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五粮液因一句“为满足消费者的身份需求”的涨价理由而被指“雷人”后,日前,另一白酒巨头贵州茅台宣布提价20%,其提价理由同样“雷人”:为更好地统筹兼顾好国家、消费者、企业、经销商和投资者等各相关方的利益,同时考虑到本公司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原辅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等因素,公司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适当上调产品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为20%左右。(12月17日《京华时报》)
荆楚网:茅台涨价 居然还要立牌坊
作为企业产品特别是名牌产品要涨价,一般来说,消费者是不高兴的。而企业之所以涨价,多半是因为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等之类的成本上涨的原因;即使不真的是的,企业也会隐瞒说是的。主要是为了安慰消费者的心,从而达到涨价而不自损销售的目的。企业这种善意的做法,或许会得到消费者的理解,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预期。问题是,这次茅台涨价,居然不强调是因成本上涨的原因,反而强调是为了“兼顾多方利益”。换言之,我茅台涨价,不全是为了我自己,我还是为他人呢?这种涨价堂而皇之的理由,乍看,多么高尚,我茅台时时刻都在为别人着想,实则有“既当表子又立牌坊”的味道。就像一些贪官所狡辩的那样:我收受贿赂,完全是为行贿人着想,如果我不收,伤了同事之间的感情且不说,同事的个人问题永远办不了,岂不是害了同事?凿凿有理,真耐人寻味啊!
事实上,茅台基本上是“一年一涨”,除了受酿酒版块整体走强以外,关键是茅台全国唯此一家,“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凭借他的垄断性的资本,想涨就涨。就像电信、电力等垄断部门随意涨价一样,爱你没商量。反正在“通膨论”盛行的推动下,涨价就涨价吧,民众早已习惯了。如果茅台这次涨价真的“静悄悄”,或许民众会不以为然。可令人纠结的是,本可以“静悄悄”地涨,追求利润最大化,却偏偏要耍嚎头,打出一幅观音菩萨的慈善面孔,招“妖”过市,除了把“慈善企业”的本来面目暴露得一览无余以外,更让人看到了过去妓院里既当表子又立牌坊的妓女形象。详细>>>
红网:涨价理由扯蛋的不只是茅台
茅台酒千元一瓶,涨价本应该喝它的人急才对。可我们为什么关注?是因为我们虽然喝不起,但在社会上翻滚,免不了求官办事,办事免不了请客送礼,送礼免不了要和名烟名酒打交道。茅台一涨价,我们的办事成本水涨船高。权贵们照喝不误,却苦了我们喝不起的老百姓。(辽宁大连 黄贤忠 62岁)
2007年,贵州省政协委员傅兴华说,一个贫困县负责人告诉他,当地一年至少要一卡车茅台酒搞招待。若每县按100箱计算,当时市价6000多元一箱,贵州全省招待费光喝茅台至少5000万元。那全国一年该花多少啊?现在茅台涨价,搜刮的不光是送礼人的钱,还搜刮了国家财政的钱。(快乐老人QQ群 老藤树)
如今,专盯公款消费的高档烟酒非常多,“行政事业专用酒”、“至尊南京:厅局级的享受”等赤裸裸的广告便是明证。这类产品的涨价,说明其供不应求。茅台吃透了中国消费的特点:越贵当官的越爱喝,越爱喝就越有人送。相信茅台涨价后,销路反而会更好。(甘肃兰州 大川 55岁)
茅台涨价,硬是描绘成买卖两方双赢。我们赢了什么?还有那些公共产品涨价,都是丢出听证牌,真实声音都让“伪代表”们代表了。以后要涨价,别总弄一些扯蛋的理由,让我们一边苦恼涨价,一边产生似乎还得到好处的憋屈。(江西上饶 严齐康 59岁)
这年头,谁都学会了哭穷。要涨价了,最先悲痛的还不是消费者,而是那些大倒苦水的企业。最要命的是搬出个“为了消费者利益”的涨价由头,看得消费者大跌眼镜。
当然,你还不能太过较真。即使是破绽百出,你也不能唇枪舌剑。所向披靡的“借口”背后其实是坚不可摧的涨价决心。要知道,在通胀预期的肩膀上,思想有多远,涨价的理由就有多扯蛋。所以,还是放过那些冠冕堂皇的涨价借口吧。既然没有话语权,我们何苦再浪费口舌,跟自己拗不过去呢?(湖北武汉 熊志)
