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8日电 (记者 尹丹丹)2010年第三届中国农资发展论坛18日在京举行,相关部门官员、经济学家及业界人士逾百人与会,共同探索农资行业“十二五”期间如何适应规模农业发展,从宏观形势和整个农业产业链上为农资产业寻找新定位与发展方向。
本届论坛以“土地集约化背景下的农资产业变革”为主题。经济学家茅于轼、国务院参事刘志仁、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敬源、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张延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守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李正先、新加坡企业家协会主席游迪翔及多位农资企业高管,就中国农业经济现状与发展、推进中国农资产业发展、中国土地流转与发展趋势及土地集约化对农资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内容作了报告。
与会者认为,宏观上,中国农业的变革为农资产业带来了新机遇。在国内农资化肥、农药等产品于数量上已经能够保障充足供应并长期适应现有耕作模式的情况下,化肥、农药产业需要应对土地集约化“大考”。在中国农业新的发展趋势面前,有必要为农资领域产、供、销、研寻找一个新定位,农资产业本身也要进行变革。从保量的大锅饭式产品供应向精心配料的细分产品供应方式转变,已经成为中国农资行业“十二五”期间的新命题。
业界人士还指出,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土地集约化程度将提高,会推动原有种植结构的改变,进而很大程度上改变农民的用肥习惯。因应于此,农资企业会逐步延伸销售链条,直接与土地经营者对接,有效减少农资产品的流通费用,降低其采购成本,进而使农资产品价格更为优惠。同时,土地集约化还会促使农户更关注价格、更在意化肥质量和劳动力成本,这就要求农资经销商扩大规模,提高服务能力。
中国农资发展论坛由《农资导报》主办,自2006年以来已经举行过两届,分别以新产品新技术、投资与融资为议题进行探讨。该论坛已经发展为农资领域一个重要的对话平台。
“农资”是农用物资的简称,一般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如农业运输机械、生产及加工机械、农药、化肥、农膜等。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农资的概念也不断扩大,现代科技方法也可称为农用物资。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财经频道 开心网QQ空间新浪微博 中新空间分享至: