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存款准备金率年内第二次上调 > 正文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回收流动性方面比较有效,但过于依赖准备金率,可能加大中国金融体系稳定性的风险
【财新网】(记者 霍侃)2月17日傍晚,央行宣布,自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今年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自2010年1月以来,央行已连续8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率将达到19.5%,中小金融机构准备金率也将超过17.5%。
对本次上调准备金率的必要性,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虽然1月M2增速低于预期,但信贷强劲增长,反映经济增长依然强劲,而且通胀压力依然较大,需要继续做好流动性管理。
2月和3月,央行公开市场分别有3520亿元和6680亿元资金到期,规模较大,也需要央行加大资金回笼力度。
春节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状况明显改善,为再次上调准备金率提供了时间窗口。春节前夕的1月,流通中的现金(M0)增加了1.35万亿元,春节后大部分现金将回流银行体系。7天期同业拆借利率已从春节前8%的高点,回落至2月17日的2.8%。
不过,美银美林证券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认为,尽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回收流动性方面比较有效,但过于依赖准备金率上调,可能加大中国金融体系稳定性的风险。
“当希望回收流动性、传递抑制通胀、控制信贷投放决心信号时,央行可以很容易地上调准备金率。但是,当市场面临短期流动性紧张时,央行不能灵活下调准备金率,因为担心向市场传递错误的政策信号。” 陆挺认为,1月下旬,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骤然紧张,7天期同业拆借利率高于8%,就是央行流动性管理不当的结果。
目前,大型金融机构19.5%的法定准备金率,早已超过中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17.5%的历史高点。那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上限吗?未来上调空间还有多大?
瑞银证券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在近期报告中指出,准备金率水平的国际比较意义不大,在发达国家,央行使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管理工具,存款准备金率仅出于审慎用途加以使用,且往往设定在极低的水平。
汪涛说,在新兴市场,存款准备金率也被用于宏观经济调控。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由于外汇大量流入,韩国的边际存款准备金率在一些时点从5%上调到30%。有拉美国家为了应对外汇流入,边际存款准备金率曾从20%一直上调到100%。
对于中国,汪涛认为,只要外部顺差继续存在、外汇储备继续快速增长,央行就可以将越来越多的流动性,锁定在存款准备金这个“池子”中,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轻松跨过20%,但不会对银行体系整体产生过度影响。
鲁政委预计,2011年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会上调至近23%的水平,但下半年上调的频率会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