东方网:茅台酒万元一瓶又如何
“喝的不买,买的不喝”,送礼的茅台多是送给了有权的人,这么看,茅台涨价加重了很多没有权的人,多是老百姓的送礼负担。可是送礼作为一种交易,它是有价格的,一千元礼品办一千元钱的事,一万元礼品办一万元的事,送礼送的是价格或价值,什么烟什么酒不过是等价物概念上的工具罢了,比如想送人两千元礼品,两瓶茅台酒的价值不足的时候,人们会送其他够价值的而不选茅台酒;若只想送500元价值礼品,现在也可以不选茅台酒。那么茅台涨不涨价,实质上并无关百姓送礼负担。公款请客送礼也是一个道理。
再说公款吃喝消费,与茅台涨价关系也不大。茅台涨不涨价,他们该花多少钱吃喝,还是花多少;公务招待费用该逐年增长还是逐年增长。不可能存在这种情况:说如果茅台降价就能节省公务招待的开支——就算因为茅台降价而少支出了一些钱,这些钱能用在正事上?听说过“年终突击花钱”吧,突击花钱的意思就是说,结余的经费留到下年就不划算了,因为每年有每年的预算,所以当年预算结余统统花掉才不吃亏。那么茅台不涨价,你也别指望钱会剩下。而茅台涨价,涨到一万元一瓶,也未必就是公务招待经费预算的同步增长(当然预算中没有招待费名称,那是另一回事),无止境增长,毕竟公务经费大体上是有个框的。我说得意思是,不管是公务消费,还是公款吃喝,人家该花多少必然就花多少,能打出多少预算来必然就会打出多少来,有花一百万的能力,是不大可能只花五十万的。再说了,茅台没涨价时候,几千、上万一瓶的“人头马”之类的洋酒,少喝了吗?问题的实质是人家想花多少钱、有花多少钱的能力,而不是钱花在什么地方、什么酒上。套用哲学语言说,花钱属于必然,花在什么酒上属于偶然。认为茅台不涨价,纳税人就能少出点血,我们可别天真到这种程度啊。
广州日报:茅台涨价,别拿国家利益糊弄人
在时下的“涨”字时代,比涨价多少看来已落伍了,比涨价理由谁更“雷人”似乎更显潮流。前天,贵州茅台发布公告称:为更好地统筹兼顾好国家、消费者、企业、经销商和投资者等各相关方的利益,同时考虑到本公司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原辅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等因素,公司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上调产品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为20%左右。
既然茅台涨价无关国家利益,损害消费者利益,也谈不上投资者利益,那么剩下的就只有自己的企业利益了。明明是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而提价,现在却堂而皇之地搬出各方利益的荒唐借口,显然有违茅台作为国企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而更重要的是,由于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多是用于公务宴请、节日送礼,其提价必然意味着公款消费成本的增加。公款消费最终是要纳税人埋单,这样说来,茅台提价不但兼顾不到国家利益,反而损害国家利益。这也是茅台提价引起公众质疑的背后原因所在。
其实茅台涨价多少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是茅台为何能爬上公务接待的宴请桌,并冠冕堂皇地捆绑国家利益,为自己的涨价找借口。公务接待不止,茅台涨价不会休。只要刹住公款吃喝的消费“马车”,茅台再怎么暴涨也不为过,哪怕涨到天价,买的人多那是愿打愿挨,买的人少那是企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北京青年报:茅台酒价格别成腐败风向标
回顾历史,1987年53度茅台酒的零售价是8元钱每瓶,而在当时价格管制的背景下,8元钱是有价无市。1988年价格改革中,物价部门基本按照黑市价,将茅台价格定为140元。茅台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年底茅台酒平均价格为350元;2006年12月价格为408元,涨幅17%;2007年12月为639元,当年涨幅57%;2008年12月价格为690元,涨幅8%;2009年12月为790元,当年涨幅14%;2010年12月均价1300元,同比涨65%。2007年和2010年,无疑是中国经济和消费品价格最为火热的两年,而茅台酒的涨幅分别达到57%和65%;而在经济低迷的2008年,茅台酒当年的涨幅仅8%。
