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副总理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应用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0年12月20日)
各位院士、专家,同志们:
刚才,我们听取了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的汇报。匡迪同志简要介绍了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工作的有关情况,周济同志和生贤同志谈了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打算,江苏省负责同志和两位专家院士就成果应用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听了同志们的发言,很受启发。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历时三年,凝聚了广大专家、学者、环保工作者和有关方面同志的心血和智慧。研究报告共600多万字,数字、资料翔实,有的同志称之为当前我国环保工作和环境问题研究的百科全书。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战略研究成果的形成,正值“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冲刺阶段和最关键时期,恰逢其时,对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为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付出心血和智慧的专家学者、环保工作者和有关方面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一起交流讨论。
一、深刻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规划提出的主要指标特别是约束性指标预计能够基本完成,其中大家比较关注的也是规划制定之初担心较难完成的环保指标也已如期完成,2010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预计分别比2005年下降14%、12%。这集中反映出近五年来我国环保工作取得新的积极进展,对广大环保工作者和有关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国有13亿多人口,比发达国家11亿人口的总和还多出两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发达国家二三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集中显现。尽管我们的环保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环境问题依然是我国发展的瓶颈制约。这次战略研究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我国环境状况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现代化建设,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大。我们必须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对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确定了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明确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强调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明年环境保护工作作出系统安排。中央对新时期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是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和环保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是环保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
首先,环境保护是衡量是否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我国人口众多,环境承载能力相对不足,这是我国的突出国情。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而即使一个地方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但如果环境跟不上,与人们对蓝天、白云、清水、净土的期待还有差距,就不能说是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仿效西方发达国家靠掠夺资源、转移污染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不断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打好环境保护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第二,环境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环境保护贯穿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两大领域,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环境保护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需要。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处理得好,就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多赢;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影响社会稳定。现在,环境污染威胁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环境已成为群众信访的热点领域。这说明,人民群众越来越把环境质量作为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对环境保护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期望越来越高,诉求越来越多。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有效解决。
第三,环境保护是应对外部挑战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上新的发展理念不断孕育涌现,新的发展举措层出不穷,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一个重要趋势,日渐成为一种发展的主流意识。各国都在围绕绿色发展进行科技创新和科技储备。一些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建立绿色机制、绿色标准,把生态环保与贸易、发展等问题挂钩。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问题等,已经成为环保领域的新热点,成为各国博弈的新焦点。我国在能源消耗、碳排放数量上排在世界前列,已被国际社会推到了前台。我们要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复兴,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但如果不解决好资源环境问题,不仅国内发展难以持续,而且在国际上也会遭受挤压,影响我们发展的外部空间。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及早谋划,提前应对。
二、把节能减排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要看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通过环境保护,可以促进各方面更新观念、调整结构、提升水平,实现绿色清洁发展、节约集约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测量仪和助推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见到实效,基本的衡量标准就是生态环保的力度有多大、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是否降低。这次战略研究提出,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通过加强环保来优化发展,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生产方式,很有见地。我们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把节能减排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努力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十二五”期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要完善节能减排的指标体系。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列入约束性指标,把主要污染物减排扩大到氨氮、氮氧化物等,更加关注和重视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的环境指标。应当看到,节能和减排是有机联系的,强化节能指标有利于减排。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可以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现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到了70%,消费总量已达32亿吨标煤。未来我国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供应格局很难根本改变,发展清洁能源毕竟只能替代很小一部分能源供应,能源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如果依靠国际市场解决能源供应,不仅风险大、代价也大。要保证这么大规模的能源供应,既要加大能源开发的投入,又要确保国际国内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还要做大量的外交努力。因此,我们始终要把节能放在优先位置。
