苹果市场供求关系真就那么紧张了吗?显然都不是!

  春节是我国一年中最旺的市场,今年却一反常态。节前商家等呀盼呀竟等来一个冷冷淡淡、门可罗雀的结果。春节市场苹果价格不但没升,反而出现明显下降,一直到过了年,价钱一蹶不振,越掉越多,令商家叫苦不迭。何以如此反复呢?是经济规律使然。

  大家知道,从商品走出生产基地,最终到零售市场,大多要经过生产、批发运输、再到市场终端,每个环节的驱动,都须有一定的利润保证,若一个环节利润太薄或受到挤压,必将最终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本年度苹果市场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去年秋收获季节,受通胀和其他因素影响,在生产环节果农的一端,获得了超额利润,挤压了中间环节应得的利润,中间环节要盈利,势必要转嫁到终端消费者身上,当消费者不接受,必然回压到中间商,最后导致从事贮藏业的中间商发生亏损。

  中间商的亏损绝非机缘不好。本年度果农卖得好价钱,也不可盲目乐观、津津乐道。从本果季市场现象中,大家都不妨认真思索一番,从中学习一些长期受用的东西,这是最重要的。今后市场还可能出现始料不及的问题,但有一条是不变的,那就是由生产、中间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市场链,只有上端给下个环节留足利润,市场才能健康发展。果农要获利,就要设法从提升商品质量,满足市场对品种多样需求中获得。中间商和终端商要从诚信和周到的服务中获得最大利润。唯此,大家共同依存,共同发展,才能杜绝消费者和网民“苹什么”的问责。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