央视一年一度的黄金时段广告招标大会,素有中国经济“晴雨表”和市场“风向标”之称,参与投标的各类企业发出的价格信号,或多或少预示着来年中国经济的景气程度。今年的广告招标活动已于11月结束,伴随中国火热的经济,本次招标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广告总额109亿元,创16年新高,同比增长18%以上。同时,我们从茅台酒价格与时俱进的变化中也可以发现,其脉搏与中国经济景气同步、与物价上涨水平呼应。茅台酒颇有另立山头,扯起中国经济又一“风向标”之势。
北京青年报:茅台涨价“一万个理由”抵不过“一份责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定价是企业的基本权利。只要市场能接受,企业想把价格定到多少就可以定到多少。如果消费者认为某种商品的价格太高,他可以“用脚投票”即拒绝购买;而当产品滞销导致库存太多的时候,企业自然会降价。因此,从本质上讲,商品价格是由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制定的,而双方博弈的关键因素是供求关系。从这个角度说,企业调整自家产品的价格,不管涨价还是降价,都是不需要给出理由的。
不过,上述道理只适合于完全市场化的企业,而不适合于一些特殊的企业,比如垄断的或者国有的企业,因为垄断的行业没有市场竞争,也就没有发现价格的市场功能,而国有的企业不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应该服从和服务于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目标。
重庆晨报:茅台酒提价 利国利民?
在茅台酒厂发布的公告中称,此轮调价是统筹兼顾国家、消费者、企业、经销商和投资者等各相关方的利益。一个企业的产品价格调整行为,居然变成了“利国利民”的好事。茅台酒调价,是否真的像说的那样,能够兼顾各方利益?
消费者:你就忽悠吧
开小型服装加工厂的刘洪经常要宴请客户,以前都喝53度飞天茅台,但随着茅台涨价,他觉得有点喝不起了,“现在酒楼里的飞天要卖1300元一瓶,涨价后,酒楼的飞天至少要1400-1500元一瓶,光喝两瓶茅台就要3000元,这样的宴请压力很大。”提价是兼顾消费者利益?刘洪觉得这完全是忽悠消费者。
酒厂:涨价很合理
酒厂则认为白酒涨价有理。出席2010中国(重庆)名酒博览会的洋河蓝色经典相关负责人认为,年底是酒类消费最旺的时候,厂家选择这个时候调价,一方面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另一方面还是出于品牌定位考虑,一线品牌要与二线品牌拉开差距,价格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来自本土的东方椹酒总经理敬永则表示,今年以来,粮食价格上涨非常大,加上人力成本上涨,白酒涨价是必然的。
经销商:涨不涨无所谓
“对于经销商来说,茅台及时供应货源才是最主要的。价格并不是茅台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我市最大的糖酒经销商重庆市糖酒公司认为,如果涨价后,茅台酒厂的供应充足,经销商可能不再提价;如果供应仍然紧张,受供求关系影响,批发价还是会上涨。
一知名白酒代理商告诉记者,厂家对经销商的价格基本上无法控制。因为最终为上涨价格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零售价格不是我们说了算,到时候看经销商给我们的价格和数量,看有没有合理的利润空间。”我市一大型超市酒类采购负责人表示,如果到时候经销商批发价上涨较大,货源也少,超市也会高进高卖。
浙江在线:茅台大幅涨价背后的公款吃喝问题
