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钢协称铁矿石价格被操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4日 14:57  北国网-辽宁日报
在山东日照港,工作人员卸载来自澳大利亚的铁矿石。 在山东日照港,工作人员卸载来自澳大利亚的铁矿石。

  2月2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表示,协会最近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目前铁矿石市场存在明显的价格操控问题,建议对铁矿石实施国家战略储备,以实现行业平衡发展。这是中钢协21日高层换血后的首次表态,这是否也预示着中国铁矿石谈判将开始艰难转身。

  随着新领导班子的上任,因主导铁矿石谈判而一直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中钢协究竟将在矿价博弈中扮演何种角色,也成为备受外界关注的焦点。

  高层“换血”备受关注

  2月2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进行第四届理事会换届选举,会上宣布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和秘书长单尚华卸任,首钢董事长朱继民将接替武钢总经理邓崎琳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担任中钢协会长,宝钢董事长徐乐江将在2013年至 2015年期间担任会长。中钢协副会长张长富将兼任秘书长,同时新增加一位副会长,由原国资委规划局局长王晓齐担任,他将接替罗冰生的工作。此外,原钢协市场调研部主任陈先文也将从中钢协离职。

  过去几年来,陈先文与单尚华、罗冰生一直是中钢协负责铁矿石谈判、钢铁产业政策制定等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们见证了铁矿石谈判从无到有、从长协变季度以及指数化的全部历程。有媒体分析,他们的共同离任,意味着中国铁矿石谈判与一个时代的告别。

  因为与广受注目的铁矿石谈判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此次中钢协高层大换血也备受业界关注。

  2月22日,换血后的中钢协首次表态认为,目前铁矿石市场存在明显的价格操控问题,建议对铁矿石实施国家战略储备,以实现行业平衡发展。据中钢协介绍,目前我国是铁矿石第一进口大国,进口量占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75%左右。与此同时,全球三大矿山在全球铁矿石贸易中占据垄断地位,并推动价格连年上涨。受铁矿石价格上涨的挤压,中国钢铁企业的利润率连续下降。中钢协副秘书长吴新春表示,目前,铁矿石价格被操控的迹象明显,去年9月以后,我国进口铁矿石数量不断攀升,然而生铁产量却处于低位,与铁矿石进口量不匹配,超量进口明显。与此同时,国际上不断炒高中国的粗钢产量,铁矿石价格也从去年年底开始被推涨,目前铁矿石现货价格正攀升至200美元/吨的历史新高,指数价格也达到约180美元/吨。

  “事实上,去年我国铁矿石进口平均价仅128美元/吨左右,今年一季度的进口平均价为150美元/吨左右,而现在指数价格已达180美元/吨,可见铁矿石供应方正试图把气球吹得越来越大,以增加钢企的不安全感。 ”吴新春分析道。

  吴新春还表示,铁矿石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从法律和政策上明确其战略储备非常必要,“建立国家战略储备是为解决行业平衡发展问题,而非收益问题”。吴新春建议国家设立专门机构管理铁矿石储备工作,研究并制定铁矿石战略储备的方针、政策、制度与运行管理等体制。记者了解到,去年,中钢协和全国14家大型钢企的负责人曾就铁矿石对钢铁行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向国务院领导反映情况,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将铁矿石保障提升到国家资源战略角度进行研究。

  谈判劣势难以改变

  多年来,钢铁企业单独与国际矿山企业进行谈判未能 “成功”,2009年,为了改变这一被动的局面,相关政府部门直接放权中钢协全面协调铁矿石谈判。这一年,单尚华成为谈判的组织者和主持者,并在铁矿石谈判中以风格强硬而闻名。

  有业内人士对媒体表示,如果仅从结果来看,很难说罗冰生和单尚华在任时的中钢协是成功的,因为中钢协主导铁矿石谈判以来,价格逐年上涨有目共睹。 2010年,一年一谈的长协矿被三巨头摒弃;今年,关于矿业巨头拟用月度定价取代季度定价,甚至直接现货矿的风声又开始甚嚣尘上。

  但也有钢企人士认为,单、罗时期,中钢协大力打击国内倒矿行为,并且对杂乱的铁矿石贸易商进行整顿,同时也推动钢企通过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等,这些都对钢铁行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元老们”的离开或许意味着旧时代的结束,而“新中钢协”刚一诞生便要面对铁矿石谈判的困局。

  近日,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之一的必和必拓向钢厂发出了2月份铁矿石最新报价,由1月份的155美元/吨上涨至168美元/吨(离岸价)。如果按照澳大利亚到中国平均海运费7美元/吨计算,矿石到岸价格将达175美元/吨,将再创历史新高。

  有业内人士对媒体表示,此次调价行为是必和必拓对其 “实行月度定价”计划的明确执行。执行40年的年度定价基准体系解体后,季度定价仅在2010年执行一年又遭到解体,三大矿正以实际行动再次改变全球铁矿石定价的游戏规则。

  而工信部此前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去年,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从1月平均90美元/吨攀升至年末的145美元/吨,全年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128美元/吨,比上年上涨了40美元/吨,为此,钢铁企业全年多掏了大约1960亿元人民币。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下游需求持续不旺,高价矿石将使本就处在微利时代的中国钢企日子更加难熬。

  业内人士认为,中钢协虽然更换了主要掌舵人,但由于三大矿山的垄断形势很难扭转,铁矿石谈判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实质改变。

  新“中钢协”被期待

  不管怎样,对于整装待发的“新中钢协”,人们还是充满期待。

  有媒体分析,对于中国钢企来说,要想改变在铁矿石谈判中受制于人的现状、提升行业利润率的最具现实意义的途径,就是加快掌握海外矿山资源的步伐。而无论是海外并购还是国内开采,关键在于提高自给率。

  有知情人士透露,首钢朱继民及其继任者徐乐江所在企业都有丰富的海外并购经验,在海外有权益矿,而且“两人均有真枪实战的钢企管理经验,并与自己所管理的企业一同度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经历了钢铁行业低谷曲线”。

  另外,据报道,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前,中钢协曾对铁矿石定价机制提出了改革意见,称矿石指数应与钢材价格指数挂钩。这有可能成为更换领导班子后,“新中钢协”的一大工作重点。

  张琳就对媒体表示,“根据我国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针对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资源瓶颈,以及来自于国际金融市场压力,铁矿石期货甚至期权将会是钢铁企业或者国内矿石贸易商不得不操作的一环。”中国钢材网分析师田新晗也认为,“下一步就是在铁矿石变成指数定价时,如何使中国利益最大化。 ”

  □本报驻北京特约记者/肖 伟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