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部分城市限购令细则相继出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1日 15:00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楼市神经再次绷紧,牵动着众多买房者的心。据悉,全国不少城市相继出台限购令细则,并辅助多项措施调控房价。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房价的整体走势很可能量减价跌。有城市的房产开发和投资者开始处于观望状态,观望政府“限购令”的执行力度。

  南京:本市居民限购第三套房

  2月19日晚,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南京版限购令。即日起,对已有1套住房的南京居民家庭、能够提供1年以上(含1年)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可新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1年以上(含1年)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市区内向其销售住房。

  通知要求房地产市场执行差别化信贷税收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根据通知,南京市今年将全面启动实施《“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2011—2015年)》。今年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600万平方米、竣工300万平方米;储备廉租住房1800套;建设中低价商品房40万平方米;建设公共租赁住房50万平方米。

  南京市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胡光辉认为,南京限购令出台后,楼市销量短期内会下降,但上半年房价不会有太大变化。假如金融政策进一步紧缩,房贷政策收紧,银行对开发商的开发贷款资金也收紧,那么开发商在两头夹击之下,下半年的压力更大,开发商可能采取降价谋取销量。南京限购令提到“暂停在本市市区内向其销售住房”,说明这是短期政策,长期来看,限购令对市场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江苏365网络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邢炜表示,从市场成交情况来看,主体是刚需,该买的还是要买,市场不至于那么悲观,不会一下子掉进“冰窟”。从房价走势来看,今年整体的走势应该是量减价跌。

  “限购令之下,资金链紧张的公司并不是没有破产的可能。”南京同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广川说,当前开发商最需要、最可能做的就是控制今年的开发量,从而使自己的负担不至于过重。对于资金需求不是太急的开发商来说,可以将上市时间推迟到下半年,而那些亟需资金回笼的开发商则将接受考验,资金周转不畅的话,有遭遇破产的可能。在如此市场环境下,降价促销等现象在所难免。

  太原:

  二手房也纳入限购范围

  太原市政府2月19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意见》,将本地楼市“限购令”细化成了11条,其中将限购房屋范围从“新建商品住房”扩大到了“住房”,即购房人购买存量房也将按此政策执行。

  “限购令”明确提出,从2011年2月19日起,太原市原则上对拥有一套市辖六区住房的本市居民家庭(包括购房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能够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市辖六区住房的本市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本市辖六区住房的非本市居民家庭和无法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的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市辖六区内向其售房。

  对此,太原市的房产开发和投资者开始处于观望状态,观望政府“限购令”的执行力度。 据新华社

  哈尔滨:出台多项措施调控房价

  为做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哈尔滨市近日出台规定,采取增加土地供应,开辟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绿色通道等多项措施,调控房价水平。

  按照《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哈尔滨市2011年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总量原则上不低于前2年年均实际供应量。全市将进一步完善土地出让方式,采取“限房价、竞地价”方式供应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哈尔滨市还将结合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用地布局,推进建设重心向中心城区以外转移,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

  为合理把握供应时序,哈尔滨市对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保证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全市将严格控制高档商品住房土地供应规模、节奏,加强上市供应管理。此外,哈尔滨市将严格执行新建商品住房销售明码标价制度,监督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规定时限一次性公布全部批准预售房源信息,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

  据了解,哈尔滨今年将严厉查处炒买炒卖、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的行为。对违规销售、扰乱市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对拒不整改的,要依法从严查处,直至取消经营资质。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