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楼市调控形势更加严峻
□本报评论员 李俊
本周是年内最后一周,年终盘点楼市,不免让人既揪心又纠结,房价逆势上扬,百姓愿望一再落空。
据媒体公开报道,截至12月26日,今年上海全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约933万平方米,较2009年全年成交量1764万平方米大减47%;新建商品住宅全年平均成交价已突破2万元/平方米大关,达21507元/平方米,比2009年大涨33%。
来自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的最新报告显示,至12月24日,上海今年已成交566幅土地,获得的土地款收入达1475.77亿元。另据规划土地局网站显示,从今日起至31日,本市还有8幅经营性用地出让,总出让面积为52.6万平方米,总出让金额为40.2亿元。如无意外,今年上海“卖地”款将突破1500亿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而今年全国的土地出让金,有望突破2万亿元。
本周还传来消息,在国土资源部下达严控土地价格指令之后,北京、广州、武汉、青岛等地的楼板价不断被刷新,甚至连浙江义乌这样的县级市,楼板价居然也达到了3.5万元/平方米。
这意味着经历了今年最严厉调控后的国内楼市,不仅没有达到人们预期中的回落,反而出现了上涨;而年底的楼板价被不断刷新,也意味着明年的房价上涨趋势已基本显现,楼市调控政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首先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有增无减。已经尝到甜头的地方政府,尤其是二三线城市,正在重复一线城市的轨迹,采取种种措施,推高地价、推升房价,“土地财政”无疑是高房价的首要因素。尽管中央政府反复强调严控土地,但在这轮博弈中,地方政府不仅充耳不闻,还愈发变本加厉,从各地反复出现的拆迁案例中可见一斑。 “土地财政”不除,房价就下不来。
尽管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不断严厉指责“土地财政”,但存在了多年的“土地财政”,造就了 “征地—卖地—收税收费—抵押—再征地”的滚动模式,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是最大的受益者。要维持这一模式,就要压低补偿标准征地,再通过拍卖等方式高价出让。房地产业是这一模式的下游出口,城市购房者最终为高房价买单。在这一利益链中,地方政府不但是征地的大买家、土地出让的大卖家,还是收支的大账房。
宏观上看,尽管主流观点认为政府明年还将通过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再次加息来收紧流动性,但在人民币升值和近两年货币超发的背景下,过剩流动性很难根本性缓解,升值和加息的叠加效应甚至还会再次引来较大规模的热钱。在“负利率”仍然持续的状况下,普通百姓要想战胜通胀,可供选择的投资渠道并不多。在普通百姓眼里,投资房产自然成为最行之有效的选择。从年末的房市“小阳春”来看,买房抗通胀的心态显露无遗。
温家宝总理上周六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人民表态,一定要在任内把房价调整到合适水平;李克强副总理昨天还指出,住房是民生之要,要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中央政府的决心显而易见,但所有这一切政策措施的实施和落实,最终还得依靠各地政府。而年末各地地王的再现,显示地方政府的博弈架势已然展开。
房价的走势牵动成千上万普通百姓的心,良好的愿望在政策博弈面前始终显得很渺小,调控政策的延续固然可喜,但如何面对新问题,恐怕还得要有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