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雎国余:通胀失控引发社会不稳 调控过猛影响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3日 19:17  《财经网》[ 微博 ]

  【《财经》记者 杨倩】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雎国余教授近日在“北大IT助力产业升级与投融资高峰论坛”上表示,全球经济复苏比预料的要慢、要严峻,包括“全球经济不景气、严峻的经济环境和出口形势”等七大因素或制约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他呼吁要居安思危,以“清醒的头脑”面对当前中央政策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雎国余表示,虽然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但国际经济仍然处在漫长的复苏、调整过程之中。针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雎国余提出了可能出现的七大制约因素:

  第一,通过全球经济快速的复苏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而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二,中国周边的经济环境和出口形势仍然严峻。雎国余指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对中国实施了越来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并且通过不同手段对人民币升值施压;东北亚局势也给中国带来周边环境的压力。而中国经济方式的转型也是需要时间的。“出口对于中国的经济拉动作用仍然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即便从外需拉动转移到内需拉动它也需要时间。”

  第三,未来几年,不可能再像去年那样通过大规模资本的投入,拉动投资需求的上升,以容忍泡沫的产生来拉动GDP的增长。“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6.5亿,像打开洪水的闸门一样涌向市场,房地产、资本市场、资本价格一路上升都是靠资金的拉动,这并不是宏观经济的根本好转” 雎国余说,“想要长远发展,未来几年我们不可能通过像这样的办法拉动GDP增长。”

  第四,雎国余指出要切实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就会影响传统方式的增长,也会影响GDP的增长,同时对环保的投入并不会形成当年的经济效益,但确必须要保证投入。

  第五,未来几年不可能再通过大规模的资产投入,容忍大城市房价的快速上升,来拉动相关产业和GDP的增长。他表示,如果继续容忍大城市房价一路上升,形成泡沫,一旦泡沫将会形成国民经济硬着陆,或重复日本8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悲剧。“房价不调控的话,如果泡沫一旦泡沫将会带来国民经济硬着陆,后果是严重的,但如果太从紧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使一系列相关产业受到影响停滞发展。” 政府处在 “两难”境地之中所以,中央“要遏制某些大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某些大城市,不是所有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不是不涨。

  第六,要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保证社会福利。比如救济金、失业金、社保水平的提高,它可以形成个人收入形成内需需求,拉动GDP增长。

  第七,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要加大社会储备。“我们知道社会储备它对社会财富的扣除,本身并不会形成GDP的增长,但是这方面的投入我们要加大,不是说备战备荒为人民,是要居安思危” 雎国余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雎国余预测12月份的CPI数据在5%左右。指出对于CPI的上涨没必要惊慌失措,但要引起足够的警觉,他预测由于外部帐款加大通货膨胀的进一步加剧,明年年初会有一到两次的加息。

  他认为政府处于两难境地。“通胀一旦失控将会对国民经济带来很大的冲击,而且进一步影响中低收入整个社会居民的生活水准,会引起社会不稳定。可是如果调控力度过大又可能会影响经济的增长,并且可能造成境内跟境外利差进一步加大,从而可能会刺激更多的“热钱”进入中国”,雎国余称。

  对于改革开放32年的发展,雎国余认为“发展的速度太快,并且是粗放式的发展”。他指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得不看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的内心世界,各种矛盾、各种摩擦,生态平衡被破坏的问题凸显出来,包括人与人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凸显的问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特殊表现,腐败和社会治安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了。他表示,“在取得巨大的物质成果的时候,我们的精神文明如何推进”值得深刻反思。【作者:《财经》记者 杨倩 】


    新浪声明:本文为《财经网》授权新浪财经中心(财经、科技频道)转载,并未授权新浪网合作伙伴转载,如新浪网合作伙伴擅自转载构成侵权,责任自负。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