国十六条墨迹未干,国家发改委刚刚约谈部分企业,要求两会之前不涨价。继北京多家超市称收到五粮液厂家的提价通知以后,贵州茅台又发布公告涨价。与五粮液不承认涨价不同的是,茅台高调宣布涨价,而且平均涨幅高达20%。令人惊讶。事实上,在茅台宣布上调产品出厂价之前,飞天茅台在超市的售价已经涨到1300元左右,远远高出了茅台高管承诺的730元限价令要求。五粮液与茅台,作为国有企业与民族白酒品牌,无视社会责任,出尔反尔,顶风涨价,显然无法服众。
贵州茅台公告称,产品涨价是为了更好地统筹兼顾好国家、消费者、企业、经销商和投资者等各相关方的利益,此理由固然比“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更具策略性、欺骗性。但是顶风涨价的性质是一样的,而且具有自欺欺人的意味。尽管有网友表示,自己喝不起高档白酒,五粮液与茅台酒涨到一万元一瓶,也与己无关。但是,众所周知,五粮液、茅台等高档白酒多用于公务接待,公务接待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五粮液、茅台涨价意味着纳税人负担的增加,意味着其他公共蛋糕被切去更大的一块。五粮液、茅台涨价实际上与你、我都有关。高档白酒顶风涨价背后的公务招待治理难题值得思考。
法制晚报:茅台吐真言
茅台没有醉到那种程度,人家的涨价声明掷地有声:提价是为了更好地统筹兼顾好国家、消费者、企业、经销商和投资者各方的利益。对于五粮液和茅台的涨价理由,网友说没有最雷只有更雷。雷是雷一点,不过俗话说酒后吐真言,所以他们的话值得仔细想想。
产品卖得贵自然对企业、经销商、投资者有好处,而茅台又是国企,多赚一点对国家来说也不是坏事。至于消费者,本市的最低工资标准目前是960元,1到11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6719元(月均2429元)。除非不想过了,否则老百姓不可能不吃饭不喝水不交学费不还房贷,把一个月的收入全拿出去买一两瓶好酒,所以这个“消费者”显然是特指某一部分人。
都是什么人在喝茅台呢?去年有报道说,两家驻京办花66万元买了777瓶假茅台。买真茅台偷偷喝了大家不容易知道,不巧的是驻京办买到了假酒,还报了案,于是弄得满城风雨。很多驻京办如今都要撤了,但是喝茅台的“刚需”会随着一声令下就消失无踪吗?
齐鲁网:茅台涨价 国家利益还是与我无关
茅台的特殊性早已超出了“酒”的范围,这或是茅台酒本身的幸事,但是,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一个难以说好的事情。隐藏其中的社会密码,也决不仅仅是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对此,或许,大家都明白,但是,大家都很无力。不过,作为企业本身难道只能助长这种畸形的现象吗?而在“国家利益”的名义下,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张狂,也是变相对社会和公共利益的挑战。
茅台涨价:“国家利益”还是“与我无关”?或许只有摆脱了腐败阴影困绕的社会背景,让酒归酒,社会的归社会,才能真正厘清。不过,就目前来说,不要再弄缺少技术含量的“国家利益”来忽悠公众是当前的必然选择。明白人,何必做糊涂事呢?茅台何必把天下人当傻瓜惟独把自己当成“圣人”呢?
华声在线:公款招待费狂飙时代来临
众所周知,高端白酒的消费群体并非普通百姓,公务宴请是最主要的消费需求之一。公务宴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菜品和酒水。对于菜品,一般在确定几个人、啥级别之后,就能很明确的将标准定下来,300、500、800、1000的标准都不论。但不管是哪个标准,作为请客的人来讲,心中都是有个谱的,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而令请客者心中最没有谱的是,这酒水的消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接待稍微有点级别的干部(也就是个处级之类的干部),喝白酒的档次起码都不会低于五粮液。若遇更高级别或者更重要客人的话,那就一定是喝茅台了。按目前市面上的价格,一瓶五粮液约750元,一瓶茅台约1200元。一餐饭若喝上个一两瓶五粮液、茅台的话,那么一餐饭的费用花上个两三千也就再容易不过了。这是这两种高档白酒未涨价时的吃饭公款招待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