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历年来政协一号提案回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2日 06:59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

  回顾历年来的政协一号提案,不难发现其涉及的主题往往与当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保持着高度的契合,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最终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和政策效应。而也正是其对社会现实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才使得一号提案如此受人关注。

  2006年:两税合并

  2006年的一号提案是民建中央提交的《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该提案议题直指“两税合并”,系统、深入地反映了该项税制所存在的问题,而且还提出了十分鲜明的建设性建议。此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两法合并,并于2008年开始执行。

  2007年:保障房建设

  2007年的全国“两会”上,房子问题成为政协一号提案的主角。在这份由民革中央提交的《关于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议》的提案里,“居者有其屋”既是讨论的前提,也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该提案呼吁政府加快构建住房保障体系,引起当年房地产重大调控政策出台,连续上涨多年的房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此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刺激政策,最终导致那轮房地产调控半路下车。但无论如何,2007年一号提案锁定房市、紧贴民生的做法都是值得称道的。

  长期以来,高房价始终是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围绕楼市的“口水战”始终没有停止过,但现实却是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城市的房价都在公众和舆论的一片指责声中节节走高。 居高不下的城市房价已不仅仅是众多购房者关注的民生话题,而且成为这个变革时代里一个影响深远的社会性话题。

  2008年:资本市场

  2008年“两会”上,民建中央提交的《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税收政策》,以“一号提案”的身份亮相。

  这份从2007年5月就开始酝酿的提案,在分析当时中国资本市场税收政策六个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应该“建立起多层次、多环节、协调征管、体现公平的资本市场税制”。可以说,这既充分切中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又体现了考虑的全面性。

  对于这一年的一号提案,历史也给出了十分中肯的评价:2008年,刚刚送走中国资本市场“大裂变”一年的中国股市,面临深幅调整的关键时刻,这份“一号提案”有效促进了股市的平稳健康运行。

  2009年:就业问题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经济环境更加严峻,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当时,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就业艰难成为民生之困。致公党提交的《关于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就业问题的提案》成为政协“一号提案”可谓正当其时。之后,围绕“就业难”问题,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从而大大缓解了就业压力。

  2010年:低碳经济

  2010年全国“两会”一号提案锁定低碳,意外之余又觉理所当然。之所以意外,是因为这一提案能在收入分配、高房价等一系列热点话题中最终成为一号提案实属不易;之所以理所当然,则是因为低碳被定为一号提案,表明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过去的 2009年,经济成功“保八”,但更多有远见卓识者认识到,单纯依靠投资拉动、依赖消耗大量资源能源的发展将难以为继。九三学社提交的《关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建议》能在众多热门话题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一号提案并非偶然,其背后蕴含着中央经济工作重心转向调整经济结构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一重大战略方针的契机,更是在随后掀起了“低碳经济”概念的热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