第二,要加大“两高一资”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这方面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必须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如不淘汰落后,仅靠提高发电绩效,采用脱硫、脱硝等手段减排,需要付出较高的经济成本。现在一些污染重的产能,有从城市向农村、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现象。一些地区在招商引资中,承接了大量落后产能,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触目惊心。要切实改变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防止污染转移,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国家要对中西部地区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中西部地区也要发挥后发优势,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第三,要把环保理念和措施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广泛推广节约环保的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力推进企业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带动企业效益增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从需求侧减缓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第四,要培育壮大绿色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技术应用等绿色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有着巨大市场前景的产业。我们完全有条件把这些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科学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市场做大,把产业做强。
三、把环境保护作为惠民生促和谐的基本任务
好的环境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保护环境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领域,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财政实力的增强,现在已经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时候了。必须秉持发展为民、环保为民的理念,痛下决心,切实解决好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的环境问题。
人的生存离不开水和空气,食品安全和土壤紧密相关。水、空气、土壤的环境质量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是目前最主要的三个环境问题。这次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把水、大气和土壤作为重点专题进行攻关,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坚持科学有效的做法,增加水和大气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努力改善水环境和空气质量,特别要保障饮用水安全。农村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近一半来自农业污染源,农药等污染问题也影响食品安全,人民群众对此十分关注,要求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诉求非常强烈。要采取“以奖促治”等一系列有力措施,着力解决农村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近年来,重金属等新的污染不断凸显。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明,全国废水废气中重金属排放量不小。重金属污染具有潜伏性、累积性、高危性等特点,风险隐患会长期存在,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甚至影响下一代。对此,我们绝不能迟疑应对、等闲视之,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综合施治,尽最大努力减少重金属污染危害。
近年来,发生了多起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很大。这是粗放型增长的必然结果,是环境问题长期积累的破坏性释放。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重视防范环境污染事件。要切实加强事前预防,突出排查风险隐患,加大整改力度,健全应急预案,充实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同时,要做好事中应对和处置、事后评估和修复等工作。
四、把完善机制作为深化环保工作的突破口
小智治事,大智立法。健全的体制机制,是推动环保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解决环境领域的一些根本矛盾,必须从完善制度上入手,这方面的潜力还很大。这次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在制度建设上花了很大精力,形成了一系列好的建议,要抓紧论证吸收。
健全体制机制,有许多事情需要做。首先要切实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各级政府是辖区环境质量的责任者,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者。一方政府保一方平安,就应保一方生态环境,保一片蓝天、一汪清水、一方净土,这是地方政府应尽的责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善政绩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使地方政府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刚才有专家谈到,现在环保体制不顺、人员不足、能力不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还存在“废水靠看、废气靠闻、废渣靠摸、噪声靠听”的现象。各级政府要加大治污设施建设和环保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提高环保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切实加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千差万别,部分企业守法意识薄弱,偷排漏排现象还比较突出,仅靠在线环境监测难以有效防范环境违法行为。必须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从根本上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要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让守法的企业在经济上受益,违法的企业在经济上付出沉重代价。要深入研究“谁污染、谁付费”机制,加快推进资源税费改革,健全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环保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形成环境保护的有利氛围和强大动力。要通过深化改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障我国发展的可持续性。
五、把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的成果转化好应用好
新的时期,环境保护的任务紧迫而繁重,需要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式。这次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汇集了多部门、多行业、多学科的力量,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吸收先进理念的基础上,从战略层面提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研究的全局性、前瞻性、创新性都很强,对环境形势、战略方针、目标任务、实施路径、政策措施等,都有新的认识、新的突破。
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要把研究提出的新理念、新战略切实转化为可操作的新举措、新政策,将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到法律层面。现在,各方面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要充分吸收应用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举措。这是对专家学者们的尊重,更是对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尽心尽力的体现。
我相信,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在“十二五”规划中得到充分运用,将有力地推进“十二五”规划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各位院士、专家长期致力于环保科研与实践,是环保领域的领军人物。希望大家把这次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作为新的起点,博采众长,创新求实,为党中央、国务院更好地发挥决策参谋作用,向各有关部门提出更好更多有价值的建议,为我国环保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