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方烨实习生 张彬 北京报道
国家统计局20日公布,初步测算,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3%。从具体指标来看,2010年4季度GDP同比增长9.8%,一改之前逐季下滑态势。但是2010年12月份CPI上涨4.6%,高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预示未来物价上涨压力仍较大。据专家预计,今年我国有可能同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以控制通货膨胀。
评价
经济成绩令世人瞩目
“(2010年)我们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在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这样评价2010年中国的总体经济走势。
马建堂所说的复杂环境主要包括:2010年我国面临严峻的各种自然灾害;宏观调控既要保持国民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又要防止可能出现的经济过热状况;世界经济不平衡、不协调矛盾突出。
然而在这样的困难面前,2010年中国经济却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首先,经济增长趋稳。马建堂说,2010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经济出现过热的苗头;二季度回落到10.3%,又有人担心“二次探底”;然而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科学应对下,三季度增长9.6%,第四季度增长9.8%,中国经济保持了比较平稳较快的发展。
其次,农业基础加强。去年粮食产量实现七连增,连续四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的水平,给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把物价控制在预期范围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经济结构有所优化。2010年内需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在92%左右,投资、消费对经济的推动更加平衡;包含新兴战略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6.6%,增速比2009年加快了8.9个百分点;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中西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0年和整个“十一五”期间的节能降耗目标基本上可以实现。
最后,民生显著改善。新增就业人数大幅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10.3%的增长率水平相对适中:既高于2008年后半年与2009年的增长水平,表明我国经济已经有效去除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又低于前两年经济运行趋热时12%左右的水平,表明我国经济已经开始摆脱靠高增长率发展的模式。从历年的数据看,10.0%左右的增长率应该接近现阶段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所以这个增长率水平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
信心
控制物价上涨有条件
从公布的数字来看,CPI仍然存在上涨压力。2010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4.6%,虽较11月份的5.1%有所回落,但是仍高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4.2%至4.3%的水平。然而马建堂表示:“我们要对2011年物价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内有充分的信心,因为我们有能力,也有这个条件。”
马建堂说,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回升向好,中国的CPI在2009年年末也开始由负转正,而且在2010年呈现出逐季加快的趋势。面对这种变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去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尽管四季度的物价水平仍然偏高,但是12月份的CPI相对于11月份,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都出现了明显的回落。
展望2011年,CPI既存在着上涨的压力,也存在着可以调控的有利条件。从上涨的压力来看,比如若干发达经济体采取量化宽松的政策,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再比如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近两年来累积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也比较多;再加上2011年的翘尾因素有2.6个百分点左右,还有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成本的上升等因素,使得2011年中国物价确实有上涨的压力。
但是同时还要看到,我国也存在着把今年的物价上涨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内有利的条件。第一,粮食连续七年丰收,库存有数千亿斤,这是稳定物价非常重要的基础。第二,工业领域,特别是制成品领域,总体上还是一个供大于求,生产能力过剩的格局。第三,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决定2011年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实时调整有利于控制货币的流通量。
对于通胀问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0年CPI同比上涨3.3%,比预期的要高点,原来预计的是年中到高点。今年通胀的压力在加大,但是当前全球经济并没过热,CPI涨幅不可能比2008年还高。预计上半年在5%左右,下半年回落到4%左右。
压力
今年面临三方面挑战
展望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马建堂认为是希望与困难同在。
说它是希望之年,主要是2011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格局没有变化,而且当下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结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此外政府已经确定了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些都有助于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
然而面临的困难也是三方面:物价上行压力比较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需要下更大的力气;以及国外经济的不平衡对中国将造成影响。
物价问题恐怕是今年中国经济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中国未来面对的通胀压力会是核心CPI上涨。食品价格容易控制,但是非食品价格上涨是难控制的。中国CPI上涨的压力是长期存在的,预计2011年CPI同比增长4.6%,以后几年增幅也都可能达到3%至4%。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CPI大部分预计是上半年高下半年低,我看上半年高下半年可能会持续高,或者不排除创新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困难也不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在调结构和保增长方面,2010年由于过多强调了保增长,所以调结构做得不够。尤其是在货币政策方面应该及早的实行货币政策正常化,这导致了当前经济增速比较高,通胀率也比较高。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华如兴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现在各个地方都在开‘两会’,大体我的感觉是许多地方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都偏高,按照这样的情况中国经济又可能过热。GDP增长速度今年应该回调一点,这样可以减少结构性矛盾。”
来自国际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桂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目前国际经济情况还不是很稳定,虽然美国情况有好转,但是欧洲的情况还不太明朗。”
调控
多种货币手段可能同时发力
由于中国今年面临的最大经济问题是物价上涨,所以多位专家预测国家将采用货币手段加强调控。
交通银行预测,2011年上半年可能出现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三率”携手控制通货膨胀的局面。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金融体系总体流动性依然较为充裕、信贷需求较为旺盛以及资本流入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准备金率上调仍显迫切,但考虑到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措施可能实施并设定过渡期安排,预计2011年存款准备金率统一上调和差别上调将会同时进行,其合并影响程度至少相当于准备金率统一上调4次、每次0.5个百分点左右。
在2011年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利率仍有上调的必要,预计2011年底之前,存贷款基准利率有可能会上调2次至3次,每次0.25个百分点。2011年公开市场操作继续灵活进行,总体方向会偏向净回笼资金。
人民币将维持渐进升值的态势,幅度略有扩大,预计全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在5%左右,并仍将呈现明显的双向波动、富有弹性的走势。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预计:春节后还将有1次至2次准备金率上调和1次加息。
除了货币手段,行政手段也不可缺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研究员李建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强调,调控物价还要加强对食品炒作方面的监管。他说,针对价格监管的“国16条”还应该继续坚持落实。同时应该鼓励农业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